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v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一改往日“生写师改”的死板模式,组织学生“品”文、“鉴”文、“赏”文,师生共同参与评改的过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推敲;评改;欣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偶然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我茅塞顿开。这使我想到了宋朝诗人王安石经过反复推敲才会有了“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千古名句。我想,先人尚且如此,我们为何不试试看。如果孩子们自己或在同学的帮助下反复推敲、修改习作,那效果一定很好。于是,在作文教学中,我一改往日“生写师改”的死板模式,组织学生“品”文、“鉴”文、“赏”文,师生共同参与评改的过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品”文
  组内互读,推荐佳作,是为“品”。六年级同学已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于是,根据学生已有的能力,我把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位同学在小组内读出自己的作文。
  初步尝试时,学生都不敢读出自己的习作,也许是怕自己写得不好,读出来同学们会嘲笑;也许是胆小,不敢在同学面前读……于是,我一边鼓励他们大胆地读,一边充分发挥每组小组长的带头作用。一两次后,我发觉同学们能放开手脚,大胆地读了。为了自己的作文在读时受到同学们的称赞,为了在小组内作文被选上,他们想方设法去寻找素材,力求与众不同,作文的内容更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记得老师第一次让我们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作文,我极不情愿,那时心想:那怎么好意思啊!要是句子不通顺怎么办?要是同学们知道作文内容是胡诌的怎么办?……我不敢启齿,囧啊,如果有地缝,我宁可钻下去……可是后来我改变了对小组互评作文的看法。记得那天,上课铃一响,老師正端着一叠厚厚的作文本走进教室,我们的目光马上聚焦在那叠作文本上。老师开始发话了:这次作文,第一小组推荐了秦睿同学的作文,她的作文在小组内同学的帮助下进步最大……期待每次写作文的机会,因为可以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
  二、“鉴”文
  组内交流,取长补短,作出修改,是为“鉴”。 学生的习作,是学生对生活情境的认识和体验,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找好伙伴互相交流,在字里行间里用心寻找,让每个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别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此时,教师不要做旁观者,要参与讨论,提供方案,收集信息,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学生一起交流,一起赏析,一起由质疑到肯定,这就形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读者与作者之间多维交流互动的局面。
  记得同学们在写《第一次……》时,潘博同学写了《第一次当主持》这篇文章,其中有一段内容为:
  “星期一中午,我早早来到广播站,我们打开广播器,调节好音量,就准备开始广播,先是徐萌说:各位同学,你们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五(2)中队的徐萌和潘博主持。说着,他便把话筒塞到我手里。我心里很紧张,说话竟一点也不好听。我说完了,徐萌接着播《天天新闻》,见他读得那么熟练,我渐渐地平静下来,第二次朗诵诗就好多了,不紧张了。”
  针对这段,小组同学各抒己见:
  学生1:我觉得写得不具体,作者应该把自己主持时紧张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这样才可以让大家感受到紧张的程度;学生2:我也觉得写得较空洞,主持的内容可以写得具体一点……
  学生互评之后,进行自改,然后推选出较好的作文,在全班诵读,再由全班同学点评,点评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从整体把握,比如文章的条理、结构、主题的确立等,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有针对性发言,比如用词、语句、修辞手法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经过这一过程,学生对修改习作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掌握,阅读能力也大大提高。学生从中受益,都非常乐意参与到互评活动中,写作水平进步很快。
  三、“赏”文
  推出佳作,全班分享,是为“赏”。组内交流,取长补短,做出修改后,推出了本组最佳习作,于是在全班一起分享。我采用教师范读和学生原创读相结合的方法。范读时可以是精彩的段落,也可以是整篇文章。欣赏学生的佳作不仅是对作者的极大鼓励,而且会使其他同学产生羡慕心理和学习动力。诵读时,我着力创造一种隆重的氛围,声情并茂地朗读他们的作文,动情地赞扬文章的佳妙之处,然后,迎着全班羡慕而又敬佩的眼神,报出作者的姓名;或让同学们猜一猜,再请作者在掌声中领回自己的作文本。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能作为范文与同学交流,会感到异常兴奋和自豪。其实孩子的心里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大家的赞许,为了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我还时常利用晨读或课前几分钟的时间随时将批改中发现的优秀作文进行朗诵。班上杨子涵同学的《摘豌豆》刊登于《家教周报》,当我把这好消息公布于班级时,同学们都向杨子涵同学投来了惊羡的目光,而杨子涵同学更是内心洋溢着一种激动。每当此时,从孩子们那会说话的眼睛读出了他们一定是攥紧拳头,蓄势待发。
