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课堂才是智慧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in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语文“智慧课堂”的研究,它并不是一种固定教学模式,体现在以“问题、参与、体验”为关键词,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课堂。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时空。教师、学生和课堂这三者,在迎接课改挑战,培养学生智慧,追求有生命力的“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笔者以为,语文课堂具备了这三“活”,语文学科知识的传递,人文精神的教育,学生的认识水平、语言文字能力和情感个性的协调发展将成为可能。下面笔者结合高一语文必修三《品质》一文,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希望对同行有所启发。
  一.教师的引导灵活是关键
  要想让学生学得活,就要活化课堂,而教师的灵活引导是活化课堂的关键。引导是一种艺术,将会给学生在知识上以启发,开启学习的门径;在精神上以振奋,活跃思维,养成会学的能力、习惯,享受会学的喜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学法“活”离不开教师的教法“活”。
  首先,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时候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鼓励。
  在教学课文《品质》中学生读到“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啊!”他回答说,“死掉了!”“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啊!”他说,“真是怪事。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这几段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说:“我有点懂,但不十分明白。我觉得格斯拉先生的死除了自身的原因,应该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这正是学生学习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状态,需要教师的点拨。在让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我引导:①这位有诸多美好品质的手艺人却在他六十多岁离开了人间,我们在同情、惋惜的时候,有没有好好想想他的死因?②除了自身的原因,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吗?学生联系语境,在解题中逐渐明白其中之意。
  生1:医生说,他是由于慢性饥饿而死的。
  生2: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经常断炊。
  生3:他从不登广告;用最好的材料,亲手精心制作质量最好最合脚的靴子,他的靴子最耐穿,相对而言他的货物的销量就要受到影响,他不愿意改变;他的费用总是在交费日才收。
  生4:外在的原因:(1)竞争对手:大公司采用机器生产,产品丰富,式样时髦;大公司利用广告吸引顾客、拉拢客源;(2)消费者:“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追求时髦和多样――消费观念改变。
  生5:从表面上看格斯拉是饿死的,但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看到格斯拉的死是因为他与那个时代脱节了,而他又不愿意改变自己,所以他的结局只能是一步步走向破产,以至最后死亡。
  ……
  无疑,这样的引导不但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获得知识和能力,而且也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甚至在课堂上教学的侧重点都要有所改变,因为学生的能力应该获得全方面的发展,哪里存在问题教师就得从哪里着手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当我们把教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般地灵活运用,摆脱匠气,多些灵气,精心设计教法,就一定能把学生引进学“活”的至上境界。
  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能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倾情投入,激发出生命的活力,产生探索的欲望。
  其次,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二.学生的思维鲜活是核心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科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引导灵活的同时,还要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的并用,求异求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同类型的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活”起来,才是有效的,才是“智慧课堂”。
  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我让学生始终处在不断的质疑释疑过程当中。在初读课文后,我提出: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写的文章都有十分精妙的词句,请大家再一次仔细默读课文,找找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是标点。等一会儿交流时,可以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提出问题请大家帮助。问题一出,学生便再次投入课文的默读中,不时地圈点、评注、查资料,结果学生们发现:
  生1:作者在文中写道:“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那么格斯拉到底又有什么样的“理想”呢?
