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开放教育助推集团化办学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b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山东省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围绕国际化、现代化和本土化总体发展规划,坚持目标、问题、需求和效益导向,传承“开放教育”的优秀文化基因,以课题研究引领发展,推进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改革。我园创新“名园+新园”办学模式,依托优质园扩大普惠性资源,创办7所分园,发挥实验、示范、辐射作用,为“幼有优育”贡献力量。
  探索“互联网+教育”新路径,以信息化引领发展。园所确立了“以信息化引领幼儿园集团化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之路。构建“互联网+”时代“办公管理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家园共育管理网络化”三级信息化教育管理模式和“1(优质园)+M(分园)+N(联盟结对园)”协同发展应用平台,引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智慧化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精准化教师专业发展、协同化家园联合育人、个性化幼儿健康成长改革实践。
  一是搭建云端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研发“开放教育移动数字化资源平台”,汇聚教学资源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数字化课程,服务教育教学、幼儿学习、家庭指导。二是探索PAD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在特定情境下有效激趣,解决教学重难点,实现过程性评价。三是建设同步课堂及网络视频教研训平台。实现互联网+教育研究共同体,助力园本教研现代化和教研训常态化、一体化,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运用教育大数据撬动集团化办学管理。建立分层级“菜单式”培训方案,创新“三段式”混合式培训模式,实现网络协同教研与个性化培训学习。五是开发“课程评价系统”“幼儿发展质量监测大数据平台”,诊断课程效果。六是创新“云+端”App家园互通应用模式,构建“沟通、安全、教学、成长、健康”的教育教学体系和应用平台,家园合作共育。
  深化“开放教育”研究,提升育人质量。园所坚持“科研兴园、品质立园、特色强园”的发展定位,秉承“爱的相遇、共同成长”园本文化理念,全力打造“幼童之家”品牌和“傳承、活力、品质、和谐”的“开放教育”名片。确立“开启心智、放飞天性”的管理理念,引领教师以“儿童为本、研究当先”的精神,用开放的思维和心态观察、解读和支持幼儿。
  “开放教育”研究团队践行“幼儿深度学习”理念,举办了“构建尊重幼儿主动发展的课程国际研讨会”,提出并实施“开放教育+”研究,延展开放教育研究视域和课程体系。创新开放教育+传统文化、开放教育+STEM、开放教育+融合教育、开放教育+信息化研究,构建了海洋教育、生存教育、家庭教育与托幼衔接、幼小衔接、幼儿居家指导课程及教学资源,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强化团队内功,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首先是立德铸魂。通过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教师坚守教育初心,厚植教育情怀,践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通过学习典型人物、签订师德承诺书等活动,树立师德标准,明确师德规范;通过将师德纳入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落实一票否决,加大师德权重;通过师德演讲、教师节表彰、年度园级十佳感动人物评选等,挖掘优秀典型。
  其次是强化培训。开展针对性培训,建立“园领导引领研究”和“名师引领研究”机制;为教师搭建学习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高校教授来园举办讲座;让教师赴国内外参观学习,开阔视野。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发展需要新作为。园所深耕学前教育事业,用爱与责任成就幼儿完满童年,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其他文献
放学后,徜徉于清雅的兰花丛中,不经意间,我想到了一个秘密——  那时,我还在小龙潭教学点教书。记得离学校不远处,一间外墙上挂着一对牛角、一件蓑衣和半串辣椒的土房里,住着一位大叔。他孤零零的,衣服油腻发亮,头上总戴着一顶破草帽,不时有白发从破洞处探头探脑地伸出来,刺猬一般。听说,他唯一的儿子因触犯法律被抓去坐牢了。大叔挺想念儿子,却苦于自己不识字,没法写信。有一天,他晃晃悠悠地来到学校,怯生生地想请
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的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两个自我。老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成为心灵深处阳光自信的自我,一个追求向真向善的、积极的自我。挖掘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  小市(化名)是我班的一个男生,他很诚实,说话时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非常可爱。但他的一系列表现却不是那么“可爱”。课堂上,他自控力较差,坐不住,即便坐在那里也是懒洋洋的,知道不对,但
创新人才培养,关乎国家未来发展与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恰同学少年,高中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创新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成长的黄金期,高中集合了未来可期的众多优秀少年,而这些高中如何培养在人口总数中占比2%的“头部人才”的创造力,也就是拔尖创新人才担当起重任,是需要重点来思考的问题。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在教学实践中,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无疑是重要的突破口和抓手,是“三全育人”理念在教學层面的具体实践。数学课程,因其所蕴含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找到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并通过有效途径实施课程思政,是中学数学必须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充分利用第一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