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经济视角·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gao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国际化会计人才需求日趋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双语教学成为高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热点。笔者分析了本校会计双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英国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
  关键词: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马蓓丽(1981-),女,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与会计。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6.6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158-03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会计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运用能力的专业会计人才,成为会计专业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实施会计双语教学,不仅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提高教师与学生外语综合能力、加强对外交流、加快学校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方法。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会计双语教学,但大部分仍旧处于尝试阶段,会计双语教学的效果欠佳,这也引起了教育界、会计界的普遍关注和反思。笔者根据自己《国际会计》双语课程的教授经验,借鉴国内已有的研究和实践成果,结合在英国大学访学所得,总结出我国会计本科双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不完整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没有统一的规划,仅仅针对高年级学生开设1~2门双语课程,课程设置比较随意,对于有关课程之间缺少衔接和铺垫。学生在首次接触双语课程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英文基础而无法适应,从而缺乏学习兴趣,进而降低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
  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外语运用能力的专业会计人才,不论是学生的英语能力还是学生的专业素养,都是双语教学的目标。然而由于许多授课教师并不明确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以致在教学过程中偏离了应有的方向。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着重讲授国外的会计实务处理,从而使会计双语教学沦为类似于西方会计的课程;有的教师则更强调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使会计双语教学变相地成为专业英语或英语翻译之类的课程。
  (三)教学对象水平参差不齐
  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学生英语能力不同,在口语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普遍低于阅读能力,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更差。然而在会计双语课堂上,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需要经过思维和语言的双重转化,既要应对精深的会计专业知识,又要应对语言上的障碍。这使得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教师的授课内容,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方法单一
  双语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目前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并未完全凸显不出双语课程的特点,也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同时,这种授课方式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无法达到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英文思考的目的。
  (五)教学评价机制不科学
  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考核大多仍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这从客观上造成学生不重视平时积累,等到期末考试时临时抱佛脚;同时,不利于加强学生的英语会计文献的读写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对外交流和工作能力。
  (六)教学资料缺乏
  双语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料大部分是选用英文原版教材,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教材之间相互独立、分散,缺乏连续性,不能满足完整的双语教学体系的要求。
  (七)授课师资薄弱
  双语教学的老师大多为高校原有的会计专业教师,少数也会请外教来担任。原有的会计专业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好的英语水平,但能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并保证授课质量的很少,教师很难达到用外语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水平,很难与学生产生互动,进而会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际成效。而由外教任教,学生本身英文听说能力薄弱,思维方式又不尽相同,很难同时兼顾语言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教学效果一般。
  二、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对策
  (一)构建完整的双语教学体系
  会计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在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同时,也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这首先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听说能力。因此,不妨在大学一、二年级增设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的选修课,以此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交际表达能力。同时,将会计专业英语作为双语教学的准备课程而纳入双语教学的整个流程。这样,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会计专业英语等英语课程实现了有机衔接,有助于学生对双语授课内容的理解。另外,会计双语教学必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形成用英语思考专业问题的习惯,因此,仅仅开设一、两门双语课程的意义不大。不妨以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线,建立会计专业双语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双语的学习环境,最终达到会计双语教学的目标。在双语教学的方法、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要求等方面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的逐步过渡,以培养学生运用双语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二)设定明确的双语教学目标
  从宏观方面看,会计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进行中外会计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从微观方面看,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从事会计工作和研究的能力,使学生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具有双语表达的能力。
  因此,明确会计双语教学的目标应分为教与学两个维度。首先,教师要明确会计双语课程的授课目标既非单纯的英语教学,亦非单纯的会计教学,而是将英语的学习融入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帮助学生从单一的归纳性的思维方式和单一的语言能力逐渐转变为使用归纳性和发散性两种思维方式,并能够运用双语进行交流、思考和解决问题;其次,学生要明确会计双语课程的学习目标,了解学习会计双语课程的目标在于提高自身阅读会计英文文献、运用英语进行会计行业内交流及会计工作的能力。   (三)实施差别化双语教学模式
  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制约着双语课程的开展,因此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可以根据他们的英语水平进行分级,保证同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基本一致,这样便于老师因材施教。
  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班级,从专业基础课程开始就可以系统的进行双语教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英文教材、英文板书、中文讲授”过渡到“英文教材、英文板书、中英文讲授”,等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会计专业词汇加大后,再适度提高英文讲授比例,并要求学生用英文笔记、作业和考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应用外语的环境。
  英语水平较弱的班级,则可以采用中文进行专业课的讲授,同时开设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帮助学生熟悉会计英文专业词汇,到高年级时再增设1~2门基础类的会计双语课程,以帮助学生了解会计国际化的趋势。
