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从“低碳”开始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j978879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碳”无疑是当今的热门词语之一,它成为和“绿色”一样的又一个崇尚自然环保的词语。如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教学的手段也日新月异。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效果的完美奢华,舍本求末,唯独缺少了语文课本该获得的本质的东西—感悟语言、提升思維。这引发了笔者对“低碳”语文课堂的一些思考。携着“低碳”这个词,审视我们的课堂,可以发现,若要将“低碳”进行到底,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扎扎实实,还学于生,让简约高效落到实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追求简约—冗繁削尽留清秀
  片段呈现:(苏教版第五册第17课《石头书》)
  师:那石头上的内容—字和画到底指什么呢?读读课文的6~11自然段,并画一画。(出示要求)
  哪一自然段写的是石头书上的字呢?
  生:第7自然段。
  师:石头书上的字指的是什么呢?
  生:雨痕、波痕和矿物。
  师:那你能不能找到与雨痕、波痕和矿物相应的图片呢?并说说理由。
  生1:这是矿物。因为它色彩斑斓,有红的、黑的、闪光的。
  师:对!形容颜色很多的词语还有哪些呢?
  生2:五颜六色。
  生3:五彩缤纷……
  生4:矿物是岩石和矿石的结合体,体积非常小,所以人们叫它“小不点儿”。
  生5:这幅是“雨痕”,是雨点打在沉积物上留下的脚印。
  生6:这是水波经过沙滩时留下的痕迹。
  师:读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石头书上的字非常有趣,它们像个孩子,还很调皮呢!
  生2:我觉得这样写把雨痕、波痕写得很生动,很形象。
  师:再来看这段话,你能给它加上标点并简单地说说理由吗?
  生1:这里应该填上冒号,它提醒我们要注意了!
  师:一般什么时候我们要用“冒号”?
  生2:表示说话的时候。
  生3:下面应该用分号,因为雨痕、波痕、矿物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师:能说得明确些吗?谁能补充一下?
  生4:也就是说作者可以先介绍矿物,再介绍雨痕和波痕,和书上的顺序不一样。
  师:对呀,因为它们之间是并列的,所以可以用分号。
  生5:“透明”的后面用省略号,它表示矿物的颜色还有很多。
  ……
  以上看似简约的教学,却关注了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提取、整合文本中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阅读课文,获得文本信息,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显在性行为。而学生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方法,才是更加本质的行为。一篇科学小品文的教学更应如此。在学生读完第二部分的时候,让他们找到文中描写石头书上的“字”的内容,并以练习说话的方式加以理解。接着,在学习第11自然段时让学生联系第7、9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的?让学生将其整合,自然而然地将化石与其作用一一联系起来,向学生展示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智慧。
  2.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的能力。学习语文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并满足今后学习、生活的基本需要。因此,如何将科学小品文上出浓浓的语文味来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笔者不放过文中任何知识点,在教学石头书上的字一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分号的作用,笔者让他们来填标点符号并说明原因,引导学生同时关注省略号、冒号和分号,可谓一举多得。因此关注语言、关注形式、关注语言和内容的内在联系就能让学生走进语言、品味语言、借鉴语言。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一课所在单元的三篇课文介绍的都是科学知识,因此,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人文性方面的目标。基于此,在教学化石时笔者先在课前推荐相关网站让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在课上,笔者给学生看各类图片激发其学习石头书上的“字”的浓厚兴趣,让语文学习变得简单而又趣味盎然。
  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简约而不简单,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彰显语文的魅力,平凡之中见功底,平实之中透智慧,使语文课堂告别了“低能高耗”。
  二、关注生本—丰富体验散幽香
  当前,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制定了教学内容,预设了教学目标,设计了教学话题,课堂上进行所谓的“让学”,这其实就是一种虚假的生本课堂。从特级教师、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实践生本课堂过程中,通过调查询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学生的需求为起点,将教学内容定位为学生想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为演绎真正的生本课堂奠定基础。因此,老师们都尽量让自己不断地靠后,再靠后,让学生向前,再向前,让课堂成为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成长的平台。简约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弱化、淡化、隐没教师的“教”,而学生的学则相应地被突显、张扬。这样的课堂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在种种预设的变化下,变得更深刻、有趣。
