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求生秘籍之饮“海”止渴

来源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uq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满眼都是海水的地方最缺什么?答案是水,准确地说是饮用水。大家都知道,海水是不可以作为饮用水的,所以在海上漂流时,渴得要命,但眼看着充足得不能更充足的海水却不能喝,心里一定是绝望得不能更绝望了吧。那么在海上遇险以后要如何解决饮水问题呢?
  问题1:我们为什么不能喝海水?
  有人说是因为海水太咸了,太咸的水不解渴。这样的回答听起来有点儿像开玩笑,其实是有道理的,就像我们平时吃饭一样,如果吃咸了,饭后就会觉得口渴。海水的含盐量非常高,喝到身体里之后,这些盐分还会抢夺并占有身体里的水分,因而喝了海水,身体会更加缺水。更何况,海水中的元素并不都是人体需要的,即使是也严重过量,所以喝海水之后中毒的可能性非常高。
  问题2:如果没有淡水,人还能活几天?
  当人体失去五分之一以上的体液时,就会死亡。根据计算,一个人想要活命,每天饮水量最少也要有0.5升。只有淡水没有食物时,求生者仍可以生存30到50天,但如果没有淡水,就只能维持短短几天生命。所以说,比起寻找食物,寻找淡水更为重要。
  问题3:漂流在海上怎样才能找到淡水?
  漂流在不靠近岛屿或陆地的海洋之中,获得淡水有两大方法:一是“化学实验”,二是“拜神求雨”。所谓的“化学实验”,就是非常简单的蒸馏法。救生筏上一般都有淡水收集器,烈日之下,海水蒸发成水蒸气,利用收集器将水蒸气凝结成淡水。如果没有现成的蒸馏装置,就要想办法用不吸水的物品收集这些淡水。太阳公公不露面时,就只能期待下雨了,雨水实际上也是海水蒸发之后凝结在天上的淡水,可以放心喝,同时一定要想尽办法使用各种容器留存雨水,塑料雨衣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问题4:海岛上的水源是不是更多些?
  有植被的小岛是寻找淡水的最佳选择。植物里的水分很多,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清凉的椰汁了吧?不过摘椰子可是个技术活,一般的做法是用长长的竹竿绑住锋利的东西去钩椰子,当然,如果身手不错,爬树摘最稳妥。另外,空心的植物茎干中存有很多雨水,特别是芭蕉类的树木:食用叶子、果实也可以获得水分,但对于罕见的植物还是慎重为妙。
其他文献
鳍足家族大盘点  鳍足家族现存三个科,分别是海狮科、海象科和海豹科。这三个科又可归为两大类:耳海豹类和无耳海豹类。  海狮科和海象科的动物因为都有一对可爱的小耳壳,因此被称为“耳海豹类”。科学家推测,耳海豹类动物可能起源于熊类。这些耳海豹们的肺活量很大,氧气多储存于肺中。在水里游泳时,主要靠前肢划水推动身体前进:在陆地行走时,“手腕”向外呈90,翻出,支撑在地上,后肢则折叠到体下,将身体向前顶。通
海兽,是前肢变成鳍状、用肺进行呼吸的海洋哺乳动物,它们是海洋中最高级的动物。一般认为,海兽是由于某种原因而重返海洋的哺乳动物。  海兽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鲸目,如灰鲸、蓝鲸、抹香鲸、虎鲸、海豚等:二是海牛目,如海牛、儒艮(俗称“美人鱼”)等;三是鳍脚目,如海狮、海象、海豹、海狗等。其中前两种生活在水里,后一种水陆兼栖。北极熊比较特殊,既属于陆地哺乳动物,也可算是海洋哺乳动物。  研究海兽对人类有很
在蔚蓝色的海面下有一个神秘的世界。在阳光都无法到达的海底沉睡着一些古老的舰船,它们都曾经在无垠的海面上骄傲地丈量过去往天际线的距离,每一艘沉船都有一段段的传说,它们是曾经辉煌历史的见证,它们在静静地等待着人们的发现,等待着重见天日的那一刻,继续向世人展示自己无限的荣光。接下来要向大家介绍的这八艘沉船,有中国船也有外国船,有木船也有钢铁船,有商船也有战船,它们各自都有怎样的故事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探
