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等数学成绩的成因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658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喀什职业技术学院首届高职2019级会计专业为例,通过对入学分班、高考数学成绩、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期末成绩等方面的研究,利用Office Excel2019、SPSS26软件对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影响高等数学成绩提高的因素,提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    键   词]  高等数学;学习兴趣;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5-0065-03
   高等数学是公共必修基础课,授课对象涉及全院理工类和经管类所有学生。该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计算能力,激发抽象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好高等数学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针对我院2019级会计专业学习高等数学课现状开展调研,利用SPSS26软件开展数据统计分析,提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根据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开展问卷调研
   2019级会计专业录取63人,实际报到48人,分成2个班级开展授课。第一学年共开设课程15门,其中高等数学开设2学期,每学期授课18周,每周授课4学时,共计144学时。期末总分权重分为:10%作业、20%课堂表现、10%测验。
   (一)学习兴趣统计分析
   学生对学习高数的态度和做习题情况可以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1可知,超过40%的学生学习高数积极性动力不足,可见对学习高等数学感兴趣的人数比例较低,学习动力不足。
   由表2可知,有超过70%的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整体上作业的完成率偏低,对已学知识灵活应用度不高,直接影响到10%的期末成绩。
   (二)课堂表现统计分析
   学生课堂表现反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20%期末成绩。在期末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学生平时成绩较好。
   由表3可知,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积极思考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有待改变,课堂互动不高,学习氛围不浓厚。
   由表4可知,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主动做笔记,学习方式有待改进。
   (三)学习习惯情况统计分析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学习成绩的必要条件,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订正作业方面分析。
   由表5可知,上课前开展预习能有效地提升学习新课的理解率,听课时没听懂的知识再利用课后的时间补习,有计划地开展预习的学生比例不到三分之一,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由表6可知,学生复习的随意性比例较高,学习高等数学需要循序渐进,利用课后的复习、练习加以巩固所学知识,充分理解概念、定理,才能灵活解题。
   由表7可知,能够自己查资料订正错误的学生占比12.5%。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率较低,若不及时订正错题,这部分知识点将会遗忘。
   (四)学习能力统计分析
   由表8可知,高数考试中概念定理、简单计算在选择、填空题中占比较大,超过一半的学生最容易在选择题上得分,说明学生更喜欢背诵记忆知识点,不擅长做逻辑推演、求解计算题及应用题,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较欠缺,需要增加日常练习,提高解题技巧。
   由表9可知,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能力的不足,但在课后没有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表现出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
   由表10可知,有超过50%的学生初中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这对高等数学知识学习影响较大,高数成绩提升缓慢。
   (五)学习高等数学后成绩统计分析
   通过一年的高等数学学习,授课课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设置教学计划,利用分组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利用中国大学MOOC、云班课等手机App开展网络学习,有效激发高职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利用晚自习及课余时间开展习题辅导,打牢数学基础。
   由表11可知,会计专业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有了大幅度上升,及格人数、高分人数有了显著增加。到第二学期末,高等数学平均分比高考数学成绩增加153.96%,及格率提升31.25%,最高分91.47分,最低分35.1分。
   二、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结合上述调研结果,剖析我院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一)高中数学基础知识薄弱
   我院2019级会计专业48名学生中,高考数学成绩最高41分,平均分21.33分,超过50%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高等数学知识比较困难,而高等数学第一章知识与初高中知识联系比较紧密,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吃力。
   (二)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有待提高
   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在高等数学课堂完全理解授课内容较困难,独立完成作业的人数不多,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低,致使学生找不到学习成就感,严重挫伤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
   (三)需改变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
   新入校大学生自我约束力降差,主观学习动力偏低,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订正错题、独立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学习仍以死记硬背概念、定理为主,而忽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同类型题的解题技巧,而忽略了知识点的灵活应用;大学授课进度推进较快,加之学生自律性不高,课后用于练习讲解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对授课式知识点掌握率较低,不能有效形成知識框架,高数成绩提升缓慢。    三、针对问题提出改革措施
   (一)优化入学分班制度
   2019级会计专业录取48人,按照录取批次从高分到低分交错分班,在授课教师、授课方式、授课进度相同的情况下,排除学生间的相互辅导因素,通过分析对比第一、二学期期末平均成绩差值得到以下统计表。
   由表12可知,按照录取批次从高分到低分分班,导致两个班高数期末成绩平均分相差9.3分,易引起学生间的学习不平等,降低学习积极性;若按照分地区依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交错分班,两个班级期末平均分相差0.016,此种分班方式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对提升本班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效果明显。
   (二)摸清学情,制订结合专业发展的教学计划
   针对每届学生不同的数学基础和专业实际需要,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和考核标准,教学中注重讲授高等数学在专业中的应用案例。针对会计专业除开设高等数学外,还需增加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内容。
   (三)开展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现代化手段丰富授课方式
   将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图像绘制、动画演示、视频讲解等手段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加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利用“云班课”学习平台,开展课程预习、课堂抢答、课后复习、在线谈论等活动,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和反馈,同时参与活动取得相应积分及排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评价学习过程考核留下依据;重视课前5分钟的作业点评,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认真订正错题,利用晚自习及课余时间开展作业辅导。
   2.改变传统授课模式
   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分组讨论、翻转课堂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等数学学习中,增加数学实验项目,利用数学软件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数学问题,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又增强对高等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3.增加课程思政元素
