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更高效地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用数据驱动教与学,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以及精准教学。本文是基于教育云平台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对大数据教学背景和概念分析,得出大数据教学模式作为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尝试的理论依据,进而确定基于大数据分析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云平台;大数据;优化;初中数学课堂
一、 提出背景
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借助教育云平台中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为依附,促使大数据分析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更好地融合与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促进教育个性化,大数据技术为精准诊断,个性推送提供了有效工具。利用大数据技术,确保数据上传,帮助学生个性化查找知识点薄弱之处,落实错题更正。因此,基于大数据分析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研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 相关概念分析
1. 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的概念是描述主机内存、本地磁盘及常规运算无法应对的巨大数据集的现象。数据量大、实时性强、种类多样、真实性是大数据具备的特点。2. 个性化智能教学APP:大数据教学能够减负增效,用数据驱动教与学,“神算子”APP能高效精准命题,成绩统计和快速分析,能实现数据跟踪,科学评价诊断,学生完成作业后能够得到直接反馈和学情分析,促进个性化自主学习,生成每一位学生各自的错题本。
三、 教育云平台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以上对大数据分析和個性化智能教学APP的认识,结合现代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构建基于大数据下初中数学教学程序,其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基于数据分析,制订教学计划:教师通过个性化智能教学工具APP平台推送相关试题,APP整理出学生的每道题的答题情况,个性化查找每个学生知识点薄弱之处。
第二阶段,提供预习资源,引导学生预习,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前,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课前导学单预习本节课所要突破重点问题。通过学生预习产生的新数据的基础上调整本课教学计划。
第三阶段,大数据课堂教学:按照通过对课前导学单数据分析所制订的教学计划,重点解决存在问题及重要知识。
课堂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1. 前测问题反馈;通过错题回顾、寻找典型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同时通过对学生错题集错误归因分析,做到真正改错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题正确归因;2. 重点解决本课所要突破的几个重点问题。3. 后测,通过课堂练习数据采集及课后跟进练习学生答题情况的数据采集进行分析及教学评估,以便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4. 总结。一节课结束后本课的教学效果的评估就很重要,通过对课堂行为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诊断,能更好地服务接下来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四、 “大数据”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实践应用
为此,笔者尝试将此教学模式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下面以“《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复习”为例,探究此种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学生已基本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基础知识,但在了解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上,需要借助大数据的支持。从神算子前测数据分析,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掌握较好。因此本节一次函数复习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一次函数性质的运用以及一次函数中有关面积问题的计算。一次函数课前测初次平均分:79.1分,一次函数课后测初次平均分:90.7分。通过前测后测的成绩对比,可以看出成绩有所提高。
五、 实践后进行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本人2016年9月正式展开了“基于教育云平台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初二(3)班,(4)班为试验班,对比班是未参加试验的平行班—初二(1)、(2),初二(3)班是4个班级中唯一一个各题型都成绩上升的班级,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发现问题能力明显增强。
学生在做题情况分析——从八年级下开学计算
1. 完成老师布置测评。测评以课时同步练习结合每周末章节单元测试卷为主,以专题卷和题库组卷为辅,每周测评完成率都在80%以上,平均完成率为88.8%,说明学生积极性较高。2. 学生订正错题:班级平均错题订正率为54.8%,有10名同学非常重视订正错题,错题重做率都在70%以上。3. 学生自主做题。学生在《二次根式》《勾股定理》以及《正方形》这几个章节自主做题积极性较高,这几章在考试中表现也比较好,属于得分率高/超过年级平均分多的章节。4. 学习方法。坚持每周对自己掌握得比较差的章节进行查漏补缺,有针对性选择课外习题,认真完成老师布置测评,测评完成率为100%。重视错题,坚持订正每份测评的错题,错题订正率为60%。
神算子APP通过线上老师布置试卷,学生在线上作答,查看个人报告;或者线下利用小测本,打印出试卷,通过扫描学生答题卡,查看个人报告。教师可根据做题情况调整内容,利用大数据算法优势,精准推送作业,生成班级错题本以及个人错题本,从而周期性个性化地查缺补漏。
六、 教育大数据应用于常态化教学的建议
这次探索性应用研究,有以下两点建议:1. 教师善用大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教学和精准教学。教师利用大数据能够进行智能学情诊断和数据分析结果,为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为个性化辅导提供了可行的依据。2. 减负增效,用数据驱动教与学,实现课堂教学变革。过去的教与学只有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人为猜测,现在有可能被教育大数据一一破解。
七、 结语
通过这项实践研究,我们看到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基于教育云平台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研究的较明显的效果。开展大数据分析,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为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的飞跃,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善用数据,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 张渝江.教育大数据——大数据时代,如何赢得教育的未来?[J].上海教育,2013(17):16-21.
[2] 何克抗.大数据面面观[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8-16.
[3] 杨现民,王榴卉,唐斯斯.教育大数据的应用模式与政策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5(9):54-61.