  生2:穷苦的鞋匠格斯拉一生中只认准一件事情——制作靴子,制作质量最好的、最合脚的靴子。他尽其所能,努力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即便是死亦会无憾。格斯拉虽穷困,但却恪守着他的职业道德和尊严,这就是他的理想。
  生3:可以说格斯拉用死捍卫了他的职业尊严,实现了他的理想。他的死更突出了他的高贵品质。我们可能会惋惜他的死,同情他的悲剧命运,但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了给人看,这样就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以发人深省。
  ……
  听着同学们的发言,笔者觉得只有激活了学生的体验,来自内心的自由潮水才会涌动,生命之花才会倾吐芳香。
  上例中,笔者精心地将学习内容蕴含于情境中,使思考的过程成为一次次面临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做,其最终结果是同学们的知识被激活、思维被激发、情感被激励,精彩表现不断出现。当语文教师把枯燥的内容变得脉脉含情,把艰深的道理变得平易近人,把问题的讲解变得妙趣横生时,这样的教学就让我们看到了教师的设计智慧及经此处理后的美丽“风景”。
  教学实践证明:运用“自读感悟”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最易激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读文,思维功能全屏开通;学情交流时,大量信息被处理、收集、存储;质疑释疑时多种思维手段综合运用,通达解决。不能不说,思维鲜活的课堂是智慧激荡的摇篮。   三.课堂的气氛活跃是基础
  鸟儿高飞,需要广阔高远的天空;学生展现自我,则需要宽松活跃的气氛。当学生的情绪处于一个积极活跃的状态时,学生的学习才不会压抑,一个个奇思妙想,才会如泉喷涌。因此课堂上应给学生营造一种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当我们的课堂教“活”,学“活”,课堂气氛怎能不“活”。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就全方位投入思考;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学生就大胆实践;教师激励学生“超越”,学生思维就飞扬;教师让学生“选择”,学生就自作主张;教师引导学生“创造”,学生就不断开拓创新。
  课堂上,当我对课文进行了小结后,我问:
  在我们江宁区流传着这样一个人人传颂的感人故事:江宁金宝市场一位老乞丐为汶川灾区捐款……
  师紧接着提问:目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为了物质利益,有些人丢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而那位老乞丐以小人物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现在,请作为记者的你们前去采访那位老乞丐,除了弄清事情的经过,请重点说说我们该怎样面对他,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大家可以发挥,可以争辩,请大家畅所欲言。
  生:我们要学习那位老乞丐,即便面临生存危机,都不要改变自己。
  生:在当今物质的社会里,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人活于世,总该为真、为善、为美承受些什么的。
  ……
  争辩的引入,开放了课堂,解放了学生。置身于这样活跃的课堂,你准会情不自禁地随着学生们一起思考、一起惊喜、一起陶醉。
  行文至此,笔者想到了名师的优课设计,只突出课的基本教学思路和主要步骤,而不涉及具体细节,留下较多的空白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决定,教师临场处理学生的各种学习矛盾,活学活教。这样的课堂才是我们语文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美妙境界。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语文“智慧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实践也证明生动鲜活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欢迎的,才是让学生发展能力,增长知识的平台,这也是新的教育理念所要追求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省新课程的推进,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将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不耽于经验,不囿于传统,努力创新,就一定会常教常新,学生也永远会坚守在我们的课堂,等我们点亮那求知的眼睛。当我们的语文“智慧课堂”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语文学科与生俱来的盎然生机便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叶宝金,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其他文献
乘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之东风 为人民财产长久安全之保险中保财产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总经理钱建中最近,根据国家《保险法》有关条文的规定,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作出了人寿保险和财
我“爬格子”十年来,已有1000多篇文稿发表,仅去年以来就在市级以上新闻单位发稿180多篇,其中:省级65篇,由于成效显著多次被评为省、市级优秀通讯员。回顾自己在编辑老师指
仁学者访谈录」探索史学的历史、理论及其社会意义 -一瞿林东教授访谈录史文薛义(l:5)章开玩教授与中国近现代史写作李平生(7:5)「《美国通史))(六卷本)笔谈〕《美国通史》编
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对不同节理倾角、节理贯通度、节理组数、荷载应变率、试件长径比、节理厚度和节理充填物等7种工况下的节理岩体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及破坏模式
各位领导,各位贵宾,同志们:今天,大家怀着喜悦的心情,庆祝省文史馆五十华诞,我谨代表全体省政府参事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在座的各位馆员致以兄弟般的亲切问候!省文史馆同志们以
本期“七彩星”:贡嘉园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六(7)班  本期星探:庄小燕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老师  推荐理由:不管身在何地,都始终记得用笔记录风景。  贡嘉园是一个十分享受写作的女孩。周末,她总是窝在家里“漫游”文字世界,或者安静地做手工;放假了,她又和父母一起遍览山河美景。但无论何时何地,她总是放不下手里的笔,文字当中融入了沙漠草原与山河大海,也融入了身边的小小风景。  “七彩星”专访  你为什
由于前些年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一手软”的问题,使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信心不足,担心精神文明建设究竟能不能搞上去?一、造成
罪魁疑为宠物土拨鼠美国卫生主管部门近日证实,美国中西部3个州已有至少19名患者通过接触动物而感染了俗称“猴天花”的猴痘病毒。这是该种致命疾病首次在西半球暴发。美国
为“心脏”安装“起搏器”、做人造眼手术、测试“病人”神经反应……在不久前举行的辽宁省第12届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上,鞍山市铁东区青华小学六年级学生霍明浩和杨天舒配
当沪宁高速公路开通时,江苏人着实欢呼了一阵儿,因为速度快了嘛,如果说高速路是经济的命脉,那么信息高速路就是未来的命脉。 现在,IT界在运作市场的业务时一个流行的做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