   将思政内容融入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充分落实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刘徽首创割圆法、祖冲之计算较精确的圆周率;祖暅与祖冲之推演“祖暅原理”、秦九韶提出高次方程数值的解法等人物典故;数学家陈省身、华罗庚、王浩、林家翘、曾远荣、赵访熊等人物事迹,激发了高职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高职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五观”,同时加强了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成立兴趣学习小组
   超过一半的学生对高等数学有较强的学习愿望,但日常教学中没有给学生留太多的讨论交流时间,很多知识点容易被遗忘,解题能力降低,长此以往将缺失学习动力。组建高等数学兴趣学习小组,由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担任组长,按时开展高数学习活动,讲解课堂中难理解的知识点;利用晚自习或周末时间开展作业辅导,及时弥补遗忘的解题方法,巩固计算技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考核评价方式
   改革传统的高等数学评价体系,制订多元化成绩评定标准,侧重于学习过程、学生互评、动手能力等方面。高等数学课程期末总分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卷面成绩组成,增大平时成绩占比,平时成绩包括考勤、回答问题情况、“云班课”积分、作业和笔记完成度、数学实验成绩、平时测验、学生互评成绩。
   在今后高等数学教学中,任课教师将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不断调整教学措施,尝试适合学生的多种教学方法授课,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提升现代大学生高等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国荣,刘宇菲,杨彩琴,等.高等数学学习成绩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9(1):19-23.
   [2]杨薇.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有效课堂实施策略分析[J].轻工科技,2020,3(26):139-140.
   [3]白建侠,郑庆云,宋一杰,等,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7):164-166.
   [4]王龙,马晓玢,杨静.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创新探索[J].邢台学院学报,2020,2(6):126-129.
   [5]李晓敏.基于翻转课堂的高等数学教学研究[J].农家参谋,2019(11):271.
   [6]陈雪芬.高等数学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8):58.
   [7]朱怀朝.高职院校数学文化及数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初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1):83.
  ◎編辑 栗国花
其他文献
[摘 要] 三全育人理念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医学院校肩负着培育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牵系民生工程,关乎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重要任务,如何在新时代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创立新的教学模式,培育医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我国高职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以医学专业课程为例,研究探讨课程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测量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技术型工程测量人才的需求,为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目的,很多高等职业学校选择与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合作必将成为人才培养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培养新的复合型工程测量人才增添动力。针对目前状况,就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探索。  [关 键 词] 高职;工程测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对健康产业、医疗行业等进行调研,分析行业护理人才的发展状况及医疗机构和健康产业对护理人才需求及层次、岗位技能与课程的对应关系,提出高职护理专业群培养规格及职业面向,并对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群;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
期刊
[摘 要] 通过参加湖南省教师技能比赛“业财税融合暨大数据管理会计应用能力赛项竞赛”的具体实践,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理念,总结了“业财税融合暨大数据管理会计应用能力赛项竞赛”的竞赛内容、竞赛规则及备赛心得,旨在為有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教师技能比赛;业财税;大数据管理会计;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网络舆情是新时代高校提升管理水平面临的重要课题。在阐述高校网络舆情内涵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南京地区高校网络舆情案例分析当前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加强工作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机制建设、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提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处置的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迈向新时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也迈上一个新台阶,在这样的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人们就更加注意个人思想的提升。大学是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是学生建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渠道。  [关 键 词] 新时代;艺术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
期刊
[摘 要]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職院校是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主要场所,而综合性技术人才则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00后”学生具有其新特点的同时也即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流砥柱。当代中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同时,在思想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青少年,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高职院校的爱
期刊
[摘 要] “课程思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理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根据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特色,挖掘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同时研究以何种方法和途径能够有效地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实现于润物无声中立德树人。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实现路径;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总结“课程思政”的特点和意义,提出开展实践类“课程思政”教学,要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育评价四个方面来进行探索。以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核心课程无线通信工程设计为例,对这门理工科实践类课程进行思政改革探索和实践。最后对此课程改革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反思和展望。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实践教学;通信工程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现代学徒制的推广,促进了学校、企业、教师的发展,促进了“三教”改革,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因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得到了进一步变革。论述了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