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念视角下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意识培养体现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导向,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以大观念为引领,进行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有益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研究的提出
  落实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需要 文化意识体现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导向,是学科立德树人的落脚点。文化意识的培养不能是碎片化、随机、零散的,应在大观念的引领下进行系统设计,详细规划。即在大观念框架下的单元主题设计中,教师有意识地筛选学习资源,设计出有益于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在获得文化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感受优秀中外文化的精神内涵,理解和欣赏所学内容的语言美和意蕴美,进而还能形成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获得能用简单的英语描述中外文化现象的能力。
  践行育人目标,将尊重理念落地生根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是尊重,即尊重人人、尊重环境、尊重文化、尊重规律。在尊重理念的基础上,我校还提出了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北京情、中国心的世界人。育人目标蕴含三层含义:首先,热爱自己的家乡——北京,理解并认同北京的人文积淀;其次,以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理解与尊崇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的价值体系,即坚持走文化自信道路;最后,不但能立足中国,还能面向世界,能欣赏并接纳世界的优秀文化,具备国际视野。
  大观念下的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及途径
  什么是大观念 从学科本质看,大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的核心知识、思想和价值;从课程内容看,大观念是联结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架构;从过程与方法看,大观念是统摄教与学过程的原则和方法。大观念的提出,解决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纲领性统领、内容碎片化、过程表面化等问题,并提出了重要思路和方案。
  大观念与文化意识培养的融合 基于我校的育人目标,学生文化意识培养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环境文化、课程文化和活动文化。其中英语课程文化从钻研教材、深挖文化知识内涵和适时拓展、拓宽文化学习广度两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研究过程
  英语环境文化:以人文情境育人文情怀 环境熏陶是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方面。在我校总体育人目标的观念下,参与我校校本课程《校园文化英文讲解》的学生,为来校参观的外宾们讲解校园文化。教学楼“京味楼”的各个楼层从老北京的建筑,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展示了北京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既能在浓浓的京味文化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并能够用所学语言传播中国文化,从而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英语课程文化:?依托教材体现育人价值 一是基于大觀念,加大文化渗入的深度。依托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师需要有对教材蕴含的语言信息进行深度解读的自觉,文化知识的渗透应从深度剖析文本的文化内涵入手,挖掘其在语言教学和人文教育上的价值。教师还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的文化元素,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敏感度和自觉性,通过多种形式把相应的文化知识渗透在教学设计中,逐步形成积极的文化价值取向。二是适时拓展,拓宽文化学习广度。《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实施建议提出: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扩展教学内容,增加属于相同主题且水平相当的阅读篇目。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学生打开通向世界多元文化的窗口。但拓展的学习内容不是教师随意安排的,而是在单元分析和学情调研的基础上,补充符合大观念下缺失的部分。
  英语活动文化:?知行合一提升人文修养 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补充。在知行合一提升文化素养这一小观念的引导下,我校除开展如阅读英文报刊、举办英文戏剧表演比赛等常规性英语活动外,还开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研究活动课程。如“我爱北京之中轴线”系列课程,采取英文微课学习、实践探究等多种学习实践形式相结合,引导学生体会老北京文化的深厚底蕴,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家乡北京的热爱,增进他们的北京情怀和传播北京文化的意识。
  实践成果及意义
  积累了文化知识 大观念有助于学生探究学科关键知识,转化能力,形成素养。学生在英语课内外文化氛围中,学习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学生通过多元解析,参与多样化的活动,在意义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取了文化信息,积累了足够的中外文化知识,奠定了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加深了文化理解 大观念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校的英语环境文化、英语课程文化和英语活动文化等全方位的文化氛围的熏陶、浸润下,通过依托教材、加大文化学习的深度、适时拓展、增加文化学习的广度,优化方式、提高文化学习的效度等,加深了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促进了语言能力、人文素养、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
  初步具有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大观念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学生在英语课堂及学校搭建的各种体验、实践语言的平台中,不断与同伴、外国友人进行交流,传递着不同文化的信息,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初步形成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
其他文献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促使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正在发生巨大变革。通过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对学生展开劳动教育,能够促使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典名著阅读和微写作的对接契合“传承中华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的课程目标.以《论语》为例,学生通过对经典文句的“字字落实”,领会文意,从而领会
期刊
【摘要】革命传统类课文是革命文化教育落地的重要载体,但此类课文时代背景特殊,脱离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与认知,教学时须借助教材内外资料。本文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资料“助”的原则,守住“学”的本质,通过课前自主搜集资料,课中补充关键资料,课末综合运用资料,实现“资料助学”之引学、化难、突围三级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感知人物形象,体会思想情感,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革命
高中地理科目是高中必修科目,作为一门具有深刻学问的科目,地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世界各国的景色。高中地理学科是高考的考试科目,学生只有对其知识点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对题目进行准确、快速的解答,这体现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重要性。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走进地理、认识地理。地理学科具有来源于生活的特点,因此,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将生活中的知识渗透到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积
丰富的木玩材料为开展木玩游戏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木玩游戏材料的组织上应遵循由浅到深、难度递增,由一到多、种类拓展,由高到低、结构弱化,由收到放、自主提升,由分到合、价值创生等原则,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对木玩游戏的评价应明确凭什么、关注谁来评,对幼儿和教师进行合理评价。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将音乐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
期刊
编者按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制定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文件指出,将革命传统全面融入课程教材,对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進行顶层设计,是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  本期
新时代背景下,“美好生活”的提出不仅表达了人民对当下生活的新要求,也寄托了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新期待,更体现了党和国家奋斗的新目标。高校是培养人和引导人的主要阵地,大学生思政建设更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探索美好生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路径,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加强当代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认同意识,才能更好地在高校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精神。
互联网时代,“微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应运而生,它利用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对学生进行“短小平快”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传统思政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灵活便捷、内容新颖、形式活泼、交互性强。但与此同时,“微思政”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对高校的平台建设和师资队伍提出了挑战,想要补齐短板,充分发挥“微思政”“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的特色优势,应当在搭建完善平台、打造专业团队、创新优化内容三方面做好工作。
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一向比较注重的是口语表达,很多孩子说得挺溜,但一旦落到笔头,语句不通顺、意思不清楚、前后不连贯、错别字连篇、标点不会用的情况就出现了.特别是到了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