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和谐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g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0月10日,第2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即将在全国各地举办。今年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与去年完全一致,它再次强调了每个公民心理健康状况对自身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
  心理健康标准
  ● 智能良好;
  ● 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感;
  ● 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 人际关系和谐;
  ● 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 保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 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相适应。
  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较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作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这也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几个方面。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他们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能适时地从中解脱出来,积极寻找改变不利现状的新方法。他们明白,人生困苦是无法回避的,但他们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的个性,并且与环境和谐相处。他们可以不断学习,利用各种资源充实自己,在享受美好人生的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健康的人会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心理体现了社会和文化的属性。无论是健康的心理状态,还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归根结底都是人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反应。
  心理不和谐、不健康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社会和谐,这种影响力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所提出的挫折—攻击假说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注脚。多拉德认为,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由挫折引起的,挫折总是引起攻击行为。由于该理论的简单化和绝对化,一经面世即遭到批评。于是,多拉德等人后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某种程度的修正,进一步指出由挫折引起的攻击主要指向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制造挫折的人;二是与挫折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的人,迁怒于人,找出气筒便是如此;三是受挫者本人,自杀是极端的表现形式。这种假说曾经对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社会上,许多故意伤害他人和危害社会的事件常常是由心理挫折这种不和谐的心理状态引起的。这种情况从反面启示我们,在社会有机体正常运转的过程中,人的内心并非是一个机械的、被动的因素,而是一个相当活跃的、能够主动向社会释放能量的因素。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向心力,不和谐的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和谐。
  “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今年的精神卫生日主题与去年完全一致。如何更好地理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如何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否达标?有什么方法能促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期策划文章将与读者朋友交流这些问题。
  本期文章得到了国家卫计委疾控局王斌副局长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姜长青主任以及刘建新、西英俊、郭志华、刘竞医生的大力配合,在此表示感谢!
其他文献
大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会成为一名精神科大夫,一个偶然却也是命运使然的机会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这样的的改变,从慢慢的接受到慢慢的喜欢上这个工作,这个过程中自然有不少让我难忘的患者。有时候想,精神科不像我曾经向往的心内科那样惊心动魄,也不像急诊科那样随时面临死亡,但是我们面对的却是他们的灵魂,有时候表面上看似平静,其实也许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这是今年我刚从综合医院轮转回来再次进到精神科病房时发生的故事
期刊
小念是一个20岁的大二姑娘,有着175的个子,姣好的面容,殷实的家境,正符合当今网络上流行的热词“白富美”,更是家人手心里的宝。还记得刚刚考上大学那会,小念学习很努力,专业课很是优秀。对待同学也很热情有爱,乐于助人,大家都很新欢她。  可是大一的下学期,小念的行为渐渐变得古怪起来,不再像以前一样,经常去教室看书了,有时甚至连白天的课也不愿意去上,周末也不愿意跟好朋友一块出去逛街了。整日在宿舍里不是
期刊
那是一个炎热的季节,结束了四年大学生活,我开始了创业旅程,在一家大公司从一个底层的小职员干起。经过近6年的坚守和努力,我凭着过硬业绩和素质当上了主管,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开启新的职场旅程。  那一天,我搬进主管办公室,不知为什么,心潮巨烈翻涌,似乎在这一刻,心中所有往事都近乎控制不住地想要迸发出来,特别是看到平常把我当对手,到处给我使绊子的几个同事,红着脸找我请示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复杂。  我刚
期刊
那个男孩子似乎一点不知道紧张。高三了,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可着劲往前冲。他倒好,安安静静坐在墙角里涂抹他的蓝房子。  代课老师已经向她反应过很多次了,周围的学生也不止一次地向她说过。作为班主任,她当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开始,她训斥过他几次,又找他谈过几次心。而男孩子总是一副忧郁的神情,一句话都不说。她决定悄悄地做一次家访。  按照花名册上的地址,她找到了他在市郊的家。那是怎样的一种破败啊,她鼻头一酸
期刊
偷看孩子的日记、私拆孩子的信件、查看孩子的聊天记录,这些行为可能很多父母都干过,还常常美其名曰地说,为了孩子好。  父母关注孩子的隐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心理上的变化,防止孩子早恋或受到其它不可预见的伤害。尽管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并不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好处,相反,它还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首先,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很多父母错误地认为,孩子还小,他们的事情
期刊
1  “老大”,是豪的雅号。这个老大的名讳是我接班时,原来的班主任告诉我的。这个孩子因为成绩差,留级到这个班的。成绩差,班级排名倒数第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差,行为习惯也差。还有更令人头痛的是他竟然有着一定的号召力,班级里的几个男生唯他马首是瞻,跟着他闯祸,所以叫他“老大”。  新学期,他成了我默默关注的第一人。  他,小小的身量似乎蕴藏着无穷的精力,这些精力如同脱缰的野马,载着他四处疯野
期刊
我喜欢乘坐“的士”,每次出入都有“的士”相伴,我也没法计算这么多年来坐过多少部了。  虽然朋友劝我,一个单身弱女子还是小心为好,这年头好人坏人没刻在额头上。然而我自有一套辨识的士的技术,绝不轻易招车,根据累积的经验让我相信,对这群辛勤的服务者而言,被一竿子打翻并不公平。害群者固然应该受到谴责,但沉默的大多数好人更应该给予感念。  在众多司机中,他们不仅安全地将我送到目的地,甚至在行程中与我分享他们
期刊
有人认为,买房子、请保姆、吃大餐、去旅游就是孝顺父母。其实,物质上给父母的享用,这是低层面的孝;而高层面的孝,应该表现为对父母精神上的敬重和感情上的安慰。  历史上有一则传至今日的文案——  有一天,清乾隆皇帝在金銮殿批阅奏折困倦了,便出了一则上联——“色难”,要求大学士纪晓岚对下联,纪晓岚略加思索,随口便对出下联——“容易”。当纪晓岚自鸣得意之时,乾隆爷却摇头,示意纪晓岚弄错了。纪晓岚解释说“色
期刊
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资料:科学家发现,即使你结交的朋友和你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友情也常常把基因相似的人聚在一起,人们的相似度归根结底会在基因中找到根由。  这样说来,朋友仿佛是我们前世的兄弟姐妹。前世情深,今生为友,能够成为朋友的人总是有着特殊的缘分。  不知你发现没有,每当到了一个人群中,我们对气味相投的人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大家就像动物寻找同类一样,相似的人很容易就聚到一起,成为好朋友。  茫茫人海,
期刊
一天中什么时间影子最短?  “过河拆桥”比喻了什么?  两瓶酒3元1角,买12瓶酒要付多少钱?  “9-4-3-7-6-2-5-8”,请倒背下来。  ……  这些有趣的题目不是脑筋急转弯,而是成人智力测验。  什么是智力?为什么有的人特别聪明?研究者和大众容易接受这样一个说法,即智力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那个东西,它包括知识、算术、领悟、图片排列、图形拼凑等等。  智力测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用问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