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新阶段、新问题与新思路——“东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困境与出路”国际研讨会综述

来源 :中国农村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niu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合作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北京市平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中心主办的“东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困境与出路”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9月18-20日在北京举行。
其他文献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一直是让政府棘手、让百姓头疼的问题,然而在不知不觉中,作为生产者的农民“独辟蹊径”,找到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这就是被叶敬忠等称作的“巢状市场”。它通过特定生产者生产出来的高质量农产品与特定的消费者直接联结,并具有以下特点:不同质量的产品价格不同;附加值的分配模式不同;对利润的使用不同;资源基础不同;流通方式不同;农民的角色不同。巢状市场的建立不但回应了普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还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做出了新的尝试;从更深的层次上,巢状市场的发展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路径。农民在中国农
“十一五”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展望“十二五”时期,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提高以及农业技术进步推动等因素的作用,农产品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供求关系将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的环境继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长的方式继续变化,农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民分化继续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有利条件增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将加快,基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体系将不断完善
2010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具体表现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增产;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且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上述成就,得益于“三农”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农业发展环境继续改善。同时,农村改革在若干领域取得新进展,农村社会事业继续发展。但是,在农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农产品贸易逆差急剧扩大,农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更加突出等问题。展望2011年,中国农
本文基于1990~2008年国际市场大米月度价格数据,运用ARCH类模型分析了国际大米价格波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发现,国际大米价格波动存在一阶ARCH效应和“杠杆效应”,库存的结转作用是这两种效应存在的原因,即正向价格冲击使库存持有者减少了库存,减弱了其缓冲下期价格波动的能力。另外,分析还发现,WTO谈判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国际石油价格的上升以及美元的贬值加剧了国际大米价格波动。
本文利用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11年全国抽样调查数据,构建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微明层面对农户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概率和缴费金额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农户参加新农保概率越低;在参加新农保的农户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倾向于支付更高的缴费金额;新农保政策中的“捆绑条款”对外出务工农户的新农保缴费金额具有积极影响,而对经济条件不好且养老负担较大农户的新农保缴费金额存在负效应;家庭养老负担和教育支出压力是制约农户新农保参加概率和缴费金额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东部地区农户
本文引入一个社区主导型草地共管案例,在概括说明其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利用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了当地实施这一模式所取得的成效,并试图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影响其内在机制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共管是一种有效的草地资源可持续管理模式,它促进了牧民增收、草地资源的保护和社区治理的改善,提高了牧民的生态意识。在草地共管的机制形成和成功实践中,社会资苓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包括传统文化、社区制度、社区组织、社区信任、民间规范和社区联系等在内的社会资本有利于草地共管的认同机制、制度安排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形成。
本文从协调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角度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及其对城镇化影响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中国的城镇化与劳动力转移是不同质的,未来需要积极推进城镇化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在协调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需要研究几个重大问题,即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深入推进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扩大就业为目标,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城镇的人口和产业密度;以农业为侧重点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城乡两个渠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出路;以转变经
本文根据374份有效农民工问卷,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相关分析、交叉列联分析和描述性统计等方法,探讨员工关系在个人一组织匹配与农民工工作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个人一组织匹配中的收入匹配、价值匹配、能力匹配和压力匹配四个维度中,收入匹配和能力匹配对农民工工作绩效有正向影响,收入匹配、压力匹配、价值匹配对员工关系有正向影响,员工关系对农民工工作绩效有正向影响,员工关系在个人一组织匹配与农民工工作绩效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
本文以相关利益方利益整合和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从相关利益方的视角分析了各相关利益方在发展不同阶段对农民组织的认知和评价。本文提出,政府干预型农民组织,在其初建期和快速发展期,各相关利益方能够通过良好的沟通机制,产生相对一致的利益诉求;而在长期内,政府干预型农民组织的外部干预方与协会普通成员之间的利益一致性相对较弱,这使得组织发展后继乏力。因此,良好的沟通机制,是动态掌握相关利益方的利益诉求,解决利益冲突,达成利益整合,促使细织良性运转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本文利用国有农场农业职工负担监测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业职工负担满意程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业职工家庭非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农场发放补贴数额与缴纳土地承包费数额之比、涉及农业职工负担事项公示次数、参加涉及农业职工负担的职工代表大会次数、反映农业职工负担问题次数以及反映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是农业职工对负担满意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