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类生活的医疗新技术

来源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t_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新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一些医疗新技术在未来10~20年内将全面普及,极大地改善我们的健康生活。
  随身式超声波医疗
  随着穿戴式医疗器械和远程医疗的逐渐普及,未来我们不必经常跑医院,一些小病的治疗和疾病预防都可以通过穿在身上的薄片状的智能仪器得到解决。这些设备依赖超声波而实现主动性或被动性工作。
  主动性诊治疾病是:它先发出低能量的超声波,检测人体内是否有血管破裂,一旦发现了伤口,它就会自动安全地聚焦于出血的部位,烧灼伤口,使之愈合。被动性工作是:穿戴式医疗器械会随时预警我们身体出现的不良状况,并与远程医生联网。医生通过网络确诊之后,会告诉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或者该购买什么药物。我们甚至可以利用仪器上的选项,让医院把药物快递上门。
  治疗性克隆
  治疗性克隆的整体目标一直是培养罐中生长替代器官或人体组织,以便用于人体的器官移植。英国科学家用干细胞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肝脏。这个“迷你肝脏”只有一枚小硬币那么大,同样的技术正在被进一步开发以创造一个全尺寸的肝脏。
  预计15年后,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都可以在实验室里生成,然后移植到人体内。方法是将对应细胞放入模拟太空失重环境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在这种旋转生物反应器中,科学家将随意生成特定组织、器官,使其表现得像在体内一样,癌变或任何受损的人体器官可以被新的自身无疾病的治疗性克隆器官所取代。
  干细胞和基因治疗
  许多疾病与遗传有关,换句话说,它们存在于你的基因中。现在,科学家正在努力改变那些基因并利用干细胞诱使缺陷细胞正确生长。也许有一天,出生缺陷会像肺炎一样可以治療。
  加拿大精神病学家盖伊-德邦内尔领导的团队通过药物消除实验鼠体内TREK-1基因的功能,从而治愈抑郁症。他们下一步的研究是希望找到一种能有效关闭人类相同基因的化合物,这将与今天为治疗抑郁症所做的疗法完全不同。又如在干细胞的分化领域,科学家将使干细胞样本中的p细胞纯度从30%提高到80%,这将开启胰岛细胞治疗1型糖尿病的新时代!
  无线电源技术
  无线电源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电磁感应和电磁共振的新技术,其未来发展可望实现更便利的日常生活,例如采用无线电源的无人机,对快递运输等物流业会非常有用,又如酒吧、咖啡厅及机场则可将无线电源传输设备应用于各种家具的设计中,因此一来所有的墙壁、地板与装潢都可以完全不布电源线,更不要任何插座。而无线电源一方面可以使汽车内部免于搭载笨重且不安全的电线电缆,另一方面为车载照明、音响、电话等设备供电,不仅简化汽车制造流程,也能支持电动车充电、启动雷达及光源等装置。在医疗应用方面,利用无线电源可降低患者因植入式装置而受感染的风险。
  未来各种高压电缆线也将完全消失,被无所不在的无线电源传输技术替代。电子及电力系统的所有设计终将凭借这种令人惊叹的新兴技术而被彻底改变。
  利用自身能量
  手机虽然用起来挺方便,可一旦没电,那就一无是处。许多器械也一样。尤其像起搏器这样一些植入人体、靠电池供应动力的小器具,电力耗尽就需要动手术更换电池。这可真麻烦,如能直接从人体自身获得电能动力该多好。
  美国航天工程的相关研究发现,人体存在大量的水与微量金属元素等,因此就存在不少游离态的电荷。这其中有自由电子,也有像骨头与脂肪等电介质起着绝缘作用,所以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可以认为是“生物半导体”。此外,美国科学协会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人体内蕴涵有化学能、动能、静电能与温差能等,每人每年源源不断产生的能量达到0.182千瓦,全球现有70多亿人每年废弃的总能量该有多么惊人,这是一直被忽视而废弃的巨大能源。
  自身能量的应用正在被广泛深入研究。例如在人体动能方面,美国佐治亚州的科学家利用氧化锌纳米管编织了一种“纤维布片”,如果将此“布片”别在衣服上,人在弯腰、伸手时扭曲衣服,其上就会产生电流,这样你就可以随时给手机充电。又如植入体内的起搏器也可以从病人身体内获得电力。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款靠心脏跳动获得电力的“心电起搏器”,装置植入心脏后,只要心脏跳动,就不需进行更新电池的手术。
  另一方面,医疗植入物最好的动力来源是身体已经用作能量供应的葡萄糖。葡萄糖含有巨大的能源——你每天摄入的食物装载着相当于1000节AA电池的能量。因此,将食物转化为电能,为体内的植入物提供动力是可行的。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可植入人体动脉的纳米机器人,它可以利用葡萄糖作燃料获得持久动力。
  如何利用人体自身能量是生命科学领域一个新的前沿课题,它将孕育出新的伟大突破,可能会发现生命物质运动中“新的物理学定律”。
其他文献
学校刚放假,阿萌就迫不急待地跑到奶奶家。奶奶家在辽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来到这里,阿萌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兴奋得又蹦又跳,打着滚儿地玩儿。  乡下不仅环境美,人也好。奶奶拿阿萌当个宝,给他吃刚下的鸭蛋,喝刚挤出来的羊奶。阿萌可以毫无顾忌地揪下刚长出的嫩黄瓜吃,可以骑着大黄狗玩儿。  叔叔是村委会主任,为人厚道公正,深得人心。叔叔的儿子小迪比阿萌小两岁。阿萌送给小迪一套《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几次神聊后