探秘“潮间带”学着做研究  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博士董栋、许鹏、甘志彬、姜启昊的带领下,我校五年级学生来到崂山区王哥庄港东村渔码头,一起进行“潮间带生物采集”。回到学校后,在博士哥哥的指导下,同学们把这次采集的11种螃蟹制成标本放在实验室里。  这次活动不仅使我们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更在我们心中埋下一颗热爱海洋的种子。  探访“古”冰川遗迹 体验科学探究  早在七八十万年以前,青岛的崂
如果你是一条鱼,一条像我这样终日在海里游来游去,试图了解所有成员的鱼,你就会知道,有多少辛酸,就有多少惊喜。  有的鱼四海为家  正和人类一样,有的鱼很看重自己的住房,它们甚至每天都回到同一个地方睡觉,有的鱼却四海为家。这倒不是爱耍酷,而是因为它们也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  就拿有些种类的鲨鱼来说吧,就比较惨,为了获得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必须不停地游啊游,让海水穿过自己的鳃裂(即鲨鱼嘴后面的裂痕),这
相信凡尔纳科幻小说影响了几代人,不少已经长大成年的人也曾经在童年时的某个晚上,捧着从图书馆借来的《海底两万里》,缩在床角,将自己投入书中,感受着纷至沓来的紧张和兴奋。凡尔纳的很多小说都描写了“恐惧”,当然,那种恐惧绝不是恐怖片中的故弄玄虚或神神鬼鬼,而是关于未知世界的,那个世界就叫作海洋。  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里,有太多是写海洋的,除了他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神秘岛》,还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画家,创作和设计的画册获奖无数;他当过海军舰艇兵,从事海洋科普工作40余年直至退休;他两次参加南北极科学考察,在那里书写、刻凿纪念石碑,成为将中国书法艺术留在南北极的第一人。他就是仝开健,来到“小海豚会客厅”做客,和我们分享他的多彩人生。听说您当过海军舰艇兵。这段军旅生涯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吧?  1972年,我初中毕业,被分配到工厂,在家等候了一年多。那期间,征兵工作开始
中文学名:抹香鲸  拉丁学名:Physeter macrocephalus  所属纲目:哺乳纲/鲸目  活动区域:热带和温带海域/通常在南北纬40度之间  身体长度:雄性最大体长达23米/雌性可达17米  外貌特征:长相奇特/头重尾轻/像巨大的蝌蚪  理论寿命:80年  性格类型:十分凶猛  昵称绰号:巨头鲸/大头  喜爱食物:大型乌贼/章鱼/各种鱼类  生活方式:群居/常结成5~10头的小群,有
摘要:职业能力测评工具的客观性、可靠性、正确性和公平性,对于测评结果的客观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同一测评工具和指标的有效性检验,往往成为职业能力测评国际比较研究的重要基础。KOMET项目通过北京与德国黑森州的对比研究发现,中德两组评分员对“经济性”“企业生产流程和工作过程导向”与“社会接受度”三个能力指标赋予的权重较为接近。与之相反,双方对“环保性”“创造性
小龙的爸爸是位中学化学老师,也是位美食家,常给全家人做营养又美味的饭菜。  这天,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带回了许多当地的土特产,其中有一个小小的石磨。“这有什么用?”小龙问。“磨豆浆、做豆腐。”爸爸回答。“明天正是星期天,有工夫做给你看。”  真是的,小龙常吃豆腐,但那都是从市场里买的,他没见过豆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更没见过爸爸亲自做豆腐。  第二天,爸爸一早就忙碌起来。只见他把昨夜泡涨的黄豆边往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