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患者黄斑区与视盘周围视网膜结构厚度、血管密度的OCTA定量分析

来源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的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患者黄斑区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结构厚度和血管密度的定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2月—2022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患者4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21~75(49.7±11.4)岁;观察组中,发生视野缺损者纳入视野缺损组24例24眼(将视野缺损更大的一侧眼纳入观察),未发生视野缺损者纳入视野正常组18例18眼。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机器数据库中挑选同期性别、年龄与观察组相匹配的健康者42例为健康对照组,将其右眼纳入分析。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视力、视野和OCTA检查,并采用OCTA对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的厚度,以及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RCP)和视盘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RPC)的血管密度进行定量评估。采用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将视野缺损组、视野正常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视网膜结构厚度和血管密度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鞍区占位患者视网膜血管密度与视网膜结构厚度和视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鞍区占位患者视网膜血管密度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视网膜结构厚度和血管密度对鞍区占位视交叉压迫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视野缺损组患者的mGCC和pRNFL厚度、RPC和SRCP血管密度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儿童A族链球菌(GAS)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调取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10例STSS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10例中男5例,女5例,年龄(5.29±2.87)岁。既往均体健。2例血培养阳性,5例脓液培养阳性,3例血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确诊;其中7例咽拭子GAS快速检测阳性。患儿均有发热,其中病毒感染后发生9例,肺炎7例,皮肤软组织感染6例,坏死性筋膜炎3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患儿均有休克,其中弥散
目的了解北京市儿童A族链球菌(GAS)M蛋白基因(emm基因)型别及药敏特征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2019年、2021年北京市16区猩红热病原学监测哨点医院儿童临床诊断猩红热及咽部感染病例咽拭子样本分离的GAS菌株。采用PCR扩增及测序进行emm基因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0种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收集GAS菌株557株,检测到11种emm基因型(emm1、emm3、emm4、emm6、emm11、emm12、emm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猩红热样红斑患儿咽拭子分离的A族链球菌(GAS)的基因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的猩红热样红斑患儿咽部GAS分离株,采用PCR和测序检测菌株emm基因分型和超抗原基因(speA、speB、speC、speF、speG、speH、speI、speJ、speK、speL、speM、ssa和smeZ)。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结果共收集147株GAS菌株,emm型别主要为emm1.0型76株(51.7
目的明确导致猩红热的A族链球菌(GAS)流行型别,比较不同emm型别GAS的基因结构及基因变异性,阐明猩红热病原学的流行、进化规律。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断为猩红热的儿童咽拭子标本,保存GAS菌株,进行emm基因分型,选取在分型上具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描述GAS菌株基因组多态性,并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析构建遗传进化树,阐明菌株之间的进化关系。2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在导致儿童猩红热的176株GAS分离株
目的探讨以急性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的儿童风湿性心脏炎的临床表现、病变特点和治疗预后,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0例以急性心力衰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资料和诊治预后资料。结果10例患儿男4例,女6例,平均就诊年龄9.1岁(3岁1个月~11岁3个月),起病时间(9.3±3.2)d(4~14d)。10例患儿病程初期除心脏症状外,4例有关节症状,3例有神经系统症状,2例有皮肤症状。超声心动图示患儿均有二尖瓣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和C3肾小球病(C3G)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不典型APSGN患儿中C3G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病初符合APSGN诊断的100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终诊断为APSGN者73例(APSGN组),诊断为C3G者27例(C3G组),采用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及χ2检验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治疗和预后。结果APSGN和C3G病初均可有链球菌感染史,2组发病年龄
A族链球菌(GAS)是造成全球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原之一。细菌分型是研究病原微生物流行特征最常用的手段,emm分型是研究GAS常用的分型方法。近些年新提出的emm簇分组系统是基于M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和与宿主血清蛋白结合能力进行分型,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菌株选择及疫苗开发等,但在国内目前尚未被应用。emm分型是基于emm基因的一个小的可变区域,而emm簇分组系统根据emm基因的几乎完整序列定义GAS类型,且emm簇分组系统可直接由emm分型比对获得,简单易行。因此,emm簇分组系统可提供有关GAS
超抗原是一类由细菌、病毒等产生的具有强丝裂原活性的外毒素,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结合,刺激T细胞产生并释放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在极低浓度下即可刺激机体产生超强免疫应答,是迄今发现的最有效的T细胞丝裂原。链球菌超抗原在链球菌感染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链球菌的定植、增殖和传播。深入研究链球菌超抗原生物学特性对了解链球菌致病机制、预防和治疗链球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链球菌超抗原的分类及特点、致病机制与开发应用等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认识和深入研究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CT静脉成像(CTV)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5月—2021年11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BCS患者136例。其中男78例、女58例,年龄24~82岁。患者均经CTV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下腔静脉、肝静脉及侧支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观察项目:(1)观察BCS患者的CTV影像学表现;(2)比较CTV与DSA在评估和诊断阻塞血管及BCS合并血栓、肝癌等的差异。结果(1)BCS患者的CTV影像学表现:肝硬化,脾肿大,腹水,尾
目的探讨基于3.0TMRI的二维定量指标在胎儿肱骨发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0月泰安市中心医院74例非生长发育受限胎儿的MRI资料。受检孕妇年龄20~46(30.8±5.9)岁,孕周26~37(32.7±3.4)周。采集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MRI,测量胎儿肱骨的二维定量指标(肱骨干长度,肱骨近侧和远侧软骨骨骺横径、前后径、高径,以及肱骨总长度)。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二维定量指标与孕龄的相关性;观察肱骨近侧和远侧次级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