作者简介:邓丽丽,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第四中学。
关键词:云平台;大数据;优化;初中数学课堂
一、 提出背景
在《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借助教育云平台中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为依附,促使大数据分析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更好地融合与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促进教育个性化,大数据技术为精准诊断,个性推送提供了有效工具。利用大数据技术,确保数据上传,帮助学生个性化查找知识点薄弱之处,落实错题更正。因此,基于大数据分析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研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 相关概念分析
1. 大数据的概念:“大数据”的概念是描述主机内存、本地磁盘及常规运算无法应对的巨大数据集的现象。数据量大、实时性强、种类多样、真实性是大数据具备的特点。2. 个性化智能教学APP:大数据教学能够减负增效,用数据驱动教与学,“神算子”APP能高效精准命题,成绩统计和快速分析,能实现数据跟踪,科学评价诊断,学生完成作业后能够得到直接反馈和学情分析,促进个性化自主学习,生成每一位学生各自的错题本。
三、 教育云平台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以上对大数据分析和個性化智能教学APP的认识,结合现代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构建基于大数据下初中数学教学程序,其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基于数据分析,制订教学计划:教师通过个性化智能教学工具APP平台推送相关试题,APP整理出学生的每道题的答题情况,个性化查找每个学生知识点薄弱之处。
第二阶段,提供预习资源,引导学生预习,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前,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课前导学单预习本节课所要突破重点问题。通过学生预习产生的新数据的基础上调整本课教学计划。
第三阶段,大数据课堂教学:按照通过对课前导学单数据分析所制订的教学计划,重点解决存在问题及重要知识。
课堂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1. 前测问题反馈;通过错题回顾、寻找典型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同时通过对学生错题集错误归因分析,做到真正改错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题正确归因;2. 重点解决本课所要突破的几个重点问题。3. 后测,通过课堂练习数据采集及课后跟进练习学生答题情况的数据采集进行分析及教学评估,以便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4. 总结。一节课结束后本课的教学效果的评估就很重要,通过对课堂行为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诊断,能更好地服务接下来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四、 “大数据”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实践应用
为此,笔者尝试将此教学模式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下面以“《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复习”为例,探究此种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学生已基本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基础知识,但在了解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上,需要借助大数据的支持。从神算子前测数据分析,学生对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法掌握较好。因此本节一次函数复习课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一次函数性质的运用以及一次函数中有关面积问题的计算。一次函数课前测初次平均分:79.1分,一次函数课后测初次平均分:90.7分。通过前测后测的成绩对比,可以看出成绩有所提高。
五、 实践后进行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本人2016年9月正式展开了“基于教育云平台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初二(3)班,(4)班为试验班,对比班是未参加试验的平行班—初二(1)、(2),初二(3)班是4个班级中唯一一个各题型都成绩上升的班级,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发现问题能力明显增强。
学生在做题情况分析——从八年级下开学计算
1. 完成老师布置测评。测评以课时同步练习结合每周末章节单元测试卷为主,以专题卷和题库组卷为辅,每周测评完成率都在80%以上,平均完成率为88.8%,说明学生积极性较高。2. 学生订正错题:班级平均错题订正率为54.8%,有10名同学非常重视订正错题,错题重做率都在70%以上。3. 学生自主做题。学生在《二次根式》《勾股定理》以及《正方形》这几个章节自主做题积极性较高,这几章在考试中表现也比较好,属于得分率高/超过年级平均分多的章节。4. 学习方法。坚持每周对自己掌握得比较差的章节进行查漏补缺,有针对性选择课外习题,认真完成老师布置测评,测评完成率为100%。重视错题,坚持订正每份测评的错题,错题订正率为60%。
神算子APP通过线上老师布置试卷,学生在线上作答,查看个人报告;或者线下利用小测本,打印出试卷,通过扫描学生答题卡,查看个人报告。教师可根据做题情况调整内容,利用大数据算法优势,精准推送作业,生成班级错题本以及个人错题本,从而周期性个性化地查缺补漏。
六、 教育大数据应用于常态化教学的建议
这次探索性应用研究,有以下两点建议:1. 教师善用大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教学和精准教学。教师利用大数据能够进行智能学情诊断和数据分析结果,为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为个性化辅导提供了可行的依据。2. 减负增效,用数据驱动教与学,实现课堂教学变革。过去的教与学只有依靠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人为猜测,现在有可能被教育大数据一一破解。
七、 结语
通过这项实践研究,我们看到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基于教育云平台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研究的较明显的效果。开展大数据分析,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为实现初中数学教学质的飞跃,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善用数据,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 张渝江.教育大数据——大数据时代,如何赢得教育的未来?[J].上海教育,2013(17):16-21.
[2] 何克抗.大数据面面观[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8-16.
[3] 杨现民,王榴卉,唐斯斯.教育大数据的应用模式与政策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5(9):54-61.
作者简介:邓丽丽,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