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柿子是甘肃陇南的特色加工果品,数百年来,在果品加工行业中独领风骚,驰名西北数省。其加工技术虽简单,但加工出来的果品却集色、香、甜、脆于一体,深受消费者欢迎。
1.采柿:除日本甜柿外,任何品种的柿子都可用来加工酒柿。含水率高的品种,应在农历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采摘;含水率低的品种,如准备在春节前出售的,应在“霜降”前后10天采摘;如准备在翌年二三月出售,则应在“立秋”后、“白露”前采摘。采摘后选个大、无伤、无铁疤、无虫眼、未发软的柿子,晾干表面露水,尽量剪短果柄,掰尽蒂角备用。
2.制作甜酒料:按50公斤柿子、10公斤带壳高粱或小麦的比例准备原料,拣尽原料中的杂质,倒入大锅内、抹平,加水高出原料表面4厘米。初用大火烧煮(中途不可随便翻搅),待水蒸发过一半时,改用小火继续烧煮,直到将水蒸发完,停火捞出摊放在干净处,翻晾降温,让其蒸发掉表层水分。待原料温度降到30~40℃时,取甜酒曲70克或黄酒曲100克(一般日杂小百货店均有售),研成细末,均匀地撒拌其中。拌匀后乘热及时装入预先准备好内铺塑料薄膜的容器内,上面依然用塑料薄膜封盖严实,置18~28℃气温下发酵熟化。经2~3天,如果酒料中散发的是又香又甜的酒香味,则证明发酵成功。
3.装袋:选择栽培食用菌用的17厘米×45厘米×0.05厘米的聚丙(乙)烯塑料袋(菌袋),将一端打折用线绳扎紧,先装一把酒料扒平,将选好的柿子柿蒂朝下、柿尖朝上,一个紧挨一个装满一层,上面再装一层酒料,填平柿隙,依法装满菌袋,袋口依然打折扎紧。装袋时须注意果柄不要划破菌袋,以免造成感染。
4.码堆熟化:选通风凉爽、平整遮光处,按井字形把菌袋码堆,堆高不能超过6层,以防压伤底层。码堆时动作要轻,防相互碰伤。七八月间,由于多用含水率较高的柿子,加之气温较高,经10~15天即可脱涩熟化,便可上市出售。储存10天之后柿子会有发软、顶端发青现象,但口感却会变得更爽口,更甜,酒香味更浓。含水率低的柿子,在自然温度下,经20~40天之后,方可脱涩熟化,在不开封的情况下,还可延至春节乃至翌年二月开封上市。
5.出售:本新法加工的酒柿,本身就是一种透明包装,出售时可以整袋出售。提醒消费者,每次取食后,剩余的只要扎好袋口,在15天之内,口感会变得越来越好。(甘肃省成县抛沙镇任湾一社 任守军 邮编:242508)
编后语: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都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特优农副产品,为了让我们的读者在《储藏加工》这个小小的园地里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来历、加工方法,本栏目现征集各地名特优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稿件,来稿请注明“加工通博士信箱”,字数1000字左右。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本刊编辑部)
1.采柿:除日本甜柿外,任何品种的柿子都可用来加工酒柿。含水率高的品种,应在农历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采摘;含水率低的品种,如准备在春节前出售的,应在“霜降”前后10天采摘;如准备在翌年二三月出售,则应在“立秋”后、“白露”前采摘。采摘后选个大、无伤、无铁疤、无虫眼、未发软的柿子,晾干表面露水,尽量剪短果柄,掰尽蒂角备用。
2.制作甜酒料:按50公斤柿子、10公斤带壳高粱或小麦的比例准备原料,拣尽原料中的杂质,倒入大锅内、抹平,加水高出原料表面4厘米。初用大火烧煮(中途不可随便翻搅),待水蒸发过一半时,改用小火继续烧煮,直到将水蒸发完,停火捞出摊放在干净处,翻晾降温,让其蒸发掉表层水分。待原料温度降到30~40℃时,取甜酒曲70克或黄酒曲100克(一般日杂小百货店均有售),研成细末,均匀地撒拌其中。拌匀后乘热及时装入预先准备好内铺塑料薄膜的容器内,上面依然用塑料薄膜封盖严实,置18~28℃气温下发酵熟化。经2~3天,如果酒料中散发的是又香又甜的酒香味,则证明发酵成功。
3.装袋:选择栽培食用菌用的17厘米×45厘米×0.05厘米的聚丙(乙)烯塑料袋(菌袋),将一端打折用线绳扎紧,先装一把酒料扒平,将选好的柿子柿蒂朝下、柿尖朝上,一个紧挨一个装满一层,上面再装一层酒料,填平柿隙,依法装满菌袋,袋口依然打折扎紧。装袋时须注意果柄不要划破菌袋,以免造成感染。
4.码堆熟化:选通风凉爽、平整遮光处,按井字形把菌袋码堆,堆高不能超过6层,以防压伤底层。码堆时动作要轻,防相互碰伤。七八月间,由于多用含水率较高的柿子,加之气温较高,经10~15天即可脱涩熟化,便可上市出售。储存10天之后柿子会有发软、顶端发青现象,但口感却会变得更爽口,更甜,酒香味更浓。含水率低的柿子,在自然温度下,经20~40天之后,方可脱涩熟化,在不开封的情况下,还可延至春节乃至翌年二月开封上市。
5.出售:本新法加工的酒柿,本身就是一种透明包装,出售时可以整袋出售。提醒消费者,每次取食后,剩余的只要扎好袋口,在15天之内,口感会变得越来越好。(甘肃省成县抛沙镇任湾一社 任守军 邮编:242508)
编后语: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都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特优农副产品,为了让我们的读者在《储藏加工》这个小小的园地里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来历、加工方法,本栏目现征集各地名特优农副产品的加工技术稿件,来稿请注明“加工通博士信箱”,字数1000字左右。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