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2010第十二届中华肝胆胰脾外科专业学术论坛学术纪要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yd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二届"中华肝胆胰脾外科专业学术论坛"于2010年4月16-19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该论坛是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主办的例行的专业学术交流活动.它以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为宗旨,既介绍专业学术新观点、新进展、新技术,又重视普及临床工作的成熟经验,是生动、活泼的医学继续教育课程。

其他文献
自从1991年Reich等[1]首次进行腹腔镜肝脏浅表良性肿瘤局部切除术以来,由于肝脏解剖的复杂性、断肝器械及经验不足等因素的限制,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尤其是完全腹腔镜下的肝段(叶)切除目前仍被认为是一项难度高、风险大的复杂手术.相对于其他的部位,左肝在解剖学上具有容易控制入肝血流与出肝血流的特点,具有易行腹腔镜下肝切除的优势.我们于2005年5月
期刊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仍然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但转移和复发是影响肝癌治愈率的最主要障碍。
期刊
目的 构建携带p53基因新型增殖性腺病毒CNHK600-p53,研究其对肝癌细胞株抑制效应是否优于Ad-p53.方法 PCR扩增p53基因,利用酶切连接方法 将其插入CNHK600载体,PCR鉴定.经293细胞包装成病毒,抽提病毒DNA,PCR鉴定.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病毒,TCID50 方法 测病毒滴度.病毒增殖实验检测病毒在不同细胞增殖能力.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thiazolyl
近年来胰头癌的外科治疗进步显著,表现在手术切除率较前有了显著提高,围手术期病死率及各种合并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对涉及治疗理念如手术适应证、切除范围、外科治疗的局限性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诸方面,认识上更趋理性.但由于中远期生存率无显著改善,在不断尝试多种辅助手段治疗效果的同时,亦不断有热点问题出现,特别是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面临对既往经验性的结论予以重新评价的必要性,特别是需要设计开展符合循证原则
期刊
作者在完成500余例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取得成熟经验的基础上~([1]),于2008年4月至8月,尝试施行一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孔法LC),22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取得了初步的临床经验。
期刊
目的 探讨肝段(叶)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加联合抗反流装置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肝内胆管结石病人230例,其中行肝段(叶)切除联合胆肠Roux-en-Y吻合附加抗反流装置病例103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28例;肝门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4例;肝总管切开取石、T形管引流术25例.随访时间8~18年.观察手术后近期胸腔积液、切口感染、胆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肝血流阻断时间~([1]),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氧自由基的产生是最主要的损伤因素.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的氧自由基清除剂。
期刊
现阶段,我国肝癌治疗相关领域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医生专业范畴和知识面越来越窄.鉴于仅从自身专业视角思考和决策肝癌治疗的倾向愈发明显,学科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协作已成为影响肝癌疗效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原因,肝癌的系统观将可能为进一步提升长期停滞不前的肝癌疗效提供有益帮助.本文从医学本质、临床治疗变迁、肝脏解剖和功能特点、多中心发生规律、病理学、肿瘤免疫学和生物学七个方面阐述肝癌治疗决策中应有的系统观,旨在为
壶腹周围憩室(periampullary diverticula,PAD)又叫乳头周围憩室.它是指以瓦特壶腹为中心,半径2~3 cm范围内的十二指肠憩室,包括含有瓦特壶腹本身或胆总管壁内部分的外腔黏膜的突起部分.根据憩室的位置可分为近壶腹憩室(juxtapapillary diverticula,JPD)和憩室内乳头(intradiverticular papilla,IDP)。
期刊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目前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由于手术范围广,创伤大,并发症多,其病死率较高[1].尤其对老年病人,更是严峻的挑战.苏州大学医学部第三临床医院从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共施行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8例,其中33例超过70岁,最年长者达85岁,体会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