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及护理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rua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及护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100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将患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为500例,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是普通的临床治疗方法,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的是临床防护、治疗和护理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最后再对患者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治疗的过程当中,住院期间有30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感染率为6%,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住院期间有80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6%。通过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治疗疗效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他们之间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临床防护、治疗和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感染。医院应该建立严格的防控原则,做到尽早发现、早治疗和早预防。为使患者早日康复,应该主动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监测病情等。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患者 防控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4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02-01
  传染病的发展过程,顾名思义就是指传染病的传播,它是指病原体通过感染者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其他人的一个过程,它通过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感染[1]。它的传播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而呼吸道传染病则是指病原体从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传播给人群的一种传染病[2]。大多数的疾病类型都表现为感冒、水痘、风疹和肺结核等等类型。本文就主要是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选取了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1000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防护、治疗和护理,得出一定的数据,再对患者进行综合调查分析,以下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以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1000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位500例。在观察组的50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350例,女患者有150例,患者的年龄在10-50岁之间。在对照组的50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400例,女性患者有100例,患者的年龄在7-55岁之间。通过将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和病情进行对比,发现他们之间不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P>0.05)。
  1.2 方法。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都需要将两组患者进行隔离,并且需要对空气进行消毒,也就是利用物理化化学消毒方法来杀死周围环境中的病原体。要保持病房空气的流通性,如果天气不是太冷或是太热的的话,那都不应该开空调,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佩戴口罩。在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的是普通的临床治疗方法。在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的是临床防护、治疗和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减少患者心理的负面心理,使其能更加配合医院的防护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进行监测,包括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等等。如果患者已经进入了稳定期,那就主要进行健康宣传,嘱咐患者注意饮食和卫生习惯等等,使得患者有一个轻松的心态迎接出院[3]。
  1.3 觀察指标。如果患者在治疗之后,不再发热和咳嗽,没有出现呼吸急促和呕吐等现状,经确诊不会对他人造成传染,那就说明患者已经治愈,如果患者在住院内发生感染,那就说明患者没有治愈,应该继续接受治疗。
  1.4 统计学分析。在对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时,需要采用到SPSS统计软件,在对计量资料进行分析时,需要采用到t检验的方法。如果P<0.05,那就说明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住院期间有30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感染率为6%,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住院期间有80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6%。通过将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治疗疗效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他们之间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比较
  3 讨论
  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传染范围较广的疾病,但是在2003年之后,这种疾病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正是因为我国在传染病防控和应急机制建立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完善[4]。对于这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来说,它是一种传播速度较快,传染途径较多的疾病,人们也很容易受到感染的传染疾病,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所以国家对这种传染疾病就非常重视,一旦它流行起来,那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通过本次研究也证明,使用临床防护、治疗和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心理的负面心理,使其能更加配合医院的防护工作。除此之外,在对患者的临床病情监测的过程当中,也能对患者病情的治疗有帮助。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疗效分析时,就发现观察组的治疗疗效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的疗效,患者在院内的感染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主要的传染疾病,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快、传染途径多和传染性强等特点。为此,医院应该建立严格的防控原则,做到尽早发现、早治疗和早预防。为使患者早日康复,应该主动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监测病情等,减少患者的负面心理,从而增强治疗疾病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隆平,张晓均,张余.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0,25(6):540-542
  [2] 黄恭梅.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护理.中国医药导报,2011,3(18):98-99
  [3] 解娅玲,关平华.呼吸道传染病的安全防护.全科护理,2012,5(24):63-64
  [4] 季风敏,孙秀华,尚淑平.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医院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14(23):122-123
其他文献
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而且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最为常见,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占我国孕产妇出血死亡的首位,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0%-30%,由于产后出血病情急,病情重,处理不当,耽误抢救时间,最容易导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助产技术对预防产后出血、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产后出血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护理干预的高血压患者80例,分析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实行护理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以及遵医行为得到提高,护理前后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遵医行为,有助于血压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
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一般是指成人每晚7小时的睡眠期间,发作次数达30次以上,每次发作时,口、鼻气流停止流通达10秒或更长时间,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当正常呼吸时,气体交换的关键是喉以上的上呼吸道,使气体畅通地进入气管支气管,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这段气流受阻就将出现打鼾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从解剖学角度看,喉上方有三个部位容易发生狭窄、阻塞,这三个部位为:鼻和鼻咽、口咽和软腭、以及舌根部。  
期刊
摘要:在临床中,输液出现藥物外渗,常见原因有四种,我们把工作有经验的护士和没有经验的护士输液次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0人次,分析输液外渗的次数对比,得出较有价值的观察资料,并从中得到改进,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关键词:静脉穿刺 输液外渗 防范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3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RF难治性高血压护理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40例CRF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的治疗模式;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血液透析的治疗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尿素氮、平均动脉压以及肌酐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在治疗后均
期刊
摘要:理论上优质护理服务会对神经内科病人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这里将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究。在2012年12月开始对2012年长沙市中医医院进行简单的问卷调查,主要是调查神经内科的病患人员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模式的态度。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责任制度的认同度,护士的岗位责任意识,护士人员的护理态度等等。另外,护理人员在医院中的护理时数、护理的病患人员的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进行手术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手术室常规护理,即术前一天访视,查看病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期刊
摘要:基层护理工作是一项看似简单,但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风险。虽然操作简单,但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更多的知识。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接触患者的时间较长,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多,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评价基本来源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技能、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是患者评判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的前沿窗口,同时,也是最易产生护患矛盾的岗位,如何与患者良好沟通,化解护患矛盾;如何提高患
期刊
摘要:目的:对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停机时的护理方法进行探究,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住院部53位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停机后进行优质的护理,对其撤机事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3天内成功脱机的患者有24例,4天内成功脱机的患者有18例,6天内成功撤机的患者6例,7天内成功撤机的患者有2例,有1例患者因癌症晚期全身衰竭导致死亡。结论:对长期使用呼吸机病人停机时进行优质护理有助
期刊
摘要:目的:对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实行护理标识系统1年前后患者的护理档案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各抽取700例患者,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再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例数有675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例数有570例,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4%和81.4%;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