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探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zhou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教师教学的重要部分。语文教材中阅读教学占有比例较大,初中语文亦是如此,这就给教师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机遇。本文以阅读教学为基础,以创新思维为指导,探讨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发散学生的智慧成为教师主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对阅读教学做出优化调整,逐步渗透创新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做出努力。
  一、思维创新第一步——重视灵感
  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可贵的是直觉,我相信灵感和直觉”。灵感在创新思维训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它具有敏锐性,是一种敏锐的、快速抓住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教学,以巧妙地点拨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假设,为学生灵感的产生创造条件。
  二、思维创新第二步——敢于质疑
  前有孔子云“学起于思,源于疑”,后有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正所谓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思维的起点,有疑才有思,经过思考才能解决疑问。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而质疑精神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是消除多数学生盲目随从、随波逐流的良药,是帮助学生解放思想、发散思维的好帮手。因此,教师要善于教材中的创新教育素材,创设情境,鼓励、引导、啟发学生主动质疑、敢于质疑、多去质疑,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巧妙设疑,以此为阅读教学的主线,趁机诱导,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解决遇到的问题,保证整个教学不断向前发展。比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笔者借助标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孔乙己姓什么?名什么?其原名就是这样的吗?”简单的几个问题便瞬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便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开动脑筋去寻求答案了。教师设置疑问多了,学生就会在不自觉中进行模仿,自己去主动质疑,从而获得质疑能力。
  三、思维创新第三步——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要求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更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思维训练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意见或想法,思维进行发散思考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反应,灵敏的思索教师所设的问题,并能从多维度出发,展开想象,去主动探究疑问。笔者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常常使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这样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集思广益,从多角度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非常有帮助。比如,在教学《马说》一课时,有的学生认为千里马的命运掌握在伯乐的手中,只有被伯乐发现,它的价值才会得以体现;而有的学生认为只要是千里马,即使不被伯乐发现,它的才能亦不会被抹杀,是金子总会发光,千里马也是如此。教学《孔乙己》一课时,学生有的学生认为孔乙己就是封建文化教育下的牺牲品,他的悲剧除了社会问题以外还有他自身的原因,他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而有的学生认为,孔乙己是个苦命的人,他周围的人对其冷漠无情的态度让人寒心,这就启发了人们要与人友好相处,多给予别人一些理解和关爱。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思维得到发散,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创新思维能力便在不觉中得以提升。
  四、思维创新第四步——逆向思维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需要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入手。逆向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能够从完全相反的、对立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能力去处理问题,反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信息,打破常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学生知道该课的主题是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虽然科举制度有种种弊端,但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讲,科举制度打破了封建贵族世袭垄断,给平民知识分子提供了投入政治舞台的机会,为封建社会选拔了许多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思考,若历史上没有科举制度,那么,当时的社会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通过这样的问题,便能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事物两重性的逆向思维训练中来。《孟子二章》中告诫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逆境能够成就人才的道理。但是可以反过来想,顺境难道就不能成才吗?非也!只要借助顺境等有利条件,人们可以少走弯路,坚持下去就会成功。这就告诫学生要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
  总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以及教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这也符合当今时代的潮流,可以让学生有能力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做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桂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8(06).
  [2]杨绍军.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训练[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9).
  [3]冯海红.标新立异,激活思维多元因子冥冥初中语文课堂学生多向思维训练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11).
其他文献
慢性炎症可导致动脉硬化,目前已经很清楚免疫细胞参与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病机制.白细胞的积聚和募集与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关,斑块的破裂可导致血栓、心梗或中风,最终导致死亡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行业的技术和设备都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提高,得到了更高水平的发展效果。在经济水平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于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就变得十分重要。同时,由于大学生群体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群的特殊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创新也就谋求更高效的进行。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带来了多元交汇,新型城镇化促进了城乡融合,互联网普及释放了个性自由,使作为传统文化、主流文化阵地的县级文化馆的功能和地位面对新的考验和挑战,是固守既有模式、一成不变,还是顺势而为,与时共进,亦或在传统性和开放性之间选择融合发展的途径,值得业内认真研究、思考。  近期,中央发布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了“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人民
期刊
数年前人们提出“氯吡格雷无反应”的现象,本文就近几年不断累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目的: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在人外周血T细胞的表达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人外周血T细胞为实验模型,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RT-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
素质教育的改革背景下,特殊学校的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对于这些特殊学生不能仅仅是教会他们学会和人沟通以及学会一门生存的技能而已,对特殊学生进行启智同样重要,他们
贺兰县习岗乡经济桥村1984年种植宁粳六号新品种(约70亩),1985年扩大到了150亩,1986年全村旱条播宁粳6号1600多亩。9月11日农业厅科教处邀请农业厅、科委、农科院、农学院的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联合应用替米沙坦(氨+替组)及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应用辛伐他汀(氨+替+辛组)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左室肥厚(LVH)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逆转高血压病LVH的
骨桥蛋白(OPN)是细胞外基质中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蛋白,属于分泌型糖基化磷蛋白.OPN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心脏受到病理刺激时表达增加,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调节细胞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