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语文“生命”课堂之我见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现状,提出了作为文化传播使者的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重新深入剖析语文的机理。提倡把课堂构建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意识放在首位,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挥的“生命”课堂。并对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方法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生命;课堂
  
  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等同于语言,并狭隘地认为,学习语文就是掌握语言这一交际工具,于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成了单纯、机械地掌握语言,语文课堂结果变成了“训练场”,学生觉得学习语文就像背负着沙袋,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小道上前行,语文课被搞得索然无味,师生关系难以和谐、融洽。其实,语文之于人,虽然是一种工具,但它更是一种文化,当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时,语文就是一种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丰富多彩的语文层面的背后透露的更多的是人性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关照,所以作为文化传播使者的语文教师,更需要转变观念,重新深入剖析语文的机理。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语文又是一种具体的文化显照方式,而中学语文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课堂,所以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主体意识放在首位,不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挥的课堂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称这样的课堂为“生命”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学,同时也在享受着创造的喜悦和满足,体味着人性的灿烂和美丽。所以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让学生从内到外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那么,怎样构建语文“生命”课堂呢?
  一、改变教学观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生命课堂的新理论
  传统课堂遵循着韩愈“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准则,把学习看做是对外部刺激作出的被动反应,即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所以就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课堂上被动视听,这样就束缚了学生想象的飞跃,影响了学生潜质的发挥。新的教育理论突破了教师“园丁”“蜡烛”“春蚕”的固有模式,提出了教师是“110”的全新理念,这种新的教育观为语文教师有效地构建生命课堂提供了可能,它把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框架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充当了学生“帮助者”的角色,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要构建“生命”课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将构建主义理论作为自己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
  二、打破传统课堂的“一言堂”模式,还课堂“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生成性”的面目
  “生命”课堂是一个弹性课堂,它集包容性、开放性、多元性、生成性为一体,形式多样,自由活泼,不拘一格。例如,对写景作文的训练,教师就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近自然,耳听目测,心领神会,寄情山水,怡情养性,这样,学生笔下的山水自然就会有灵气,有精魂、灵动、毓秀,不单调、空乏,可触可摸,可想可感。再比如,在讲古代诗歌的时候,教师就不应该忽视“生命”课堂的“生成性”。诗歌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它富含情韵深厚的意境,马致远“古道西风瘦马”意境枯索、冷寂、荒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雄阔、伟丽、壮观;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画面清新、雅致明丽;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格调闲适、淡远、恬静。这些意境的生成凝聚了文人纤细的情思,强健的艺术构建力。像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所说:“它(意境)像一面镜子,映现着世界,且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形象创造,它凭着韵律、节奏,形式的和谐,彩色的配合,成立一个自己的有情有致的小宇宙,这宇宙是圆满的、自足的,而内部一切都是必然性的,因此是美的。”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使他们思想的触角能够延展这些美妙的诗情画意中去,使他们灵魂的脉搏能够在澄澈光明的精神天空里强劲地律动,培养起他们对艺术初步的感知能力和构建能力,范铸一个冰清玉洁、脱尽尘滓、空灵通脱的艺术境界。
  三、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放在课堂任务的首位
  文化生产为科学文明提供基础和可能。同理,语文课堂所培养的广义的创造能力恰是构成语文教育所培养的狭义的创造能力的基因和要素。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的两件事:(1)是帮助学生把自己的话说出来,以激活主体语言——促发主体语言实践;(2)是指导学生把话说好,以发挥主体语言的能动性。我们教书教惯了,往往忽视了学生说,甚至剥夺了学生说话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便不会说话了,甚至不想说话了。语文能力是听、写、读、写的综合能力,说在其中占了很大一项,说的内容也包罗万象。说的过程本身就是创造、构建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说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充当建设生活的主人角色,以主人的情怀,包罗万象,容纳百川,兼收并蓄,影射万象,当然,听、读、写也同样可以体现学生的创造精神。所以,语文教师构建“生命”课堂的很重要的一步就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保护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
  当然,构建语文“生命”课堂的途径还很多,需要语文工作者在理论上深入探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夸美纽斯曾说过:“有什么比教育和教导青年更伟大的呢?”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始终不断地学习、研究,以期获得更大的成绩,构建语文“生命”课堂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莱芜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娟子和丈夫同龄,今年38岁,娟子是公务员,收入偏高而且相对稳定,他们双方父母的家境也都较殷实。最近两年,曾经意气风发的丈夫慢慢丧失了当年的斗志,变得萎靡不振,甚至有点儿颓废。按
“医生,给我的孩子开张化验单吧.我想知道孩子缺乏哪些营养。”经常有年轻的父母抱着孩子到营养科门诊.然后提出上述要求。他们不知道.一度非常流行的通过化验头发或者耳血、指血
中午时分,我在食堂排着长队买饭,等候的间隙,听见后面几个女人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我回头一看,她们穿着时尚,面容娇好,颇有气质。我听了一会儿,不禁莞尔:原来春节将至,公司给她们每个职工发了一袋高级面粉,比泰国香米还贵,但珍贵的面粉让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女子们犯了难。她们在七嘴八舌地讨论,怎么才能把这20斤高级面粉吃完。  一个说:“你会做馒头吗?”另一个说:“会倒是会,可没有酵母啊,再
在长江之滨、东湖之畔、珞珈山上,坐落着一座百年老校,在近一个多世纪里,她教育和培养了莘莘学子和众多仁人志士。特别是,她还曾是我国图书馆教育的发祥地,在全国图书馆界甚至国际
本刊特约记者:您长期致力于目录学的研究,1994年您在博士论文中就提出“在当前形势下,目录学还必须加强现代书目实践,尽快跟上国际水平,同时避免国外的缺点,加强目录学文化研究,采取
台湾著名艺人高胜美小姐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位女歌手,从15岁灌制第一张唱片《缘》的一举成名到后来演唱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如《千年等一回》《青青河边草》《婉君》《六个梦》等,在长达20年的歌坛生涯中,她像一棵常青树一样不倒的屹立在歌坛。每次出现她都让人感觉像是得到了造物主的偏爱,岁月在她的脸上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她永远都是那么端庄、美丽。在北京的一个活动中,高胜美小姐接受了我的独家
从长尾理论的概念入手,简单介绍了目前大学图书馆的长尾现象。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网络和环境优势构筑长尾及产生的影响。参考文献6。
任何文学艺术的鉴赏都由初步感知、理性思考和情理深味三个层面组成。三个层面逐步深入,最终使读者与诗人发现的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意义的诗情产生共鸣,从而产生美感,达到鉴赏的目的。  初步感知层就是读者初读诗作时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以现代著名诗人闻捷的《晚霞》为例。初读全诗,我们得到的是那“蔚蓝的天空”中的夕阳。这夕阳像“金黄的驼队”“火红的骏马”“雪白的羊群”,是“摇着铜铃”缓行……这些感知实际上就是诗人从
目前中学历史新教材模块的课堂教学,教育理论界和有些学校已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如“洋思式教学”“圆桌式教学”等。然而高考以成绩的评价标准,特别是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旧观念,使大多教师在教材的处理、教学方法实施、学生学习方法探索与指导等方面都有待于去深深地思考。  一、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关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从两点来谈一下个人想法:第一,关于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