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金融高峰论坛观点摘录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lesl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蒙古分行行长田丰:
  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认识。银行与企业之间要找到对话语境,同时银行的信息化水平要不断提升。金融回归实体经济要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应鼓励建立试验示范区,同时在产品、价格、渠道方面也应采取适当创新。
  玲珑轮胎董事长王锋:
  部分银行业务审批流程复杂、重复,且细分产品过多,使得部分实体企业授信额度不足,无形中造成了企业额外的成本和费用,也造成了双方合作的困惑和困难。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既要做到锦上添花,又要做到雪中送炭,为我国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由制造大国转向智造强国共同贡献力量。
  中国平安金融壹账通副总经理兼首席创新官邱寒:
  传统金融机构回归实体经济有两大痛点,一是如何聚焦客群和场景,二是如何提高效率。为解决这些痛点,金融机构首先应回归本源,把握“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润滑剂”这一本质,体会并服务好客户需求;其次,应善用科技,在新金融业态下,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做好服务。
  同盾科技首席产品官邱维芸:
  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正从以质押、抵押资产为基础的风险评估向以信用建设为主的风控评估转移。
  当前,评价风险的最关键要素在于,一要以信用数据为基础,二要在对所有数据进行有效搜集、整合、清洗的基础上进行科技的运作。当前,要让金融真正服务实体,就要以科技来推动精细化运作,有效分配金融资源。
  蚂蚁金服副总裁徐浩:
  当前,互联网金融風险主要表现在技术风险、服务风险、客户风险、隐私安全风险四方面。对此,首先应认识到,科技不改变金融的本质,很好地甄别风险以及保护消费者是永恒的立身之本,科技金融尤其如此;其次,科技不仅带来服务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也应成为甄别风险、保护消费者的关键。
  宜信公司创始人兼CEO 唐宁:
  未来,监管与业界应在三方面形成“共赢共建”的新格局:第一,建立征信体系,形成信用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第二,建立健全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机制,兼顾个人信息保护的便利性与安全性;第三,开展行之有效的投资者教育。
  拍拍贷总裁胡宏辉: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创新是市场需求使然,但并非所有需求都合理、合法、合规,企业应不忘初心,找准正确的创新方向。科技的加入让金融发展得更快,也带来了更多风险,监管应及时跟上。当前强监管的“强”是相对的,对不规范的市场来说,目前的监管强度是恰当的。
  e签宝CEO 金宏洲:
  金融的创新应时刻关注市场的实际需求、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及风险的防范控制。未来,芯片级的安全证书、区块链技术或将成为身份识别乃至信用领域的重要突破点。
  光大云付副董事长兼总裁夏令武:
  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对金融业的运作方式、发展理念产生了深刻的推动,未来仍会不断深化。强监管是金融业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的创新,金融风险管理理应成为一种常态和客观需要。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执行主任刘澄清:
  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相辅相成,不能只做到“普惠”,还应实现商业可持续性。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要把握客户保护原则,设计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提供透明的报价和合理的隐私保护。
  中国投资协会常务理事黄卫东:
  为更好地发展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应推动发展广义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围绕供应链的建立、重组、提升来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同时应着力解决信息孤岛以及分析模型、方式的问题,充分发挥“数字”的作用。
  廊坊银行董事长邵丽萍:
  普惠金融的目标在于,能够实现金融服务的均衡性、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产品的可获得性,而“数字”作为实现手段之一,能够协助金融机构获客并降低风险成本和运营成本,使其真正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凡普金科副总裁白柏:
  数字普惠金融为普惠金融插上了翅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将有助于普惠金融走得更加长远、可持续。
  在提供服务普惠金融方面,作为企业,应在信用的获取、存储、消费等环节做到合理合规合法,同时监管应在数据的融通、共享、征信、反欺诈等方面给予企业更多协助。
  捷信金融副总裁郭肖蕊:
  金融是现代社会能够活跃起来的最基本细胞,普惠金融的本质是金融,特色是普惠,但由于获客成本高、风险难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企业,应该为需要普惠金融的人群定制合适的贷款产品,并平实、明白地向其讲解自己拥有的权利义务,让普惠金融落地生根。
  恒丰银行研究院执行院长董希淼:
  对当前各类层出不穷的金融科技公司及产品,应至少有三点要求。第一,要有合理的规划,要量力而行;第二,要有牌照和资质;第三,监管要实行综合监管、穿透式监管。
  其中,综合监管对监管部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集团化的金融公司,可通过监管科技实施综合监管,让金融科技来助力坚守风险底线、法律底线与道德底线,避免“打擦边球”现象。
  中关村银行副行长暴冰:
  金融和科技本质上都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二者是相辅相成,而非你进我退的关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大商业银行均积极运用科技为自身赋能,探索精准化、轻型化、智能化的转型之路。建议金融科技持牌经营,让从事金融科技成为有门槛的业态,在此基础上促进协同监管和交叉监管相结合。
  易宝支付战略副总裁廖睿:
  互联网能够帮助传统产业进行升级,因此“支付+产业”,“支付+金融”模式能够为产业、金融提供更深入的服务;与银行的深度合作,不仅能够抵抗区块链技术对现有支付清算系统的冲击,也能实现对风险的有序控制。同时,科技公司应回归其本位,不应随波追流,不应将自身定位于要构建万能生态圈的目标,而应精耕细作,服务产业和生态。
  工信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健:
  从技术角度来看,区块链将有益于解决数据无主问题和数据孤岛问题,提升实时穿透性监管能力,为综合监管和交叉监管提供非常好的技术赋能,与此同时,对区块链的数据管理和监管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资邦金服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政策官唐岫立:
