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院校开展实验动物学第二课堂教学探讨

来源 :基础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mi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动物学是医科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在生物医学本科生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课堂作为实验动物学第一课堂的延伸,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等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文章阐述了实验动物学开展第二课堂的意义和优势,分析了开展第二课堂面临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医科院校开展实验动物学第二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广大高校开展实验动物学第二课堂建设提供借鉴和启发.
其他文献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建立以微视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预习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和课堂讨论为主的授课模式、全过程多元化实验考核体系等新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的:探讨电刺激及生物反馈配合凯格尔运动治疗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诊的100例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家庭凯格尔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表面肌电检查结果、盆腔脏器下垂情况以及腹肌参与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前静息阶段平均值、快肌阶段最大值、慢肌阶段平均值、后静息阶段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快肌阶段上升时间和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的重点之一是实现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中的有机融入.文章通过对中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将“开场白”作为课程思政“触点”的具体实践进行整理,以期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唐蜀华教授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第4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者,学术经验丰富,临床思维独特.其善于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系疾病,常获良效.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如何落实和提高生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效、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生理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文章基于教学实践,对翻转课堂的多个环节进行探索,以探讨翻转课堂对于提高生理学课程思政实效的可行性.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完全愈合时间、肌力开始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脊柱骨折
目的: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家庭医生服务的新模式.方法:利用文献回顾法,对传统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特点及不足,提出基于“互联网+”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结果: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一网三端”家庭医生服务模型,并对每个模块内容及功能进行规划,为下一步系统建设提供思路.结论:“互联网+”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将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家庭医生“签约”落地、助力医联体协同医疗、防治结合、促进全民健康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推动生命科学领域及其他多个相关领域学科发展的关键技术,是各个科学研究领域的必备工具.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其重要性的逐渐提升,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对分子生物学技术教学的需求也日益明显且各有侧重.文章通过对研究生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进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提升实验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院校研究生提供参考.
为应对学生无法到校学习的问题,充分发挥线上教学在教学互动、科教融合、实验拓展等方面的优势,文章建立以目标为导向、探究为中心的医用化学线上实验教学模式,使用横向比较法研究其与线下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优劣.实践表明,线上实验教学利于学生对实验基础知识的理解,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查阅及创新思维等科学素养有一定优势,但在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无法完全取代线下实验.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已引起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实验室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实地探访和线上交流的方式调查普通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发现主要存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实验室规划建设不规范和实验安全意识淡薄等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普通院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