  (四)采用多元化双语教学方法
  在英国会计本科教育中,很多采用“讲师、教授大班授课(Lecture),助教小班辅导、研讨(Seminar)”的教学模式。会计大班授课一般由讲师、教授在课堂上讲解各种理论框架、重点难点;小班辅导则是针对lecture里的主要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或者案例分析,有力地促进学生系统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分析问题,往往还能激发创造性的思维。
  双语教学也可以借鉴英国这种lecture和Seminar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一次lecture之后,分小组进行seminar,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所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相互之间用英文进行交流、讨论,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文沟通能力。
  另外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辅助运用各种多媒体(如英文录音或录像)进行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建设完善的双语教学评价机制
  重视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将考核方式划分为平时考核和闭卷考试两个阶段。平时考核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案例分析和小论文写作等方式进行。课堂练习,可以了解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案例分析,能促使学生思考、讨论,加强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小论文写作,培养他们的资料搜集、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闭卷考试依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分散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行1~2次,考核成绩的权重则由教师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
  (六)引进经济实用的双语教材
  目前,会计双语教学的教材大部分都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但部分课程的教材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且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适当引进和借鉴国外大学的原版教材,无疑是一条捷径。国外大学的教材内容生动、案例多,更新速度快,且自成体系,选用这样的教材,不仅教材之间相互关联度增强,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熟悉西方的发散性思维模式。
  (七)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力量
  在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机制上,可以采用自我培养和人才引进两种方式。在自我培养方面,学校要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可以选派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会计专业教师到外语院校进修、到成功开展双语教学的院校进行观摩教学或作访问学者、到英语国家的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利用各种英语教学资源,提高双语教师的口语、听力和写作水平;在人才引进方面,可以引进外籍教师或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到学校承担会计双语课程,但需要对引进人才进行培训,使之熟悉国内的会计理论、实务和文化,并适当配置助教,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中外会计的融会贯通。
  另外,良好的教学评价和激励机制也可以促使教师提高会计双语教学质量。在教师从事会计双语教学之前,学校可以组织专家对其英语水平和会计专业知识进行严格的考核,保证其具备会计双语教学的基本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不定期对会计双语课堂进行检查,组织专家领导听课,了解教师的会计双语教学水平,对会计双语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在会计双语课程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评教,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打分。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机制,辅之以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提高任课教师会计双语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构建完整的会计双语教学体系,明确会计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采用多元化互动式教学方法,引进国外大学的原版教材,因材施教;同时,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建设,以解决当前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红、宋晨.多元化复合型双语教学模式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24).
  [2] 孙萍.英美与我国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比较[J].财会通讯,2011,(13).
  [3]方芳.从ACCA课程教学看高校会计类专业双语教学[J].科技和产业,2010,(10).
  [4] 王泽淳.会计学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会计之友,2009,(08).
  [5] 刘智英.高校会计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应用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02).
  [6] 常俊跃、刘莉.“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及对大学双语教学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9,(01).
其他文献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民营企业的地位日益凸显,民营企业的发展已逐渐成为长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企业的税负高低关乎企业的命运,在我国的税制改革进程中,为企业减
近几年我国租赁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熟练的应用租赁工具,通过租赁的方式,适当扩融资规模,或者对债务结构进行优化.而新会计
Clusterin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体组织细胞浆中的异二聚体硫酸化糖蛋白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它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本文主要就Clusterin在不同凋亡细胞中表
目的:探讨老人失能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评估了2520名老人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自理能力等方面.结果:评估对象中85.7%的老年人能力完好
【摘要】本文从知识观的内涵分析入手,阐述了知识观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新知识观对教育的影响,介绍了体验性教学的基本含义,结合新《纲要》分析了在新知识观指导下的幼儿园体验性教学及其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中的特殊作用,以此说明体验性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知识观;体验性教学;幼儿园教育    一、知识观与教育    “所谓知识观,简单地说就是对知识的看法。”在不同的历史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对高校图书馆顺利发展至关重要。近几年,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得到很快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摘要: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推动低碳经济的重要市场化手段,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的自愿减排目标,亦可积极应对未来如若承担减排义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之下,分析碳交易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力图构建一个完备的碳交易法律体系。  关键词:碳交易;碳排放权;法律体系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6.63 文章编号:1672
目的 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该院2012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36例手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采取封闭式负压引流术
食品安全是社会热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应从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企业入手,明确其行政法律责任,以规范其行为模式,有效遏制食品企业恣意违法。本文通过对《食品安全
[编者按]自2004年以来,省级卫视频道战略定位一直为业界、学界所关注.2005年8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展改革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联合在京召开“中国省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