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inc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的惯性行为,好的习惯能够起到规范人们行为处事方式的作用。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使其在良好习惯引导下获得有效学习的乐趣。值得一提的是,让二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会对学生的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产生促进作用,还可让小学生受益终身。本文将从预习习惯养成教育、探究习惯养成教育、复习习惯养成教育三个角度来分析二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
  二年级属于低年级小学数学教育,经历过一年级之后,学生已经逐步适应了小学校园生活的节奏与方式,进入二年级之后,他们便需接受学习习慣养成教育,因为低年级是数学启蒙教育,习惯养成本就是启蒙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未定型,只要教师善加引导,便可纠正小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小学生找到学好数学的有效方法。同时,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数学是低年级小学生最为抵触的学科之一,原因在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理性思维特点,而低年级小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发展较低,这个矛盾使得小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学习数学,这就需要教师以习惯养成教育来帮助小学生减少学好数学的阻碍,让小学生在良好习惯的引导下找到学好数学的客观规律。
  预习习惯养成教育
  预习是指小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展开的预先学习活动,良好的预习习惯便于二年级学生提前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水平与知识分布,帮助小学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以此来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我国古人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教师也需要以预习习惯养成教育来帮助小学生养成提前做计划的好习惯。
  如在“儿童乐园”一课中,我便引导小学生参与了数学预习活动。在预习中,小学生能够利用自己已经学过的加法知识求解算式,也能够在教材内容引导下发现除了相同数的连加算式以外,还有另外一种简易算法,即乘法。虽然大多数小学生并不能在预习中掌握乘法算理,但是他们却可以在预习中掌握新知的具体内容,还能够提前得知自己的学习重点,让小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数学课堂学习进行预估,为有效学习做好准备。
  探究习惯养成教育
  探究习惯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与思维表现。传统的“灌输”教育让许多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了依赖感,他们不喜欢思考,习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长此以往,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将会受到限制。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带来严重的弊端,教师应在课堂中渗透探究习惯养成教育,以探究来促使小学生积极思考与主动学习,使小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习“分香蕉”一课时,小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在“分桃子”“分糖果”这两节课中学习了基本的等分知识,所以他们已经具备了探究“分香蕉”的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将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将四名学生分为一组,以“分香蕉”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概念与意义,即将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有的学生会选择轮流分香蕉的方式来得出结论,而有的学生则利用已学知识构建除法算式。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大多数小学生都能够在组员帮助下将抽象的问题情境转化成具体的除法算式,也能够在教材内容的指引下说出除数、被除数等除法算式各个部分的说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平均分的具体含义。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能够保持积极的状态,他们也会认真听讲、主动学习。
  复习习惯养成教育
  复习对巩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深化他们的数学知识结构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复习教学,导致小学生毫无复习意识。复习是查漏补缺的基本活动,小学生只有在复习的过程中,才能及时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纠正。所以,在培养二年级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渗透复习习惯养成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会强调复习的重要性,要求每个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结束之后主动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所学的数学知识,列出各个知识点及其应用情况,然后结合数学练习结果来标注自己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长此以往,小学生将会形成自觉反思与主动反省的好习惯,同时还可让小学生时刻清楚自己的数学发展。在复习中,小学生不仅可看到自己的不足,还可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长,而这也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实现阳光教育、快乐教育。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学习习惯多种多样,除了本文中所提到的预习习惯、探究习惯和复习习惯之外,小学生还要养成习题检验、主动提问、敢于质疑、善于观察等多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些学习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引与帮助。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习惯养成教育,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其他文献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的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用它那清新流畅和阳光真挚唤醒了无数阴沉灰暗的心。幸福其实很简单,它是早上拉开窗帘后,射入室内的第一缕阳光;是筋疲力尽地回到家中,家人一句温暖的问候和递上来的一双拖鞋;是许久没联系的好友聚在一起逛个街、喝个下午茶……每个人都有得到幸福的权利。幸福,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期刊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无不困扰着每个语文教师.我们几经尝试,做法种种,还是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教学路子.翻阅学生的作文,常常令人感到头疼.经过几年的辛苦训练,我们虽然也培
期刊
小学语文写作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运用的直接表现,是小学生进行语文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听、说、读、写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四大能力,其中写作能力是重中之重,只有良好的输入、合适的处理,才能有更好的“输出”。目前,造成小学生写作教学效率低下的很大原因在于小学生缺乏写作的训练,而微日记能通过对生活中琐事的记录,让小学生能适应“下笔”,能达到“自然下笔”,做到有话说、有话写,从而达到练习写作
期刊
果胶类物质是非淀粉多糖重要组成成分之一,主要分布在植物细胞壁的中胶层中,由不同酯化度的多聚半乳糖醛酸以α-1,4糖苷键聚合而成。果胶类物质虽然不能直接向动物体提供能源,但
新川中岛是日本长野县选育的桃新品种,浙江省仙居县引进栽植后表现良好,果个大,鲜红色,半黏核,肉质脆,香味浓,品质优,耐贮运,成熟较早,在当地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
调查性报道写作的前提是调查,可以说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是,为了写好调查性报道,究竟应该怎样进行调查,却大有学问。 先说说西方记者写调查性报道前如何进行调查的。一般
品味国学经典能够传承中华文化,因此在小学阶段学习国学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校开展的国学经典学习掀起了一股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全校共读《弟子规》,然后分年级学习其他国学教材。弟子规,顾名思义,这是我们学习的规范。它虽简短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是文明的灵魂。  学习《弟子规》,教导学生孝顺长辈  如今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不多,他们总是被身边的亲人护着、宠着、溺爱着,所以,有些孩子便逐渐淡忘了“孝
期刊
小学语文写作练习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能力具有积极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教学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自由交流,培养学生积累书写材料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们认识到语文学习中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但当前,大部分学生对作文有恐惧感,当他们一谈论起作文时就会头痛。其实,掌握一些相应的知识、方法和实践规律,经常练习写作,写作的
期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逐步迈入了后增长时代,表现为资源的高度集中性与复合性.作为城市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生态景观营造在城市后续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本文在光镜和电镜水平对生长期黑龙江籽鹅的垂体远侧部、甲状腺、甲状旁腺、松果体的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垂体远侧部在光镜结构下细胞可分为嗜酸性细胞、嗜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