  比如《田园诗情》第一段“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而且关乎全文的主旨。于是,笔者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这段话,许多学生字音读得正确,但没有读出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意思。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之后再让学生读这一段。这时,许多学生若有所悟,开始有意强调“牧场之国”。紧接着,教师又让学生品味这种语言形式—这段话可不可以这样说:“荷兰是牧场之国,水之国,也是花之国?”通过比较,学生对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思考、发现、体验、感悟,让清新简约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与精彩,散发出缕缕幽香,从此学生会变得更想学、更会学,也学得更多,学得更扎实。
  三、体现和谐—激情互动见真情   语文学科自身就饱含着情感的种子,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会被文中的形象所感染。同时,追求情感的課堂不能离开思维的参与、师生的互动,要把读书的过程当作思考的过程。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懂得适时追问,把简单的问答式转化为探讨的对话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倾听、对话,并建构新的思考与问题。
  比如在教学《诺贝尔》一文时,学生被诺贝尔那种为科学而献身的毫不气馁的精神深深感染,教学至此,只是走了一半的路程。教师随后应该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对诺贝尔研究威力更大的炸药场面进行细节刻画?在这个场面中,作者两次写了诺贝尔的眼睛,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师生在交流互动中,在品味、思辨的过程中,真正走进了诺贝尔的精神世界,走进了这颗伟大的心灵的深处。
  片段呈现:(苏教版第五册第16课《石榴》)
  师:同样都是笑,可为什么作者在写石榴的时候先写它“咧开嘴笑”,再写它“笑破肚皮”呢?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生:因为石榴“笑破肚皮”是要在它非常成熟的时候,而它必须先要经过刚成熟的“咧开嘴笑”,之后熟透时才会笑破肚皮。
  师:老师觉得你是个特别理智的孩子,你能从它的生长过程来分析。有没有同学是从“笑”来分析的?
  生:有的石榴咧嘴咧得非常大,就说它笑破了肚皮;有的石榴咧开得很小,就说它在咧嘴笑。
  师:说得非常好。你看看这幅图,真是有这样的石榴,他可一点都没夸张呀!
  生:那个石榴它是笑得很小……小的石榴先经过了……然后再慢慢扩大……
  师:同学们有没有觉得像在听绕口令啊?不过,陆老师是你的知音,读懂了你的心。你是用一大一小两个石榴来告诉我们:石榴笑的程度是越来越深了。
  ……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笔者能针对学生不同的回答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或赞扬,或友情提醒,或读出“心声”,让每位学生都有所得。在师生共同创设的平等、和谐的对话场景中,师生的心灵相通,情感得到了共鸣。
  由此可见,“低碳”的课堂去掉了许多浮华和急功近利,语文非本质的东西少了,学生得到了更多语文本质的东西—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我们栖息在“低碳”语文的枝头,走在简约高效的路上,一路远行,一路芬芳!
其他文献
“博士生导师,1985年生。”  第一次看到施一的简历,不由让人吃了一惊,第一反应是材料会不会弄错了,把1958年误写成1985年?  细读简历,第二反应是“牛”!这位32岁的博导,从硕士阶段算起做科研的时间才10余年,但已经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在寨卡、埃博拉、流感等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研究上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他所在的团队,已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顶尖团队之一。  不过,在同事
课程的价值取向总是受着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在这之中,尤其是在课程科目的设置及学科内容的选择上,文化传统总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究其原因,一方面,一定价值取向下的课程对文化
201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出现空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花落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这是一个始于1997年,从追随到赶超的精彩故事。早在2012年12月,《自然
何为科学探究?我们现在说的科学探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述、质疑、讨论问题的机会,让
对“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思考凌道明关键词哲学,社会关系,使用价值质变,价值量的扩张,软商品生产,国民经济核算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F045劳动价值论的核心问题是在物质财富创造过程
我国继续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首先应遵循“一体化”、法制化的原则,其次要改革继续教育的办学体制,再次要设置宏观、中观行政管理部门,最后要要建立开放型、交融型和联合式的继续教
在我国,国有企业有着独特且极为重要的位置,国企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把政治任务与企业性质有机的融合起来,对国企的发展战略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立足西南面向全国为“两基”服务西南师大建立扫盲教育中心国家教委最近批准在西南师范大学建立"扫盲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日前在"中心"成立大会上指出,西南
民初军阀割据是在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在传统政治权威崩溃与现代政治权威重觅的磨合期出现了军阀,近代社会变革催生了军阀割据的生力军职业军人,中国社会的贫困又滋生
关于声乐学习中的起音问题戴莉蓉声乐学习是一种科学性很强的艰苦训练,只有通过这种艰苦的专门训练,才能获得歌唱的技能和声音技巧。那么,在这个艰苦的声乐学习过程中,起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