  参考文献
  [1]刘弘.改进批阅方法,“评”出一片精彩[J].作文成功之路, 2016(2).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在人体中,肝脏是含硒量最多的器官之一。研究证实,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患者,血清硒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人群;乙型肝炎迁延不愈也与缺硒关系密切,并且乙型肝炎相关肝癌的发生率与患者血液中硒水平呈负相关。我国肝癌高发区土壤和食物中硒含量显著低于肝癌低发区,而在食物中添加硒则可以减少肝癌的发病率。  目前,硒已被公认为是肝脏的保护因子,有助于肝病的防治。硒对肝脏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现
作为妇产科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和孕妇产妇打交道,无论是孕妇咨询,还是医生问诊,我最怕从孕产妇口中说出下面这7句话,因为,我很难回答。  “医生,别考虑钱,我们要最好的。”  这种话大多从孕妇的家属口中说出,一般是在医生针对孕妇的问题做出诊断,并征求孕妇的意见时。其实呢,对于治疗来说,效果好的不一定是费用最高。医生的职责是给您治病,不是赚钱,针对孕妇的病情,医生心中自有最适合的治疗。  “可是,网上都
有些人见到经阴道分娩的婴儿胎头被拉长,就认为剖宫产胎头不受挤压,将来婴儿更聪明,于是宁肯挨一刀,也要选择剖宫产。其实,孩子聪明与否,与生产方式无关。婴儿智力水平除了受遗传因素与后天的实践影响外,主要和大脑的神经系统发育有直接关系。而大脑发育好坏又和孕期及婴儿出生后的营养状况有关。  胎儿的大脑在怀孕8周时开始发育,如果胚胎时期营养不良,那么,胎儿大脑细胞的总数可减少83%左右。婴儿出生后如果营养不
[摘 要]《“打扫”森林》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中的一篇科普小短文。文章提到的“生态平衡”“互相联系”等概念科学性较强,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教师梳理文章的关键词拉出一条关系链,设计一道把“关系链”补充完整的课堂练习,以练导学,先学后教,这样既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关键词]关系链 思维 训练 课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商量》一课,借鉴语言类桌游的方式,采用实物化卡牌或电子虚拟化卡牌的形式,通过合理、有序地发布卡牌和开展教学活动,逐步提升教学难度,引导学生展开口语交际。在课堂上,教师创设生活情境,通过了解商量、学习商量、延展商量等几个环节,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如何商量解决。这样,不仅有效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关键词]桌游语文;口语交
感冒药:不能加速感冒痊愈  感冒很常见,几乎每个小宝宝每年都会经历几次或轻或重的感冒。感冒大多属于普通感冒,由病毒感染引起。感冒病毒毒力不是很强,人体自身抵抗力足以清除。当病毒侵犯人体时,一般先引起鼻咽部炎症反应,出现流清鼻涕、咳嗽等早期症状;两三天后,人体免疫系统被充分调动起来,各种免疫细胞聚集到鼻咽部受感染部位,局部分泌物更多,且分泌物逐渐变得黏稠,鼻涕颜色转成黄色或黄绿色;再经过几天,病毒被
我今年六十有二,退休好几年了。一些老同事见了我都带点惊奇:“你怎么越来越苗条了?走起路来像小伙子似的那么精神!”对于曾经为工作而拼命、最终在高血压和冠心病面前败下阵来的我来说,同事们的话就是最好的评价。的确,我退休以后从没退“岗”,步步自设追赶目标,健康真的向我走来。  我是这样走过来的:科普是保证,常学善运用;合理谱膳食,爱心乐宽容;适量巧运动,代谢旺轻松;排毒又养颜,返老似还童;无岗设目标,追
每一对夫妻牵手之前,几乎无一例外地憧憬着花好月圆、白头到老的人生蓝图。最近这些年,我们却不断看到以前忠贞的贫贱夫妻在功成名就、搬进洋房别墅之后,家庭却在一夜之间解体,空留下“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的愤慨和“夫妻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感叹。  房子、房价、房奴的话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夫妻感情和家庭稳定。女人很恐惧,她们不甘心做一个闲太太,不愿在家里整天围着孩子和家务转。男人很紧张,他们马不
春节回家,多么温馨的字眼,每个笔画都渗透着温暖的情谊。此时,多少人正在收拾行囊,准备踏上回家的旅程。回家的确美好,但一些年轻夫妻正在因“除夕该到哪方老人家过”这个充满感情因素的问题而发愁。  回家过年本就是图个全家团圓、和谐幸福,“回谁家”也不是单选题而是多选题。为了开开心心过年,两口子之间要多些尊重、理解,多些宽容、妥协,双方老人也要多体谅体谅子女。  冷战闹离婚,只为去谁家过年  “哪条法律规
下午刚刚2点,天空就像被墨水泼过了一样,乌云低低地压了下来,一场暴雨马上就要来临。苏溪把店里的员工打发回去了,让她们趁着暴雨到来前赶紧回家。  “苏姐,那我们走了啊,你也赶快回去吧,这云这么厚,雨要是下了,一会儿半会儿也停不了的。”店员们边往门口走边叮嘱着她们的老板苏溪。  苏溪正心烦意乱,不是因为天气,而是她今天说好要和周礼去办离婚手续的。上午周礼说忙、走不开下午给他回话,可是一直也没有消息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