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迹回归现代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p_cryst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北故事馆:每月万人看故事
  林 萱
  
  


  台北故事馆伫立于基隆河畔,这栋犹如英式童话故事里的建筑,它的美丽一直是台北人的目光焦点。日治时期,这栋房子为富商所建,专门用于接待贵宾政要,台湾光复后为前立法院院长黄国书先生的住宅,1979年被台北市政府征购,1998年这栋洋楼终于被指定为市定古迹,称“圆山别庄”,2003年4月,封馆整多近三年的古迹“圆山别庄”又化身为现在的“台北故事馆”。台湾第一位以“个人”身份认养公有古迹的台北故事馆总监陈国慈女士接受了本刊的访问,为我们一一解答台北故事馆的诞生,历程。
  凤凰生活:台北故事馆的创意来自哪里?请您说说故事馆诞生的故事。
  陈国慈:我在香港出生,在台湾做了30年律师,退休后一直想继续为这个城市做点事,刚好碰上台湾古迹法案出炉,将古迹委托给民间去经营。当时台北市文化局局长龙应台常谈古迹活化这件事,我本身也非常感兴趣,因此就着手对这个古迹进行构思与设计。
  这个古迹离市区比较远,甚至是显得有点荒凉。以前我们经过的时候,都不了解这栋洋楼是怎样的。这样的一个地方如何能吸引民众到来?把它改造成酒吧餐馆也不是不可能,但我更希望它将来可帮忙带动社会大众去重视古迹。如此,它的功能更需要贴近古迹本身,因此决定让它成为一个开放式以怀旧为主轴的艺文空间,策划静态、动态的活动,民众通过活动的参与,从中接受到古迹教育。
  凤凰生活:台北故事馆的出现,有没有在民众当中引起争议?开馆以来,民众的反应如何?
  陈国慈:开馆后,民众的反应是令人感动的,一直到现在,都保持了每个月1万至1万2千人次进馆,你也许觉得这个数字不多,但如果你了解我们这里只有不到3000平方尺大(283.8平方米),就知道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在周末和节假日,为了疏散人流,必须分批进场。
  我们还很高兴的看到,到故事馆来的参观者年龄层一直在下降,这说明了故事馆(以及古迹)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而35至40岁之间的人群,意味着他们会带父母、孩子一家三代过来,这样使关注故事馆与古迹的人分布更广。
  凤凰生活:一个起初不起眼的古迹,今天受到民众的关注和高度参与,您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陈国慈:我想,因为我们通过故事馆告诉了民众,古迹回到现代生活了,古迹不是殿堂,它可以是一个城市的共同回忆。我们童年时候的城市印象,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消失掉,我们活化这个地方,让更多的人来珍惜属于历史的回忆。
  当然,将古迹活化,最关键的还是本身的经营特色。我们这里是一个复合式的艺文空间,每三个月会有一个活动主题,例如现在正值暑假,我们便有一个关于武侠的主题活动;除了特展和动态活动,另有阅读区、有跳蚤市场、还有小餐厅,尽管每个区域都很小,但是却能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他们来到这里,不只是为了参观,而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经验。
  我们有一间很小的生活小艺坊,为艺术家提供一个展售的平台,让一些本土艺术家,可以有一个展示个人创作的空间。当然同时我们也开发一些故事馆的纪念品。
  凤凰生活:您认为台北故事馆的创意价值何在?
  陈国慈: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它让古迹透过“活化”而重回现代人的生活,它不是想象中的殿堂,它是珍藏城市共同回忆的地方。
  凤凰生活:您们怎么处理古迹维护与商业经营之间的矛盾?
  陈国慈:根据我和政府之间的合约,政府不补助我们经费,也不会收取我们的费用,假如经营中有盈利,我们再与政府按百分比来分成。但因为我们是一个公共艺文空间,说真的,以现在的收入是不足以支撑起经营的,现在全票票价30台币,优待票票价20,收入仅仅可以平衡60%的支出,另外有40%,是来自我个人的赞助。
  我认为公家的古迹,不应走纯商业化的经营模式,应该就古迹本身出发为民众创造一个互动的文化空间;而私人的古迹,则可以尝试商业经营,毕竟,经费是一个巨大的压力。
  
