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典的剪接位点(IVS1a+5g>a)及His348Gln双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ih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症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对患者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其侧翼以及3′,5′非翻译区进行分析,寻找基因突变,对有突变的序列反向测序证实;发生在非经典的剪接位点突变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异位转录的RT-PCR方法确定其剪接方式.结果患者在8号外显子10 961位发生T→G杂合突变,导致348位His被Gln替代;在1号内含子5′端的非经典的剪接位点有Ggtgcg>Ggtgca(IVS1a+5g>a)杂合突变,RT-PCR结果揭示剪接过程中去除了2号外显子,却把3号内含子包含进去,在3号外显子起始处出现了移码突变,编码与原来氨基酸完全不同的9个氨基酸后出现了终止信号,产生了一个只有30个氨基酸组成的截短型蛋白.结论患者FⅦ基因中发现了两种杂合突变(10 961位T→G、IVS1a+5 g>a),其中后一种非经典的剪接位点突变导致的异常剪接方式为国际首次报道。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摘要】目前,中学生心理疾病呈现出高发的态势,敌对情绪的发病率仅次于抑郁和焦虑,值得我们重点关注。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学生敌对情绪的现状,总结当前的干预模式,对体育锻炼干预方法进行了实践研究,并对比干预前后的效果得出体育锻炼的干预方法对中学生敌对情绪有缓解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体育锻炼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南通市十三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践研究
目的 探讨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前中剂量阿糖胞苷(ID-Ara-C)化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动员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1999年8月至2012年11月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的90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完全缓解后接受依托泊苷+阿糖胞苷(EA)联合rhG-CSF方案进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白细胞恢复至4.0×109/L或监测外周血CD34+细胞≥1%时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回顾性分析动员前ID
目的 研究中国上海及周边地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75例PMF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数据和生存情况,与国外白种人患者和我国其他中心黄种人患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患者预后情况及可能影响黄种人生存的各种预后因素.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预后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
【摘要】本文基于在线学习的背景,立足绘本故事,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低学段教材进行了剖析,在“双线融合教学”中找到契合点,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由学引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以期为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在线教学;道德与法治;绘本故事  互联网时代,在线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对我国教育信息技术建构成果的考验,又是推动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重大机遇。基于此
2008年5月至今我们采用FLAG方案[氟达拉滨(FDR)、阿糖胞苷(Ara-C)、G-CSF]诱导化疗fms样酪氨酸激酶3-内部串联重复序列(FLT3-ITD)阳性的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9例,对获得完全缓解(CR)者继续强化巩固3~4个疗程,持续CR但未能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者,以静脉输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静脉或口服白消安(Bu)组成的IBu方案预
期刊
目的 研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一线治疗高危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患者的疗效及不同诱导治疗方案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1996年至2012年于完全缓解期接受ASCT治疗的30例ujL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0例患者中男23例,女7例,发病中位年龄19(7~53)岁。T-LBL25例,B—LBL5例,其中合并巨大纵隔肿物者14例(46.7%),合并骨髓受累者15例(50.0%)
期刊
目的 探讨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LBCL)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82例患者中男45例,女37例,男女比例为1.22∶1.中位年龄29.5 (12~ 78)岁.临床分期:Ⅰ/Ⅱ期40例(48.78%)为Ⅲ/Ⅳ期42例(51.22%).完全缓解率13.4%(11/82),总有效率76.83%(63/82).
根据T细胞受体(TCR)类型差异,可将T细胞分为αβT细胞和yδT细胞.γδT细胞占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的0.5%~5%[1],表达CD3,绝大多数不表达CD4及CD8.γδT细胞的抗原识别与αβT细胞不同,不需要经过抗原处理和呈递,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限制性,主要识别热休克蛋白和含磷酸基的非肽类小分子[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