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宗教对话与国际关系

来源 :宗教与美国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9月,一名退休的德国教授被邀请重返雷根斯堡大学为自己曾经的同事们做讲演.他的报告《信仰、理性与大学:记忆与反思》,以一种延展性的学术态度探究了宗教与哲学之间的关系.他的博学多闻之中穿插着旧事回忆,这使得他的听众们感到喜悦,但是他的话语产生的回响远远超出了这个演讲厅.这名退休教授便是教皇本笃十六世.而且他的讲演囊括了对先知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直言不讳的指涉.谴责与抗议在穆斯林世界内部喷发.本笃的雷根斯堡讲演及其余波引发了一个问题,即跨宗教对话如何与国际关系产生关联.本文探讨了跨宗教对话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而反之国际关系又如何塑造跨宗教对话呢?
其他文献
吴正选著:《全球治理中的巴哈伊国际社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秦倩著:《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谢子卿著:《中国礼仪之争和路易十四时代的
期刊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历了激进的世俗化改革,但根植于土耳其文化中的伊斯兰主义通过社会运动的形式,不断消融土耳其世俗改革的成果.本文运用社会运动理论中的政治进程论分
基督教社会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面对岌岌可危的国教教会体制和轰轰烈烈的工人民主运动,莫里斯从青年时期的政治激进主义回到了英国国教的正统信仰
从最广泛的角度来看,本文反映了基督教对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影响.在笔者目前关于美国传教士对中国妇女的医学教育研究项目中,她认为,中国基督徒及其他与美国传教士有关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移民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移民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问题,更造就了复杂而多样的宗教景观,对移民及其信仰体系的研究吸引了
不笃信宗教者很难当选总统过去一直是美国政治的“传统观念”,在美国选举政治中确实存在着某种宗教天花板.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美国国内基督教福音派的复兴,宗教团体开始
期刊
美国土著居民的宗教没有得到充分的宪法保护,尤其在涉及神圣土地时.第九巡回法院在纳瓦霍保护区案中拒绝了土著居民涉及《宗教自由恢复法》主张.最高法院在好必来案中承认《
脱胎于伊斯兰激进主义的暴力恐怖主义已在全球泛滥,“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先后成为具有全球代表性的恐怖组织.伊斯兰激进主义的兴起与西方有着莫大关联,这涉及1492年伊
“阿拉维派”是一个广泛分布在叙利亚、黎巴嫩和土耳其南部的一个宗教少数派,在1920年正式采用现名阿拉维(Alawi)之前,阿拉维派在很多文献中也被称为“努赛里派” (Nusayri).
在当代不少穆斯林社会中,苏菲派和中产阶级,是文化创新、制度变革的两股重要力量.因此,本文研究在穆斯林国家的现代化转型中苏菲派与中产阶级的结合和互动,并以案例比较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