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

来源 :新文科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o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习近平在其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和语境中提出的,它准确把握和深刻反映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二是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三是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也引领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首先,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领者;其次,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再次,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
其他文献
原粮是白酒发酵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原粮酿造出的白酒风格各异。重点论述了目前酿酒原粮的鉴定技术、品质安全的研究、不同原粮对白酒风格的影响及酿酒专用粮产业化的研究现状,探讨了酿酒原粮的研究方向,为白酒企业酿酒原粮的筛选使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正>5月6日,由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全球最大2米智能(周期式)电磁浆料高梯度磁选机成功投入应用。经扛旗世界纪录机构(CARRYING THE FLAG WORLD RECORDS LIMITED)官方认定“山东华特磁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HTDZ-2000型电磁浆料高梯度磁选机是世界上分选腔直径(2米)最大的磁选设备”。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智慧教室,可以使课前导入更加高效,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并助力构建互动课堂,促进教学成果及时反馈。为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的作用和价值,以《军神》为例,分析智慧教室的具体运用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数字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数字鸿沟”不断扩大、数字霸权主义抬头、全球经济社会潜在风险不断增加、全球数字治理制度竞争等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这些挑战和风险亟须国际社会合作,加强全球数字治理。无论是美国的“数字霸权”还是欧洲的“数字主权”,都因基于私利而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作为世界第二大数字经济国,中国坚持数据主权,大力推动数字技术发展,积极开展数字技术国际合作,为全球
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明确提出了建成人才强国的时间点,而基本公共服务是引才用人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全球标杆城市,其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带动。以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为研究对象,基于深圳市及其各辖区、各功能区10年来颁布的188份相关政策文本,从深圳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人才服务工程和计划,人才公共服务
数字经济背景下,有关数字金融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系探讨已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基于2019年全国23个省份1402个县的截面数据,利用多重中介模型系统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与机理。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数字金融对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不过,该效应主要体现在数字金融发展与普及速度更快的东部地区,以及城乡发展差距更大的西部
为探究信江流域水化学特征,揭示流域内主要离子来源及其影响因素,共采集了82个地表水、地下水样,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化学组分特征,Piper三线图和舒卡列夫分类法划分水化学类型,Gibbs图法和岩石风化端元模型分析离子来源和影响因素,氢氧同位素特征判别水体补给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信江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中优势阳离子为Ca2+,优势阴离子为HCO-3、SO■,pH呈中性(7.32)和弱碱性(8.
近十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等多元规范协同实施,形成了党规国法、法治实施、法治监督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指引下,中国生态文明法治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环境义务从党章规范向宪法规范、法律规范的转化以及制度体系建设。其实践成效在于形成了一系列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政策体系、形成了“基本法+单行法”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相对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体系。
<正>育人是教育的根本,课程是育人的主渠道。德育课程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通过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可以有效解决学校德育课程散点化、同质化的问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而且,对德育课程进行校本探索,还有助于落实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德育目标落地,打破“千校一面”的局面。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确立了“润品育能,筑基未来”这一核心办学理念,建构了具有学校特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