(一)    一百年后  终极问题首次提出来,是在人类刚跨入黎明期的2061年5月21日,而且还是两位技术员喝了酒后用五美元打赌的结果。  阿德尔和吕波夫是巨型电脑地球AC(“自动电脑”的英文缩写)的两位忠实值班员。这个巨型电脑有副冷淡的面孔,它的躯体伸展无数千米。它能够自我调整和修正,它也必须如此,因为根本没人能修理它。  几十年来,它帮助设计宇宙飞船,测算轨道,把人类送上月球、火星和金星。但地
晾晒的衣服干没干通常只能用手摸。如果没有干透收起,衣物会发霉,而晾的时间过长,过度暴晒又会导致衣物褪色。我经常参加合唱和舞蹈的演出,拿回来的舞蹈服不仅要清洗还要消毒。在家中通过阳光照射消毒,太阳光经过玻璃,紫外线减少,效果并不好。因此我制作了一款物联网智能衣架。  这个智能衣架采用Am1808最小系统电路板连接风扇和紫外线灯条,内置空气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湿度数据,外置水分传感器并卡在衣物下部用
2015年10月27日,第二十一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在浙江永康国际会展中心圆满结束。  这届发明展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共设置360个展位,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及行业协会、宝钢等单位的1100个项目参展。参展者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活力四射的中小学生。  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是中小学全国性组织,其组织的4个展区,汇集了北京市、天津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苏省昆山
城市内涝,汽车被水浸泡,给车主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汽车被泡的主要原因是水变深了而车主没有及时将汽车开走。我想,如果能研制一种支撑杆,安装在汽车轮胎上,把汽车架高起来,不就可以避免被水泡了吗?  我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提升汽车设备的信息,发现有电子类和充气类两种提升装置。我觉得,有水的状态下,这些设备都有不足,得研制一种能在有水、潮湿环境下工作的机械式提升装置。  基本原理  
你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梦境明明栩栩如生,可一睁眼,细节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难道这是因为做的梦太多才记不住?  其实,人并非整晚做梦。大概在睡熟90分钟后,人会迎来第一个快速动眼期,此时眼睛会快速运动,并伴有梦境,但仅持续一段时间,接下来进入新一轮熟睡阶段。  那梦境为什么总记不清楚呢?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科研团队对一类特殊的神经元展开了研究。这類神经元与大脑负责记忆的海马区关联紧密,能分泌一种黑色
寒冷漫长的冬季。南极,一望无际的冰原上,远远看去,有一片小黑点。走近,再走近,看清楚了,那些小黑点是聚在一起的雄企鹅。  雄企鹅全都穿着黑色燕尾服,一个个挺着圆滚滚的胖肚子站在那里,像绅士一样。  一阵刺骨的寒风裹着大雪铺天盖地扑来,雄企鹅慢慢地靠在一起,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好像在呵护着一件珍贵又易碎的宝贝。偌大的企鹅群竟然一片寂静。大家仿佛都有一个默契:安静点,不要说话。  不好,一只雄企鹅在挪动
研究背景  暑假里,一篇关于“长沙公交车迎面撞上限高龙门架致使1 5名乘客受伤”的新闻报道,吸引了我的注意。报道说,事发当天,原限高3.5米的龙门架突然变成2.5米,司机反应不及,造成车祸。  能否可以发明一个主动预防龙门架被撞的装置,既能保障设施安全又能保护驾驶员生命财产安全呢?  研究过程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了目前常见限高架的种类、结构和形式。限高架一般为钢结构,标有限高米数以提示过往车辆
迪士尼出品的电影《奇异博士》,以迷幻的奇境给人带来了盗梦般的震撼。影片中,奇异博士那件具有超音速飞行、抵御魔法和物理攻击、变形等功能的悬浮斗篷,让观众久久难忘。其买,它的原型或者说灵感来源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那就是终生游荡在大海中的毯子章鱼,它的学名叫水孔蛸。  不是章鱼的“章鱼”  水孔蛸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水孔蛸科水孔蛸属下所有动物的统称。它们的腕足之间生长着如同毯子一般的肌肉膜。每当
太平洋上的怪物  2016年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浩瀚澄碧的大西洋洋面上,一个钢铁制成的庞然大物在幾艘小拖轮的牵引下,浩浩荡荡地向前驶去。它的外形十分古怪:既没有万吨巨轮那样高耸的船首,也没有远洋客轮那种漂亮豪华的舱房。它那长方形的身躯独具一格,宽阔的甲板上矗立着积木式的高大厂房;四通八达的管道就好像盘绕着的银蛇,球形的钢塔在阳光下闪烁着眩目的光芒。过往船只上的人都瞪大了好奇的眼睛,猜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