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外一首)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白瓦房升起的袅袅炊烟
  像零星的时光,一瞬间就消失
  它增加了白云的负担
  余晖的回音在山头低下头
  燃烧的,飘渺的,散发的
  其实是母亲一捆一捆的爱
  
  我是在一片朦胧中
  发现母亲的身子,比稻草还低
  她皱纹的脸
  在火亮的灶炉面前更显得苍老
  她小小的愿望像炊烟还在半空
  她需要用足够的热量
  来向这块乡土交代,向我们诠释
  
  我现在就像一只小鸟
  苦恼于飞翔的高度,竭力鸣叫
  那身下的炊烟轻轻飘到羽翼
  全身疼,轻轻在颤抖
  
  蜗居
  这些散居在村里的人们,低处的草芥
  在风中依然裹紧身子的榕树
  你们让我在经过时不忘将惦念的目光
  留在黄昏的路口
  
  像春天里的燕子,往来屋檐下
  日出時,满衔一嘴朝霞
  日落时,带来一身汗味
  生活的忧喜蜗居在这小小的泥巢
  
  偶尔飘落的黄叶砸疼道路
  一些名字轻轻删去
  陌生的面孔逐渐清晰起来
  又模糊得像摇曳的芦苇
  
  哦,现在向前走是冬天里多么美好的事
  这流逝的尘世铺成白茫茫的土地
  一根枯萎的草,应该寻找一盏烛火
  在火焰中化为一撮春泥
  (515162广东汕头潮阳区关埠福仓小学)
其他文献
荷花,别名莲花。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篇佳句。去年的盛夏,我有幸领略到了荷花的淡雅、清丽脱俗的美丽。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骑着单车轻快地来到了鹤山美丽的古劳水乡。在江门五邑富豪李石朋先生故居外有一块池塘,我把单车停靠在池边,开始欣赏满池的荷花。只见那里已经有两对年轻的情侣依偎着坐在池塘边,旁边停着两辆摩托车,看样子他们是从
期刊
1    在广东的七天是我一生都难忘的一段日子。如果你出一次远门,特别是在国庆你就会知道你那时是怎样的滋味了。人山人海车流如柱甚至寸步难行。  在与女友何洁闹了矛盾后,我心情一直不好,这时候姐姐又天天来催着问我去不去广东玩玩,我想想在家里呆着无聊,去散散心也好,所以就答应了。最重要的是我想去看看被那么多人向往的广东到底是什么样子。  广东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这里都市的繁华和灿烂是内地城市远远比不上
期刊
近日得了某杂志上千元的稿酬,被几个文友知道了,拉着我请他们去饭店小酌。  包厢中我等四人觥筹交错,服务员进进出出端菜上酒忙得不亦乐乎。那哥儿几个既然混上了一顿酒肉,自然也没忘了对我恭维一番。  “张兄可真不简单啊,随随便便寄出一P货,老板就给了千两纹银。”说话的是小李。  “张兄的货就是比咱们质量好。我的好几P货都被老板们以各种理由退货了。唉,这年头赚点碎银子可真不容易啊!”小刘借着酒劲发着牢骚。
期刊
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很多人都信这种征兆。左眼跳,可喜地等;右眼跳,害怕地等。可是,汪陶益的灾是来了之后,右眼才跳的。人们说,这比右眼事先跳来的灾要厉害!  果真是这样。汪陶益现在右眼“嘣嘣”跳得像勾魂,他掐了一片席篾压在右眼皮儿上,压不住,右眼还是“嘣嘣”直跳;他又劈了一截铅笔,压在右眼皮儿上,还是压不住,右眼还是“嘣嘣”地跳,他索性把右眼用胶布封了。  妻子看着他成了独眼龙,心惊地问:“压不住?
期刊
男子:法官大人,我无法与我太太生活下去了,她太粗暴了,三年前就往我身上扔盘子!  法官:你为何现在才申请离婚?  男子:她最近扔得越来越准了!    嫁给蚊子    蝴蝶妈妈对女儿说:“还是嫁给蚊子吧,个子小点,人黑点没关系,好歹人家是个领导啊!”  蝴蝶女儿不解地问道:“它是哪门子领导啊?”  蝴蝶妈妈正经地说道:“它当然是领导了,只要它一开口,人家就拍手鼓掌,不是领导是什么?”    反弹琵琶
期刊
公司租在一幢20层的写字楼里,我们在18楼,每天上上下下都要乘电梯。电梯间的三面墙是广告位,精明的广告商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一些广告。上周,墙上换上了文胸广告,模特的妖娆身材使电梯里春光洋溢。  这天上午,我有事出去,乘电梯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坐电梯很无聊,不由得就多看了几眼模特。这时,一只蚊子“嗡嗡”地在我眼前飞来飞去,搅了我的雅兴。我便起了“杀心”,“啪”的一声向蚊子拍去,结果拍了个空,让它逃脱
期刊
一  中秋节一大早,秋波就将自己反锁在房里。他接受不了眼前的事实,雯玉五个月前还是自己的未婚妻,今天就要成为别人的新娘。他翻出雯玉写给他的悔约书,一遍又一遍地看,他把他和雯玉从定亲到悔亲的前前后后想了个遍,越想越觉得委屈。  “不,我不能让她嫁给别人!”秋波从心底里这样狂喊,他要立刻去她家跪在她所有亲友面前证明自己的爱。  秋波借着酒劲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了雯玉的家,雯玉家的情形叫他有些暗暗高
期刊
  
期刊
春节我一般都是短途出行,很少经历真正意义上的春运,惟一一次是1997年的春节,我陪父亲从打工的天津到老家衡水探亲,而这仅有的一次却让我十几年来都无法忘记。那天是农历腊月廿九,我和父亲早早起床,打点好行囊后,乘坐着通往市区的公交车赶到了近百里外的天津站。  当我们攥着车票跌跌撞撞地挤到站台时,才知道即使有票也有可能坐不上车。站台上、车厢里人声嘈杂,连车厢口也被挤得满满当当,想上车除非你懂得“七十二变
期刊
打工可以改变贫困  1992年冬天,我从四川老家出发,到深圳市大鹏镇的一家建筑工地上当了一名小工。这是我第一次到广东打工。  建筑工地在大鹏镇郊的一座山脚下,我们所建的是几幢小洋楼。离工地不远有一个柑桔园。柑桔园的主人是一位40多岁的本地男人,我们叫他老广。老广皮肤黝黑,个子中等,经常戴着一顶草帽挑着水桶到工地上的饭堂里来装剩汤剩饭。他见到我们时,只是偶尔咧嘴笑笑。  老广一家住在一幢漂亮的小洋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