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体酪氨酸激酶在骨肉瘤和尤文肉瘤中的作用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wd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肉瘤和尤文肉瘤是最常见的两种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包括各种细胞生长因子和原癌基因产物在内的受体酪氨酸激酶类(RTK)是一种高亲和力的细胞表面受体,对于正常细胞发挥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研究已证明,异常的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通路有助于骨肉瘤和尤文肉瘤的发生和发展,包括肿瘤细胞的生存、增殖、侵袭和转移。针对受体酪氨酸激酶的靶向治疗是骨肉瘤和尤文肉瘤患者的前景性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并与肿瘤转移复发密切相关。高凝状态形成机制与肿瘤、肿瘤相关治疗、合并症等相关。诊断指标主要有血小板、凝血与纤溶、P-选择素和溶酶体蛋白、血液流变学等。肿瘤高危血栓患者应使用低分子肝素,卧床肿瘤患者及肿瘤相关手术应预防血栓栓塞,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应用溶栓,伴有高凝状态的肿瘤患者应予化疗联合抗凝治疗。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与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同机装置(SPECT/CT)全身骨显像在肺腺癌或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诊断骨转移的临床价值及影像特点。方法82例肺原发腺癌或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行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SPECT/CT全身骨显像,术前1周内对部分骨显像阳性病灶行MRI检查。采用χ2检验分析骨转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82例肺癌患者中腺癌38例,鳞状细胞癌44例,发现骨转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鼠及细胞株中茶多酚对结直肠癌的防治作用。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录的相关资料。查找含有使用茶多酚的结直肠癌动物模型及细胞模型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6月1日,同时手动检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由传统的化疗转向以基因分型为指导的分子靶向治疗。其中应用较多的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类药物。然而EGFR-TKI的耐药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机制主要有EGFR基因二次突变,c-MET、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靶基因的扩增,组织表型的改变,旁路途径的激活,p53基因的缺失,细胞信号通路负反馈的减弱以及多
长非编码RNA(lnc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迁移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在许多肿瘤细胞发生耐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体内外实验表明,lncRNA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分子作用机制来调控肿瘤细胞发生耐药,并且阻断相关靶点后可以逆转这种耐药性。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并发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收治的102例近端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残胃食管吻合(近端胃切除组);52例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全胃切除组)。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营养指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比较,近端胃切除组与全胃切除组发生率分别为38.0%和19.
目的探讨血清DKK1(Dickkopf-1)和P53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26例ESCC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血清DKK1和P53自身抗体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诊断效能。结果血清DKK1水平和P53自身抗体在ESCC患者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673.09±343.82)pg/ml∶(362.05±14
循环肿瘤细胞(CTC)为存在于肿瘤患者外周血的一类特殊细胞,目前CTC检测已应用于胃癌患者生存期预测、术后复发的检测及个体化治疗指导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TC将为胃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帮助。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放疗与根治术效果相当,并且较根治术有着更少的不良反应和更好的美容效果。由于个体差异及肿瘤的内在复杂性,为获得最优疗效,制定结合放疗、化疗、内分泌及靶向治疗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是早期乳癌保乳术后治疗的必然趋势。
目的观察南美响尾蛇神经毒素(crotoxin)诱导人大细胞肺癌NCI-H661细胞的凋亡,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四唑盐还原法(CCK-8)检测crotoxin对NCI-H66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应用细胞集落平板克隆实验观察crotoxin对NCI-H661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实验分4组:阴性对照组、crotoxin组(60 μg/ml crotoxin作用24 h)、crotoxin+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