  外滩18号:历史与时尚的完美碰撞
  张 敏
  
  大师出手,平衡旧文化与新功能
  原本精美的历史建筑竟然如此破败,张瑷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张瑷玲,珩意房产公司执行董事,这位艺术专业出身却在商界打出一片天下的台湾女性,在一次与上海友人在饭局上,面对友人对“文物保护与投资经营能否完美结合”的质疑,张瑷玲给了一个肯定的回答,由此与外滩18号结下不解之缘。
  张瑷玲拿下18号20年的租用权之后,便投入1400多万美元对其进行全面修复。为取得最佳效果,对艺术颇为谙熟的她特别聘请了威尼斯著名的Kokai Studios建筑设计公司。这家公司的设计思路是,在大楼的历史记忆与新功能间维持流畅平衡,避免造成新旧文化间的对立和矛盾。这家公司主建筑师菲利普·伽比亚尼(Filippo Gabbiani)这样诠释自己的理念:“这座建筑好像是一本书,每一个过客都留下了自己的文句。我们不能抹煞过去的章节。”但同时他也表示,18号不会像上海许多已经翻新的老楼房一样,仅仅照翻原先的风格:“我们还要展示给观者看,什么是原先的,什么是新加上去的,两者不至于混淆。”他希望“为中国老建筑的修复提供一种标准和参考”。
  严格论证之后,专家认为除了外立面的花岗石需要清洗外,大楼内部也有一些做工精美的窗框、铜门、石柱、石墙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需要保留与修复。一群来自意大利的高手用苏打水、橄榄油肥皂、石粉等天然材料来清洗所有石材,并且全部都用手工来完成。虽然花费较多时间与费用,却避免了对大理石造成进一步损伤,从而确保这些文物历久弥新。
  
  尊重老建筑,也不吝新创意
  采访时,珩意运营总监李永年拿出厚厚两本手册,一本设计方案,一本保护方案。“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好像是在续写一本还没有写完的书,我们必须要先阅读前面的章节。”这两本手册展示了18号的历史资料,包括各个时期的照片、图纸、文献,非常详尽。 李永年坦言,外滩18号在功能定位上和外滩3号很类似,但在对待建筑本身上,18号从里到外都会给老建筑以应有的尊重。为此,他们对入驻公司做出诸多限制,如不允许改动窗户等。同时,Kokai Studios公司又极具创意地给18号楼留下了几块不同寻常的“威尼斯胎记”。比如一楼小厅里高达3米、整个以红艳空心玻璃管组成的Chandelier水晶吊灯,就出自菲利普·伽比亚尼家族之手。伽比亚尼家族的作品带有明显的中世纪印记,大部分为博物馆收藏。在沙特阿拉伯迪拜的皇宫和世界最豪华的酒店里,才有可能使用他们的水晶玻璃吊灯。这两盏Chande—lier玻璃吊灯据说就是专为18号楼量身定做,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由185个零件拼装起来,体现了罕见的制作技术。
  当外滩18号被冠以“上海时尚新标地”时,当后来的开发商和改造者越来越多地沿用“国际大牌加高档餐馆”的模式时,李永年不免 欣喜:“我们希望有集群效应,它会让外滩成为一片真正的消费目的地。”但她更强调,珩意要致力于为外滩18号经营出某种不一样的形态,不仅有奢侈,更代表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我们不断地办艺术展、时尚和艺术的跨界展览,都是希望带动新一波的生活美学浪潮。”
  
  塔影楼:杯光灯影里的旧梦浮华
  刘琪鹏
  
  珠江西堤旁,有一幢灰色的小洋楼,很是醒目,华灯初上的时候,这是唯一一座能在江水中留下倒影的建筑。正因如此,这栋楼的主人——辛亥革命时期著名人物陈少白将其取名为“塔影楼”。关于塔影楼,一直有许多故事和传说。惊天动地的革命计划,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匪夷所思的传奇事件,都给这栋历经沧桑的古楼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如今的塔影楼,似乎已经完全放下了曾经高傲的姿态,成为寻常百姓自由出入的地方。
  
  “广州比萨斜塔”变身古典酒吧
  
  塔影楼一直都是一座充满了争议的楼。2001年在珠江两岸景观整治工程中,塔影楼的去留问题曾一度成为社会争议的焦点。两年前人们又发现,塔影楼身出现了大幅度的倾斜,一时间被戏称为“广州比萨斜塔”。这时,一家私人企业与政府合作,投资三百多万元,使用了五十多个千斤顶,才令整座塔楼重新达到平衡。此后,塔影楼被交予这家企业进行管理和维护,于是,塔影楼摇身一变,成为一家集餐饮、休闲于一体的高级会所。这一“变身”事件再度引发了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人们对此褒贬不一。
  沿江路一直都是广州的繁华商街之一,中央银行、海关大楼等近代建筑让这里弥漫着很浓厚的人文气息,而夜幕中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与酒吧招牌又让这里充满了现代生活的激情与活力。塔影楼在这些建筑中并不是最耀眼的,但却是最有风情的。
  穿过一道繁花绿叶组成的拱门,推开一扇沉重的木门,会发现塔影楼与其他酒吧并没有什么不同。壁柜里整齐地呈列着各种牌子的洋酒与高矮不一的酒杯。台子周围随意摆放着几套木制和藤制的桌椅,桌上有精致的小型烛台,明亮的火焰在轻盈地跳跃,为酒吧增添了不少生气。 塔影楼共有5层,踩着曲折而硬朗的扶梯上楼,也许是拉了落地窗帘的缘故,室内顿时暗了不少。金黄的琉璃灯,暗红的沙发,到处是浓得化不开的旧时浮华的气息。
  


