古代个体品德培育的价值目标及实现理路

来源 :甘肃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重个体品德培育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特点,先秦儒家为古代个体品德培育提供的价值目标是理想人格,而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又是由仁、义、礼、智、孝悌等基本道德规范所规定的。理想人格这一价值目标的实现首先基于道德教育所达到的个体道德自觉,同时又离不开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并外化为惯常道德行为的双向过程。 Paying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Individual Moral Character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Chinese Moral Education. The value target provided by pre-Qin Confucianis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ncient individual moral character is ideal personality.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ideal personality is defined by the basic ethics such a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courtesy, wisdom and filial piety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value goal of ideal personality is firstly based on the moral consciousness of individual reached by moral educ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moral consciousness of individual morality and transformed into the two-way process of common moral behavior.
其他文献
在朝鲜中期的“四端七情之辩”中,李退溪与李栗谷之间虽未直接交锋,但他们对于“四端七情”的不同看法却分别为后世儒者所继承,而形成所谓“主理派”(岭南学派)与“主气派”(
“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致使其提供的信息真假难辨,由此主体的道德选择难免陷入了“自相矛盾”的悖论境地,所谓“人肉搜索”就是典型例证.这种悖论现象的存在,干扰着人们对“善
和很多伟大的哲学家一样,卢卡奇晚年对其哲学理论进行了彻底的反思和批判。卢卡奇的这种批判通过美学、伦理学、本体论研究展现出来,主要指向其早期哲学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
目的 比较攻击行为儿童与普通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差异及延迟策略的使用特点,以期为攻击行为儿童的发展教育和行为矫正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经典的自我延迟满足实验比较
明末大儒刘宗周的《人谱·人极图》解构周敦颐《太极图》,将《太极图》之第二图“坎离图”拆解且左右互易,组合成“动而无动”图和“静而无静”图,以此修正周敦颐的“太极”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对20世纪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遭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批评.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解决了不定摹状词的消除、限定摹状词的消除以及限定摹状词“初现”和“次现”
隋唐佛教盛行,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意在尊儒辟佛.北宋理学兴起,诸儒相继阐扬《周易》性天之道以排佛教,周敦颐、程颐的一句闲谈“看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被后儒转相称
北京东岳庙的“掸尘会”道教民俗萌芽于元代后期,形成于明代,至清代与民国前期达到鼎盛阶段,在历史上持续传承六百多年,产生了广泛影响.而由于社会环境与宗教生态的变化,至今
“十九世纪”是一个资产阶级的世纪,在20世纪初登上思想舞台的鲁迅,从一开始就有着终结这一世纪的明确意识.他将“十九世纪”理解成由“物质”与“众数”这两个方面所构成的
对基于一级泛与运算的一阶谓词演算形式系统(A)UL-h∈[0.75,1]进行公理化.通过引入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建立与命题形式系统(A)UL-h∈[0.75,1]相对应的一阶谓词形式系统V(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