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伦理学第六次讨论会将在上海召开

来源 :道德与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xx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最近获悉,中国伦理学会暨上海市伦理学会共同举办第六次全国伦理学讨论会,将于1992年11月上旬在上海市召开,会期五天。 讨论会的主要议题,中心是学习和落实党的十四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会议的论文和发言,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的有关实际,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作用和意义,分析它的
其他文献
<正> 1991年7月3日—5日,天津市伦理学会与第二塑料厂联合举办伦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暨天津市伦理学会成立十周年理论讨论会。市政协副主席、市伦理学会名誉会长肖元同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杜立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会上二塑厂长李燕生同志作了题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专题报告,厂党委书记王新明同志作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体会。他们的报告和发言受到与会同志的欢迎。市伦理学会副会长金刚同志就“商品
<正> 今年10月,是《道德与文明》创刊的10周年。 1980年6月,从中国伦理学会成立起,即开始酝酿筹建伦理学专业理论刊物,以适应伦理学教学研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迅速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和指引下,经过全国伦理学界同志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中国伦理学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的直接领导下,《道德与文明》于10年前问世了。她初名《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2年10月试刊1期,
<正> 《道德与文明》创刊十周年了。她诞生和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在新时期,要解放思想,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伟大历史使命,特别是向思想理论战线提出了紧迫的战斗任务。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伦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从总的方面看,我国伦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成绩。特别是对伦理学
<正> 《道德与文明》创刊十年来,在配合、推动伦理学和思想品德教学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她是伦理学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蒙师、指南和信息资料库。 众所周知,建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起步较晚。严格地说,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和课程,是从1980年起才正式在全国部分高校逐步开设的。1979年,当国家教委决
<正> 近十年来,我一直在高校教伦理学,因而与青年学生有较多接触,对《道德与文明》在青年学生中的广泛影响和积极作用有所了解,该杂志堪称是
<正> 《道德与文阴》创刊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年间,我们从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一步步地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进程中,我们经历了建国以来道德生活中的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繁荣,
<正> 《道德与文明》杂志创办十周年了,她一直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开辟了伦理学基本理论研究、社会公德、家庭道德、道德教育、道德论坛、中外伦理思想史、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以及科技伦理学、艺术伦理学、军事伦理学、生态环境伦理学、宗教伦理学等多种专栏,为广大群众和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古今中外伦理道德的丰富思想资料,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新时期道德生活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伦
<正> 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市民评选活动,并使文明市民评选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最近,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印发了《深圳市文明市民评选和奖励办法》,要求全市市属和驻深各处以上单位遵照执行。 《办法》共分六章十七条,对文明市民的性质、文明市民的标准、文明市民的评选程序及命名、文明市民的奖惩和文明市民的管理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其价值观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过去十余年中,人们对大学生价值观已作了大量研究,积累了许多资料。但以往的研究较为分散,远没有达到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较为完整和科
<正> 道德秩序理论模型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著名人类学家劳尔·纳罗在其《道德秩序—人类境况导论》(塞奇出版物公司1983年英文版)一书中提出的,架构了道德关系强度的因果联系的、具有社会治疗性的总的理论。 道德秩序理论模型主要包括12个影响道德关系强度的原因和10个道德关系弱化的后果。 原因1:人们与其社会联系较弱时,道德关系较弱。道德关系体的规模及人们与它的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对道德关系强度有直接影响。有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