  在塔影楼内,原有的格局并未被打破,不仅如此,一些细节部分还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修饰。据塔影楼经理郑先生说,在修缮塔影楼时,为了尽可能恢复塔影楼的原貌,他们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图片,然后根据实景图片设计室内的摆设。在一些无法得到确切信息的地方,就靠设计师结合那个时代流行的装饰元素再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加以弥补。所以,在塔影楼里随处都能触摸到一种历史的质感。门、柱、护墙板皆是深色的,而窗楣和门廊顶部的隔板则做成回形方格状,颇为精致。简易的吊扇和笨拙的小型立扇,你似乎能闻到它散发的幽幽的铜锈味。每个房间中央都垂着古旧的雕花吊灯,台灯也是按照旧时煤油灯的造型设计的,只不过所有的灯芯都换成了灯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灯源安装得也很巧妙,比如放置在一个大的鸟笼里,或是镶嵌于墙壁内。而为了美观,所有电源的开关都隐藏于窗帘之后。正是这些精心的设计,让所有房间的光源感觉都真真切切地来自于上个世纪,而找不到一点现代的痕迹。
  房间的设计风格以中式古典为主,偶尔也会掺杂西式的元素。一扇古色古香的折式屏风、一卷竹帘或是一面刻着虫鱼花鸟图案的玻璃窗花,便将室内的空间很自然地分隔开来了。一张仿古茶几、一台有着慢慢钟摆的挂钟加上几件晶莹剔透的青花瓷器,会让人产生一种恍若隔世的时光交错感。房间中央的沙发虽然是欧式的风格,可因为沙发上摆有绣着花纹的丝绸抱枕,丝毫没有破坏整体的协调感。
  
