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问答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3日,在胡锦涛主席和巴切莱特总统见证下,中国与智利双方正式签署了《中智自贸协定关于服务贸易的补充协定》(即中智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不久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国与智利签署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中智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时间开始实施?
  答:《协定》主要包括正文的22个条款和两个附件。正文按内容可分为定义和范围、义务和纪律、具体承诺和机构条款等4大部分。两个附件分别为商务人员临时入境和双方服务开放具体承诺表。
  根据协定,我国的计算机、管理咨询、采矿、环境、体育、空运等23个部门和分部门,以及智利的法律、建筑设计、工程、计算机、研发、房地产、广告、管理咨询、采矿、制造业、租赁、分销、教育、环境、旅游、体育、空运等37个部门和分部门将在各自WTO承诺基础上向对方进一步开放。
  双方同意,在各自完成国内批准程序后,争取自200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协定。
  
  问:协定为什么要对商务人员临时入境作出规定?
  答:协定专门设立了关于商务人员临时入境的附件,并应中方要求在自贸区框架下成立商务人员临时入境工作组。今后,双方将就商务人员签证便利化和签证程序简化等问题进行定期磋商。这个工作组将为双方商务人员往来的签证问题建立稳定的联系和沟通机制,为双方与贸易、投资活动相关的商务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问:中智未来是否将开展自贸区投资谈判?
  答:双方一直就投资问题保持着沟通和接触,两国投资主管部门已就各自投资管理体制、政策和开放现状作了交流。根据双方在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中达成的共识,两国将适时启动自贸区投资谈判。
  
  问:中智签署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会给双方带来哪些影响?
  答:中智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将有助于两国进一步相互开放服务市场,增进优势互补,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创造商业机会,降低交易成本,为两国企业和人民带来更多福利;也将有助于推动两国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此外,服务贸易协定的签署将为两国发展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供新契机,对我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智自贸区服务贸易协定是一项互惠互利的服务贸易安排,强调的是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根据协定,中国的计算机、管理咨询、采矿、环境、体育、空运等23个部门,以及智利的法律、建筑设计、工程、计算机、研发、房地产、广告、管理咨询、采矿、制造业、租赁、分销、教育、环境、旅游、体育、空运等37个部门将向对方进一步开放。该协定的签署对我国大多数服务企业来讲,是一个进一步拓展智利,乃至拉美服务市场的大好机遇。当然,对于空运、体育、探矿、采矿、管理咨询等在我国WTO承诺基础上进一步对智利开放的有关企业来说,在未来可能也会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但是,外国服务企业在带来竞争的同时,也会引进更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相信我们的服务企业,一定能够抓住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激烈竞争中,不但能够生存,而且可以在更大、更开放的市场中取得更快的发展。
  
  问:中智自贸协定已经实施一年半,请评估一下协定实施以来对双边贸易带来哪些影响?
  答:中智自贸协定在货物贸易开放方面设定了较高的标准,是一个高质量的协定。协定实施以来,中智双边贸易一路走高,经济合作持续深化,企业联系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日渐受益,政治关系日益密切,两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2007年两国贸易额达147亿美元,增长率从实施前的20%提高到了目前的65%,双方提前实现了贸易额突破“百亿”美元的目标。其中,我国自智进口103亿美元,出口44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9%和42%。2007,我国高科技产品和机电产品对智出口比重大幅上升。其中,我国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出口5.2亿美元,增长72%;电器及电子产品6.4亿美元,增长61%;另外,我国从智利进口的铜及铜制品、木材、鱼粉、葡萄酒及其他初级加工品连创新高。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广东再闯关”论坛6月18日下午在广州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作了主题演讲,并和广东著名企业家、学者一起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在此之前,吴敬琏曾在深圳、佛山等市及顺德美的、广州本田等企业举行调研。有“吴市场”之称的吴敬琏6月中旬在广东刮起了“吴旋风”。针对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的困境,吴敬琏强调,必须通过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驱
休闲作为一种人文追求,是一种生命状态,与金钱、物质乃至经济本没有必然联系,但是,随着经济与理论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界把休闲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看待,“就休闲的现代形式、范围、内容来说,它是大工业社会的产物”。当休闲成为大众化的、具有规模性和巨大商业价值的消费需求的时候,休闲的供给也就逐渐产业化。  休闲经济目前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专家和学者们的瞩目,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经济
“转型初”忧喜参半    几月前,第100届广交会上刚刚宣布更名之初,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外贸企业,问到是否了解国家外贸政策调整以及广交会转型事宜时,企业的反应是“我们一直做出口,目前不太清楚进口这方面的事情。”  虽然纷纷作答“不太清楚”,但企业无一例外表示了对政策调整后可能会出现海外参展商和国内参展商争夺广交会资源的担忧。对多数中小外贸企业而言,进口是全新的课题还有待长时间摸索,而在广交会上获得
CEPA协议签订后,各项条款逐步落实,港澳与内地的服务业合作方兴未艾。“港澳自由行”开通后,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到港澳旅游与消费。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澳门作为博彩中心,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种种事实表明,香港、澳门不会被边缘化,还有不少优势等待我们去挖掘出来,还会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区域服务中心与高新服务业的特征    香港早已是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商旅
除了新兴市场国家之外,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都无一例外地承受着次贷危机所造成的灼痛与损伤步入到了2008年,加之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人们已经很少听到国际社会对2008年经济发
REAcH法规:迄今为止最严格的技术壁垒    当前,出口企业面临的不只是产品和市场结构单一的问题。在金融海啸的)中击下,企业正在挖空心思寻求突围的新路径,这时偏偏又迎来了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密集期。根据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案》(简称REACH法规)的规定,拟出口到欧盟境内的企业,必须于2008年6月1日起至12月1日期间进行REACH预注册,并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未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