  新金融机构可立足金融服务、金融科技、金融平台三大方向,助力小微企业“双创”、“三农”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致力于实现金融与实体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其他文献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近日在乌镇召开。从2014年开办至今,大会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对话交流的重要窗口,尤其是第二届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互联网治理与网络发展凝聚共识的重要基础。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逻辑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不断突破人类认知和想象空间,不断在经济、社会、政治等各行各业掀起深刻的变革,改变个人习惯、改造经
期刊
首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  作为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进口博览会不仅是用实际行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大举措,也是今年四大主场外交的“压轴戏”。国际贸易发展史上一大创举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源于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的倡议,不仅是产品的展览会,也是中国扩开放、促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高规格设立、高质量举办的进口博
期刊
金融科技不是法外之地,所有参与者都须依法和依照监管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可心存侥幸。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要求“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因此,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各行各业应自觉遵循和全面落实的行动纲领和发展方略。  对于金融业而言,更是如此。  回顾历史
期刊
普惠金融要立足于解决小微企业、农户、贫困人口等群体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应对好当前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末,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近年来,银监会和银行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为目标,以缓解小微企业、三农、扶贫等领域融资难、融资贵为重点,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实践。基础
期刊
“三农”领域增量贷款已连续两年下降,且不良率增速高于其他领域。农业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融资问题仍是制约“三农”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农”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根基。2004年至2016年连续十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此为主题,既彰显了农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也反映了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解决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已成为必须破解的难题。  农业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最为薄弱的一个
期刊
当务之急是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均衡共享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和财产差距,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再分配对居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调节效率着力提高普通老百姓实际收入水平。  过去5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包括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也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
期刊
智慧交通建设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法治建设保障。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两国企业签署合作项目34个,金额达2535亿美元,商业合作成果丰硕。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两大经济体的经贸合作推动下,智能交通领域显然也出现了新的突破机会。  特朗普抵达北京当天,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福田汽车集团总经理巩月琼与美国迪捷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aul Doherty签署《智慧城市交通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会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支持和促进全球跨国投资发展。  虽然内生动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支撑,但是利用外资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仍然至关重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提出: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期刊
市有信则立,市无信则废。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形成便利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月16日下午由《财经国家周刊》和嘹望智库共同举办的“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研讨会在新华社举行。  12月16日下午,由《财经国家周刊》和瞭望智库共同举办的“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
期刊
未来五到十年,这些新兴科技将影响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  汽车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类未来的生活?当地时问2017年5月19日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总部位于斯洛伐克的AeroMobil公司展示飞行汽车。  有种说法是,你初次拥有的智能机器人,很可能就是汽车,你会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它。  还有人认为,汽车终会成为人的移动生活空间,人们会像依赖智能手机一样依赖汽车。  当然,还有诸如“飞行汽车”、“三栖汽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