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策略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q200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抓住数学史料的内容本质,采取穿插引用、还原加工、阅读体验等策略,充分释放数学史料的内涵性和实用性。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剖析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与解决办法,希望对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有所助益。
  【关键词】数学史料;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果也日益显著。数据显示,30%左右的校级以上公开课中,都添加了一定的史料内容,而70%以上的学生表示喜欢数学史料。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料的渗透与融入较为有限,数学史料作用的发挥也不甚理想。为更好地推动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就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抓住数学史料的内容本质,采取穿插引用、还原加工、阅读体验等策略,充分释放数学史料的内涵性和实用性。
  一、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现状
  (一)对数学史料教学缺乏重视
  数学史料包含数学知识的认知、验证过程,充满趣味与艰辛,需要对数学有极大的热忱和不懈的努力。对学生而言,数学史料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其探索欲和求知欲,并且认识到数学知识验证的艰难过程,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力和毅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料内容,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同,教师也会在校级以上公开课,或多或少引入一定的史料内容。然而,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史料的渗透与融入较为有限。主要原因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得急功近利,过于追求数学知识、技能的传授,特别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对数学史料教学缺乏重视。
  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其中所涉及的加减符号,先由法国数学家许凯在《算术三篇》中编写,后由德国数学家维德曼在《商业速算法》中使用,最后被德国数学家施蒂费尔正式作为算术符号,广泛采用。两个简单的符号,就涉及从1484年到1544年整整60年的数学史,然而,一些教师并不重视相关历史的表述,那么“ ”“-”依然只是文本符号,自然体现不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价值。
  (二)对数学史料教学设计缺乏认识
  尽管很多教师对数学史料教学十分重视,但对数学史料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理解。有的教师认为,数学史料以注解或旁注的形式呈现即可,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又能保障原有数学知识体系不被扰乱;有的教师认为,数学史料可以放在正式教学之前或之后,作为原有数学知识体系的补充。然而,还有一些教师对数学史料教学设计缺乏认识,没有将相关知识进行完整阐述,仅仅是截取一部分或者一笔带过,使学生不知所云,学习起来也无从下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其中所涉及的小数,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早在1700多年前提出的,而到了13世纪,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才真正提出了小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而一些教师在讲授相关史料时,对小数表示方法的发展缺乏详细阐述,就会导致学生对小数表示方法的混淆。如果缺乏清晰、合理的教学设计,数学史料将变为无本之木,甚至成为一种资源的浪费。
  (三)数学史料呈现方式缺乏新意
  对数学史料呈现,很多教师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基本采取口述的方式,去分析和传递史料中的故事与内容。但小学生群体,普遍存在意志力较薄弱、逻辑性不强的问题,在听课时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开小差的现象,仅仅采取口授的形式,是与小学生的天性相违背的。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十进制计数法》时,其中所涉及的十进制思想,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存在,商代的人甚至已经会用十、百、千、万进行计数,而今天能证明的当时的最大数字是3万。在讲述这段史料中,仅仅通过口授,也许能让学生记住这段故事,但是其对十进制思想的理解,是浮于表面的。数学史料呈现如果不能利用图文结合、视频等多样态形式,迎合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习惯,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讨论。
  二、数学史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对数学史料教学的重视程度
  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得急功近利,过于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会对数学史料教学缺乏重视。为此,教师必须摆正心态,认识到数学史料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思想提升、意志品质提高的价值,况且,这种价值最终也会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体现在分数中。同样,教师要认识到缺乏数学史料教学的后果,是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较为厌烦,缺乏对数学前辈所作出价值的合理认识,容易自满骄傲,或者厌学不学。其次,教师要增加史料中的数学思想内容,除了要通过史料中的内容、故事,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与艰难,更要将正确的数学思想传递给学生,但无论教材中,还是一般的史料内容,都缺乏数学思想植入与渗透。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创新精神,付出更多努力,增加涉及数学思想的史料内容,与教材、课堂结合起来。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圆形的运动》相关史料时,可以将四则运算、数形结合等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二)提高数学史料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
  对数学史料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理解,一些教师在数学史料教学时,选择截取史料中的部分内容、部分环节,对关键部分或者涉及数学思想的部分一笔带过,导致数学史料教学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实际上,即便小学阶段的数学史料教学,其所涉及的数学史料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一些教师不理解数学史料教学对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价值,选择断章取义、避重就轻,自然无益于数学史料价值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强化数学史料教学的完整性、系统性,注重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除了积极收集、整理与史料相关故事内容、现代算法、运算原理,更要将这些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发展史、变迁史有准确、深入的把握,最终爱上数学、学好数学。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的相关史料时,就应将小数的历史渊源、所涉及的相关数学家,系统梳理出来,一方面避免大篇幅引用和赘述,保障史料教學的导向性、思想性,另一方面要合理编排,将教师简单化处理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便于学生的充分理解与学习。
  (三)提高数学史料教学的多元性、民族性
  现有的小学数学史料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思想类、历史传记类、数学知识类、经典数学类,每一类都有其知识性与目的性:数学思想类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历史传记类以开拓学生数学视野为主要目的,数学知识类以夯实学生知识储备为主要目的,经典数学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四类内容经常被混淆,也缺乏多元化、个性化的展现,导致学生在学习时难以理解或产生混淆。因此,教师需要提高数学史料教学的多元性、民族性,数学史料应该是能够随着学生的成长而逐渐影响其人、涵育其人的,必须包括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使学生对此产生更多的了解。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其他文献
犹太婚姻思想作为父权制社会环境的产物 ,本质上是男性精英神性婚姻观对婚姻社会关系的自觉规范与调整。在与不同文化传统的文明交往中 ,其有关具体层面发生了一定变迁 ,但其
司法确定性理论是美国法理学家德沃金以权利为本位提出的观点,他从帕尔默案等疑难案件入手,用阐释的态度分析了法官审判时适用法律的过程,主张司法既不是僵化的规则适用,也不
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在苏联当代小说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表现了独特的悲剧艺术美。一、内心冲突构成悲剧矛盾的主体《日瓦戈医生》体现了帕斯捷尔纳克独特的悲剧美学
目的:(1)通过质性访谈,从主观角度深入了解肛门闭锁术后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可能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为后续的量性研究奠定基础。(2)通过量性研究,客观评价肛门闭锁术后患儿父母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1)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8年5月-6月选择山西省儿童医院外科门诊复查的17例肛门闭锁术后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的访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运用投入产出法构建居民消费碳足迹测算模型,结合浙江2002—2012年各行业相关数据,估算居民消费的直接和间接碳足迹。并基于LMDI法构建居民消费间接碳足迹(CF~e)影响因素分解
如果把造成倦怠的工作压力比作小提琴的琴弦,就再恰当不过了。无压力就好比是松松垮垮的琴弦,怎能演奏美妙的音乐?而巨大的压力就好比崩紧到极限的琴弦,最终的后果可想而知。
在文化融合逐步加深的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高校的学习压力不容忽视。探讨和分析了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学习压力来源和原因,认为地方基础教育要加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如何做到既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备课、预习、导入、活动的创设、难点的突破、反思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做些总结。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要认真设计好课堂  课堂教学就像打仗一样,盲目地、无准备地去上课,课堂教学效果不会好,而要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