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群医疗卫生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对健康产业、医疗行业等进行调研,分析行业护理人才的发展状况及医疗机构和健康产业对护理人才需求及层次、岗位技能与课程的对应关系,提出高职护理专业群培养规格及职业面向,并对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群;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226-02
   为贯彻落实《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根据《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实施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的通知》(桂教职成〔2019〕43号)精神,结合广西中医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专业群建设的任务以及人才市场对护理专业的需求发展,充分认识到护理专业群建设的时间紧迫性,建立健全产业对接、动态调整,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深入医疗卫生行业等进行实地调研,对护理专业群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情况进行调研。
   一、调研方案设计
   (一)调研目的
   调查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护理专业群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需求情况;医疗卫生行业对护理技能型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通过调研分析,为校企合作确定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等收集数据信息,为护理专业群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二)调研时间和方法
   调查时间为2020年7月15日—2021年1月15日,采用实地访谈、问卷星调查平台、座谈会、微信互动、电话等多种形式进行调研。
   (三)调研单位和对象
   调研单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空港院区、广西重阳城老年公寓、桂林夕阳红老年公寓。调研对象为学院实习学生、见习学生,护理专业群毕业生,合作的同事、带教老师、护理部主任等。
   (四)调研内容
   合作调研单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其校企合作的授课和见习带教开展情况、护士的护理职业技能素养和业务要求;护理专业群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对执业护士资格证书的要求以及对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认识和能力素质要求;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工作适应程度、胜任程度,对学院护理专业群课程设置的评价和建议等。
   二、调研结果
   (一)招生就业情况
   以我校2019年护理类专业招生为例,三年制高职专业最低招生分数线理工类为352分、文史类为397分,分数线在区内同类院校中属中上水平,良好的生源保障了教学质量。护理专业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整体情况较好。护理行业更加注重技能经验,收入稳定,工作环境比较舒适。
   (二)医疗卫生行业用人情况
   从表1中可见,在三级甲等医院,主任护师和副主任护师以上高级职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相比于中级职称明显偏少,初级职称护师占比最少。初、中级职称占比为50%以上,与年龄段在45岁以下的护师占比较大有关,这也说明了中级职称的护师需要积极提高职称水平,加强临床实践和科研水平。在医疗机构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偏少,本科及以下学历护师占比超过80%。调研表明,高职毕业生市场在三级甲等医院中的用人需求已经逐年缩减,三甲医院对学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就业压力如此巨大,一部分优秀的高职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仍将三甲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就业的首选;卫生行业显现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缺口增大,同时也出现了留不住、不愿去的局面。
   在学历要求的调查中(见表1),医疗机构(三甲医院)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比18.9%,这一需求仍在逐渐加大,这也迫使护理专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学习以适应行业的缺口。本科学历占比71.7%,大中专学历占比9.4%,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在三甲医疗机构中的就业需求逐渐缩紧,如果毕业生依然选择三甲医院作为就业首选,极有可能面临就业失败或丧失三甲以下医院的就业机会。
   在上述就业环境不利于普遍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下,应鼓励应届毕业生尝试到大健康产业中争取就业机会。从表2中可见,以养老院为例,缺少副主任及主任护师的高级职称。除此之外,中级职称占比最少,仅7.0%,初级及以下职称的护士占比超过90%,提示应鼓励该行业的护师积极提升职称,改善和促进养老行业的健康发展。从学历情况来看,本科学历占比仅为9.7%,大专学历占比最大,为58.3%,提示在健康保健行业(养老院)中,高职护理毕业生依然存在较广阔的就业市场。经调研数据分析,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学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更看重他们的文化认同、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学习能力和工作经验,对招聘的护理一般都要求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
   (三)调研结果
   经过调研,医疗卫生行业对高职护理人才的需求仍存在缺口,从医疗卫生机构再到卫生行业,培养出适应行业需要的人才是高职护理专业群改革调整的方向。
   1.人才培养定位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群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各级医院、社區医疗机构等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健康保健等方向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随着行业经济需求的发展,培养学生除了成为一名临床护士外,还能服务于社区护理、健康保健等。改善一些“非去不可”“宁可不去”的被动局面。    2.岗位适应
   需经过短期培训,熟悉规章制度、感控工作和练习技能操作后才可上岗,新进护士对岗位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工作强度比较大、面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医院休假制度、自我职业规划的不确定性等。
   3.职业规划
   医疗机构要求护士在一年内必须取得护士职业资格证。社区护理、健康保健行业鼓励毕业生尽量考取护士职业资格证。我校高职护理毕业生在毕业的第一年考取护士资格证的通过率在70%以上。轮转两年并通过考核才可独立完成临床护理操作。
   4.专业课程学习与护理岗位需求
   90%的高职护理专业实习生和毕业生表示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基本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在校内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所学的基本技能,需要到临床中实践后才能熟练掌握,但有些新知识需进一步学习和培训,这是因为护理临床实践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
   5.人才招聘需求
   用人单位更看重招聘护理人才具有扎实的护理操作技能,其次是学历、个人素养,护士职业资格证书排在第四位,因为用人单位允许在入职第一年内考取资格证。合作医疗机构和健康保健行业都表示,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技能操作和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三、调研分析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为实现与临床护理岗位的能力需求的零对接,实现专业理论、实践课程与护理岗位能力、职业标准零对接;建设理实一体化课程,提高学生护理实践能力,缩短适应岗位需求的时间;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同时,共建护理文化、岗位培训、职业道德、交流与沟通课程;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鼓励学生在毕业的一年内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和护理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
