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干部教育培训课堂新表达的 路径选择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_ie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时代特色的中国风格,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沃土。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文化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亦推动着干部培训政德教育的开展。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干部教育培训课堂的重要性,剖析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干部教育培训课堂的对策,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在干部教育培训课堂的新表达。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干部教育培训 新表达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世代相传、博大精深和极具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其中优秀的部分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教育、道德思想和治国理政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永恒延续的精神财富。
  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进了我们民族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的逐步完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长久伫立的软实力的体现。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持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十八大报告的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到此次大会提出的四个自信,文化自信跃然纸上。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自信正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全社会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可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最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文化资源。从古到今,政民关系经历了统治到管理,再到现在的治理,治理区别于管理,因为实现了多方协同共治的概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亲历了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也给我们研究历史创造了条件和契机,更让我们从当前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治国理政方略。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干部教育培训课堂的重要性
  (一)政策需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对于领导干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进干部教育培训课堂也进行了多次指示。2017年初,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納入继续教育的范围。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政府公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平台和学习治国理政新方略的重要途径,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九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也进入了新时代。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贯通古今、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更能够让我们在新时代汲取前人留下的可借鉴的思维方式和丰富经验,以处理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面临的环境保护、高质量教育等问题。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引入干部教育培训课堂的路径选择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征和2015年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将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引入干部教育培训课堂需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文化教育授课目标,针对不同班次,精准制订教学计划。例如主体班次中的进修班应以文化素养的提高为教学目标;青年干部班应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并结合青年工作实际效果制订教学目标;公务员初任班应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作为培训目标;在专题班次应更多地结合地域文化优势制订培训计划。
  (二)着力培养文化教学课程团队,以“团队+项目”的模式打造文化课程教学团队,适当吸纳英语教学和中外文化比较好的教师进入团队中,贯通中西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发出新时代声音。
  (三)围绕“教学、科研、咨询”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以教学为核心,开放、创新课程模式,并结合文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团队+项目”模式中的项目建设,形成咨询成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表达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赵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评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5).
  [2]何爱霞,王晨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取向下的干部教育培训[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03).
  [3]孟庆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取向下的干部教育培训[J].现代教育管理,2017(08).
  (作者简介:章燕,女,硕士,辽宁行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摘要:深度报道在电视新闻中体现着报道内容的深度,是新闻灵魂深度的体现形式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观众对更多新闻信息获取的需求,更能够达到打动观众的效果。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新闻媒体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以及观众新闻认知水平的极大提高,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不断思考如何增强深度报道的力度。而作为深度报道前提与基础的调查性采访,在构建新闻报道的深度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调查性采访是深度报道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传播形式越来越丰富,网络节目种类不断丰富起来,给电视节目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网络节目迅速发展的形势下,观众可选择的内容越来越多。这些因素都为电视节目不断变革、不断创新节目形式提供了动力。我们能看到很多电视节目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于冲击与挑战中不断调整自己。笔者就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讲啦》这一节目为例,分析这档节目中体现出来的创新形式以及节目本身突
摘要:作为一种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的文化内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强化音乐教育在中职院校的教学地位,巩固学生的音乐学习感受,本文通过对音乐课堂微课设计及运用的内容展开探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员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音乐课堂 微课设计 运用思考 探究  在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上,由于其具备感染力较强的音效,生动直观的图像,以及启发性较强的视频片段,在课堂上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反响。随着教学
摘要:音乐作为当前教学环境下最具情感的艺术,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纳入新型的教学课程,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音乐课堂的审美情趣方面,根据当代的音乐形式和潮流元素,让学生感受其他艺术所无法替代的文艺气息,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课堂的独特魅力和听觉感受,全方位提高音乐素养。本文主要从流行音乐元素的角度出发,对高校的音乐教育做一些实际的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流行音乐 高校 课堂 教学改革  音乐能够陶冶学生
摘要:道德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而人们的生活过程也是提升道德学习的重要过程。教师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应以学生实际生活作为教学内容的依据,并选取相应的生活题材,以便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本文针对小学品德教学中如何应用生活素材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生活素材 小学品德 教学  在小学阶段开展品德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高尚的品格,还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结合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拓展训练作为一项新兴的挑战型运动项目,成为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增添活力。  关键词:高校 拓展训练 教学方法  拓展训练(Outward Bound)是由德国教育家库尔特·汉恩(Kurt Hahn)提出
摘要: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著名导演张艺谋为电影观众献上了一部充满诗意的唯美主义浪漫电影——《我的父亲母亲》。通过这部影片,我们感受到了那个纯真年代爱情的纯粹与朴实。我们不禁赞叹,简单的爱情是这样美好。或许现代人,又或许是一些年轻人,对爱情的看法以及认识发生了一些改变。可即使是这样,还是会有很多人被那纯洁的爱恋所感动,也会对自己内心那份关于爱情的期许存在一些执著。张艺谋导演用这部影片,在缅怀其父辈纯真
摘要:探索“互联网+”模式下对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及推广路径,是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研究,通过“互联网+民族文化艺术”三种创新模式的研究,实现民族文化艺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从而实现扶持民族地区脱贫的愿景。  关键词:“互联网+” 民族文化艺术 传播 推广路径 扶贫脱贫  一、民族文化艺术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独特的历史由来、风土人情
目的观察比较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 rMSCs)和新鲜骨髓细胞静脉移植入大脑中动脉栓塞的大鼠后在脑内存活、迁移及分化情况,以及对病灶组织结构和神经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传统媒体从业者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变革新闻内容生产。传统媒体应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与探究,从宏观方面对新闻报道渠道进行拓展,在微观层面对所报道的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挖掘。面对时代变迁,清楚地认识与把握新媒体的变化趋势与发展特点,才能充分地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去创新传播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的目标。传播方式可以被复制,但是优质内容不会被淹没,这也将使得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