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终身体育”视角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由于现阶段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锻炼的意识不断的减弱,在高校的大学生作为思想观念的集中人群,“终身教育”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对我国高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结合对终身体育的认识和理解,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终身体育 普通高校 课程设置 应对策略
  一、现阶段的高校体育
  (一)轻视了大学生心理方面对体育的意识
  基于对于体育的作用的理解,体育即是用来增强学生的体质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身心素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的引导和培养。但是,往往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体育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增强体质的层面,无法深入的理解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帮助作用。所以,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一定程度的扼杀了学生好动活跃的天性,使得学生对于体育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完成任务的阶段。同时,作为一项学科,体育也应该对学生的人格塑造等方面产生积极地影响。然而,学生的不积极,很难让体育对其产生生活体验的教育、思考人生的益处。
  (二)没有根据学生的习惯和所处的环境适时、灵活的实施教育方案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文化的教育也在与时俱进着,从理论上讲,当前的体育的教学也应该适时的改变教学内容,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相互协调。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所以对于体育方面的教育,内容也比较单一,能够满足当时的需要。但是,如今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越来越趋于多样性、丰富性,如果仍然遵循传统的体育教学的方法,可能会因为和生活的多样性的反差,让学生产生乏味无聊的心理。这种现象也意味着体育的教学偏离了实际的生活。
  (三)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的互动过少
  在我国当前社会下,教育主要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为辅的教学方式,当然在体育教育上也是如此。这就使得学生在体育教育中较为被动,产生了一些对教学效果和效率不积极的因素。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教学的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目的,反复的让学生不断的作相同体系的体育锻炼,最终达到增加学生体育技能的目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自主能动性,只是很教条的重复教师所教的技能技巧。学生与教师之间几乎没有互相交流与反馈,这样就使得,学生不能将自己的活泼的天性发挥极致;教师也不能及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教学方面的反馈。
  二、认知与理解
  (一)如何看待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概念,但是本质都是,终身体育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全部人,阶段是他们的全部人生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接受体育教育或从相关的项目中取得收获。
  (二)提出和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主要趋于对智力的综合应用,渐渐的忽视了身体锻炼的各种机会,导致肥胖、慢性病等多发症困扰着现代人的生活。由此在人们的心里产生了对身体素质提高的想法,因而终身体育应运而生。开始从身体和心理等多方面让人们受益。
  三、对应策略
  (一)对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
  除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学校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和生活水平,创新性的加一些体育竞技项目。比如说羽毛球、篮球等,可向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较为娱乐的方向有所发展。比如,增加太极拳项目,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古文化有所了解;增加健美操、体育舞蹈类的,可以让学生的审美有所提升,对体型的塑造有所帮助;增加野外素拓,可以培养学生野外生存的意识,教会一些野外的急救方法。
  (二)从思想观念上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由于体育最直接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所以往往老师和学生都会忽略体育带来的精神层面的价值。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了体育的重要性,才能树立了“终身教育”意识。基于以上的分析,教师对体育的教学应该结合与体育相关的理论值得的教学,从是思想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对体育相关方面的掌握。教师可以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在体育竞技讲解的时候,结合使用。比如,讲解正确发力的时候,不仅要讲解一些关键的发力位置,还需讲解正确发力的合理性,即给人的相关部位带来的益处。由此一来,学生印象很深刻,而且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三)丰富体育的开展形式,增加其多样有趣性
  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创新性的设计一些项目,比如设计一些团体类的项目,既让学生会为团体的合作而吸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体育竞技中的团队合作意识。此外,可以开展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在课上,学生有老师监督式的完成任务;在课下,则由学生自主的完成,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觉地锻炼的目的。这样,是从根本上向“终身体育”的目标靠拢。
  四、总结
  终身体育意识的加强,有利于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对象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体育运动员,而对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置尊遵循“终身教育”作以改进也有利于对全民的理念的改进和影响。
  参考文献:
  [1] 尹建业.浅论高校体育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内涵与方略[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103-104.
  [2] 李晓芳.从终身体育教育观审视我国高校体育生活化发展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4):99-102.
  [3] 郑国荣.从“终身体育”视角分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2):93-96.
  [4] 林秋菊.从终身体育的角度看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J].体育学刊.1997(4):46-48.
其他文献
牡丹(Pea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名花。秋发牡丹品种是牡丹品种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们能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于秋季二次生长,二次开花,且经过简单的人工诱导已经
荒漠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困扰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沙漠沙地广袤千里,是世界上沙质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而风沙运动所引起的土壤风蚀是沙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本文对中职体育教学进行概述,指出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说明进行渗透式德育教育的方法以及开展此类教育的关键点。  关键词 德育教育 中职体育 渗透教学  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要的教育目的,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5-18岁之间,他们的个人心理成熟水平不高,行为控制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网球运动作为一个在世界上影响力较大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部分高校体育选项课中的一门课程,而且不少学生对网球运动比较感兴趣。为提升学生的网球水平,一些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开展网球教学。本文主要针对合作学习在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部分有效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 合作学
建筑腾退地造林模式研究对推进北京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北京平原地区的建筑腾退地,分析新造林地的土壤剖面特征,并结合原有景观生态林进
摘 要: 商务英语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兴起于普通英语盛行的市场中,这样一个新生物要屹立不倒就必须充分体现它不同于已有普通英语的差异性。本文旨在从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的对比中找出并分析商务英语的差异性——跨学科性,这是商务英语的灵魂。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差异性 跨学科性 课程设计 对比分析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经过30余载,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跻身世界十强,并且随着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各种理念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离婚率也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学生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也越来越多。本文对如何避免和减少这种家庭变动给未成年子女的教育产生不良影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进行研究。  关键词 学生 不良生活方式 离异 单亲  一、研究对象和
北京电视台国际部制作的综艺栏目《东芝动物乐园》,自1994年开播以来,每周一期,每期50分钟,至今已连续播出四年多。四年来,此栏目在北京地区的收视率从最初的5%上升到如今的
木瓜杏树的栽培历史较短,目前尚未对其生理生态基础以及培育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研究水肥处理对仁用杏新品种木瓜杏几个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木瓜杏叶片矿质元素的动
杨树是杨柳科( Salicaceae )杨属( Populus L. )树种的统称,由于其生长快、适应性强、用途广而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进行栽培,是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栽培面积最广、木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