   四、护理专业群建设的思考
   (一)校企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根据就业岗位和职业生涯发展要求,应以加强护理职业素质的培养,强化护理操作技能。对接岗位需求,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进行知识一体化融合,构建对接职业活动体系的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一体化学习。
   (二)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通过合作建立健康保健产业的形式,深化校企合作,学生在实训周内到该产业去实践,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实施新课程体系的关键。畅通护理专业教师引进渠道,从医疗机构中招录训育皆能、德技兼备的人才,通过标准化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拓宽师资培养和补充的渠道,比如到临床一线中实践、参加各类培训项目等。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用互动式教学平台App、微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对教学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五)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
   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爱心,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Z].2016-05-27.
   [2]周强.本科护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策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6):3998-4000.
   [3]王丽霞,傅映平,王瑞欣,等.護理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7,31(21):2632-2634.
  ◎编辑 郑晓燕
其他文献
[摘 要] 人力資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开发人的智力、才能,这就需要借助教育培训、激发鼓励、科学管理等手段来进行,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对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并校以来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分析,以期对同类高职院校师资建设以借鉴。  [关 键 词] 人力资源开发;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教材、师资、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熏陶、活动开展等方面提出如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做法。  [关 鍵 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討云班课平台在医高专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2018级护理专业大一班(五专)和大四班(三专)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云班课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并对其学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专生的学习效果、兴趣和自觉性等均高于五专生。结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活动。  [关 键 词] 云班课;三专生;五专生;医用化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 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具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和具体的学习指导是互为表里的。从学习风格的两个层面上来说,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在接受信息方面好于书本的具体知识,而在知识加工这一方面上,更趋向于实践探究。面对国家开放大学更加广泛的受众,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自成一派的学习逻辑。因此教师要对学习者进行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学习动机指导,针对他“为什么学”“怎么学”“学成什么样子”的
期刊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德育教学改革的建设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传授与育人教育相结合,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通过总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为进一步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工作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课程改革;传统文化;德融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62-
期刊
[摘 要] 教育体制改革对各个学段的教学体系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深刻重视。在高职院校会计专科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适当融入课程思政,并对会计基础内容展开分析,规范课程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此,主要分析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并探讨会计基础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效对策。  [关 键
期刊
[摘 要]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学科,相关产业和专业教育中的问题被讨论、研究。就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在建设中的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主要通过对专业教育研究情况的分析、电竞行业的分析、专业学生的调查,提出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和方向,为其他相关院校专业开设、招生、建设与改革等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 键 词]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专业建设;定位  [
期刊
[摘 要] 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对于学科教育教学优化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现代化教育教学。针对项目式翻转课堂进行了分析研究,以餐饮管理课程为例,阐述项目式翻转课堂及其重要作用,并具体设计了餐饮管理课程项目式翻转课堂,对课堂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实证调查,印证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关 键 词] 项目式翻转课堂;餐饮管理课程;教
期刊
[摘 要] 三全育人理念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医学院校肩负着培育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牵系民生工程,关乎健康中国战略建设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重要任务,如何在新时代有效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创立新的教学模式,培育医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我国高职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以医学专业课程为例,研究探讨课程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测量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社会对技术型工程测量人才的需求,为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目的,很多高等职业学校选择与企业进行合作,校企合作必将成为人才培养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培养新的复合型工程测量人才增添动力。针对目前状况,就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探索。  [关 键 词] 高职;工程测量;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