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视艺术的创新性国际传播

来源 :现代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电影艺术出发,通过梳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引出当前影视艺术进行国际传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总结与升华影视艺术在新时代的三大创新性国际传播观念,即依托影视节的创立与运营构建影视艺术的话语权,进一步实现深层次的学术话语、政治话语的建构与传播;借助纪录片创新创作实现中华文明和文化内容的传承;利用网络媒介和自媒体短视频等新的艺术形态,形成国际传播“点对点”“多对多”话语交流新样态.
其他文献
新媒体在当代的快速崛起,更加凸显了戏剧影视评论的多元化,也展示了评论价值的多元化.但是毋庸讳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评论混杂状况也已成为常态,值得重视.评判一篇戏剧影
在“现代治理-公众参与”概念基础上确立公众舆论参与的核心概念,在公众参与路径及其分类的基础上确立公众舆论参与在其中的位置,旨在为现代治理背景下的舆论研究提供相应的
无论是“十七年”还是“文革”时期,国产电影的数量始终低于同时期译制和公映的外国电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影不仅管控严格而且比例极小,而苏联、东欧和北朝鲜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重
以技术采纳和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微观个体层面,采用深度访谈的质化研究方法,对中国农民接触和使用政务短视频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当下中国
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在每一个五四纪念日,坚持刊发社论和数篇不同作者撰写的纪念文章,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五四运动这一政治文化资源,为现实的抗日斗争服务.纪念文章把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语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宣传动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冠疫情期间,在农村地区出现许多具有修辞特色的抗疫“硬核标语”,这些标语成为引导农村居民进
在“微传播”环境下,传播技术赋能让警情通报成为独立的发布源,其发布形式和渠道发生巨大改变.在涉法类热点事件发生后,真相的缺位使得谣言大行其道,作为“官方消息”的警情
以互联网技术、社交媒体为典型代表的数字化浪潮带来了新型的人际关系,使得社群的概念发生转变.在现实生活中受限于地理区域的社群凭借互联网技术得以延伸,同时网络虚拟空间
该文重点对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关的盆腔局部解剖和手术技巧进行了分析、论述,为从事妇科肿瘤的医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radical hysterecto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