  让历史带给你温度
  
  夜幕降临,珠江边越来越热闹。这时的塔影楼也换上了一袭华丽的袍,金色的灯光让它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雍容和高贵。这时客人渐渐多了起来,人们在楼外的院子里谈笑风生或是在酒吧里窃窃私语。旧式家具与现代电器——电视机和空调——在这里共生共存,让塔影楼的环境更加舒适,也更加有趣。而置身于其中,你丝毫不会感到历史的疏远和陌生——因为你会想象着80年前的陈氏会馆,同样江水静静流淌,同样街道车水马龙,同样会馆高朋满座。
  采访过程中,有一位德国大使馆的官员来塔影楼租用场地。据了解,塔影楼一直是许多知识分子、白领阶层以及外国人举行Party或者聚会聊天的最爱。这位德国朋友对塔影楼赞不绝口,他说这里的环境很好,有很浓厚的历史气息,也不乏现代化的设施,来这里聚会和参加派对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加上窗外风景也非常不错,让人心情很舒畅。
  当谈到塔影楼这种做法是否合适时,他说在德国其实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毕竟政府的能力有限,能尽可能地运用社会资金是非常明智的做法。“当古迹放在博物馆里和铁栏杆后时,永远都是冷冰冰的,只有当你切身地融入进去,你才能感受到历史带给你的温度。”他笑着说,“我喜欢塔影楼,是因为她有一张温暖的面孔。”
其他文献
香港的许多游客与大陆游客不同,可能是他们去澳门的次数太多了,因此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寻求刺激,而是为了放松或休闲。他们要么找一家桑拿,享受几小时安逸的时光;要么选一两条特色街闲逛,顺便淘一两件自己喜欢的“宝贝”;要么和租上一辆自行车,到凼仔或路环两个离岛随意放飞自己的心情,但最后都要敞开嘴巴尽享澳门的美食,然后才会返回香港。  在澳门,如果只进赌场而不深入那些坐落着中西方不同建筑的特色街巷,你就永远也
期刊
攀岩是一种时尚的运动,它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它要求参与者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勇敢顽强的自我挑战意识。体力、技巧、智慧、勇气、信心这五点是攀岩运动的要诀;腾挪、转体、跳跃、引体等惊险动作,给人以优美、流畅、刺激、力量的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攀岩运动以其独有的登临高处的征服感吸引了无数爱好者。  8月“凤凰生活读者俱乐部”应广大会员的要求,在目前全国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齐全的上
期刊
张晴的胡子让人觉得他难以接近,但真正走近张晴,他却是一个随和,会开玩笑、讲笑话,会和你争论的“率性人”。从1999年参与上海双年至今,身为上海美术馆副馆长,今年上海双年展策展总协调的他已成为专职的“双年展人”。为双年展工作,为双年展忙碌,他说:“上海双年展是我的灵魂。”在采访中,职业“双年展人”张晴讲述了“关于双年展的一切”。    让上海成为一种标准    凤凰生活:您所理解的双年展是什么?艺术
期刊
在国外,私家侦探被称为“跨在法律界碑上的人”,因为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常常需要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在今天的西方国家中,私家侦探已成为一种普通职业,就像律师或医生一样,他们利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向社会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而在国内, 由于婚外恋日渐增多、诚信度日益下降而导致相互欺骗、维权困难等等因素,使得一些人在尝试着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去获取一些信息及取证。这样,“私家侦探”这一个性服
期刊
生活在城市的巨大压力下,越来越多的人想暂逃离,奔向阳光海滩,奔向蓝天白云,奔向水清沙幼。悠闲的海滨之旅,应该不只是一把沙滩椅,一场日光浴,而是以一种更主动的姿态,去投入更开放的深蓝诱惑。而潜水能为你开启那扇神秘的海洋之门——这里完全迥异于陆地上的寻常人生,因为海洋就是世界上最广大的压力释放所。    惊险Q&A    在下海前,你必须学习一些基本的潜水和自我防护的技术,以应对一些突如而来的情况。潜
期刊
世界五千年,人类的历史首先是一部战争史。兵器可谓国之重器,冷兵器中刀剑出现最早而消失最晚,配备最普遍目,作用极大,可谓百兵之首。  各国家民族均有值得自豪的悍刀宝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中国刀剑、印度及伊斯兰刀剑、马来诸族刀剑、日本武士刀和西洋刀剑,它们被并列称为“世界五大名刃”。中国刀剑发展,历经商周、两汉、隋唐、满清四个高峰,而清代刀剑中,皇室刀剑最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代以骑射开国,武力得
期刊
都说这是一个创造财富和奇迹的年代,早些年,哈佛大学的本科生盖茨中途休学,创办了微软的事已被人口口相传;而另一个辍学创业的美国男孩在宿舍里装配电脑,后来他创立了戴尔,并成为全球电脑业大亨。相信很多人至少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自己今后事业有成,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而现在,有这样四个20多岁的年轻人,尽管算起来应该把他们归入我们常说的80后的新新人类,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拥有相当不菲,甚至上
期刊
许树宁说:    话剧的背后使命  “树宁现在式单位”的取名很是简单,“现在式”表示剧团与时并进,不Outdated;冠以“树宁”就更添上一点点个人风格了。但许树宁(又称“Shu Ning”)认为办剧团不单只因为钟情戏剧这缘故,“我一直认为戏剧可为被社会忽视的年青人,提供一个重拾自信的空间。我读书成绩不好,会考更只得一分(即一科合格),学业成绩上绝对称不上尖子,自小性格亦很自卑。偶然的演出机会却让
期刊
新版三大泼妇故事之一:    王熙凤:金钱造就泼妇  话说王熙凤在出嫁前是个长相标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女子,自从嫁给生性软弱、不挣钱光花钱的“火巴耳朵”贾琏之后,为了能在庞大的贾家有立足之地,柔弱的王熙凤一改往日的淑女形象,在脂粉堆中处处展露自己的才干,最后得到贾老太的赏识,做起了贾家的财务主管。虽说谋到了一个管钱的职位,但王熙凤也不敢太猖狂,只是偶尔找点借口克扣一点工人的工资,和外面的商家合伙
期刊
性感本来就是一种风情,只是某些人在某种时刻渲染了有色部分;当一切还原,性感原本的美好便水落石出。我认为,说彭丹为性感明星或者红色艺人都有偏取之嫌,“红色性感”才是真正的个性彭丹。    彭 丹 公益纪事  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理事会名誉会长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花木兰文化形象代言人  国际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活动“健康形象大使”  世界艾滋病日大型公益活动“特别爱心大使”  中国残疾人基金会驾车挑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