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xi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是许多人心头上的一颗朱砂痣,人生中一道跨不过的坎,想离开的人也许永远离不开,想回来的人也许永远回不来。出生地不一定是成长地,成长地不一定是奋斗地,奋斗地不一定是安息地。那么,故乡何处寻?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在山的对面遥远的地方,住着‘幸福’,于是我和许多人一起出发,归来时却泪眼滂沱。”这眼泪从何而来?也许是对年少轻狂的悔恨,也许是对物是人非的慨叹,抑或是一种喜悦?是一种回归故土的释然与激动?像随风飘荡的落叶归了根,像迷失方向的旅人得了救。这样的人,走到哪,都走不出故乡的牵绊。故乡是他们的影子。
  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诉说了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情感变化,由浅入深地探究了乡愁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从这首诗中,我们似乎可以觉出人年纪愈老对故土的依恋愈深,那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悲伤,百年来一直萦绕在中国人心间,成为割舍不下的家国情怀。
  可是一辈子不离开故乡的情况太少了,毕竟这世上很难再出现第二个康德或第二个费尔南多·佩索阿了。于是,我想起李白的一句诗:“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只要这里的主人能与我这客人一醉方休,一见如故,那么哪里不能是我的故乡呢?何必拘泥于形式呢?
  是啊,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心灵安处便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若能持心自守,便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惧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专注于内在自我的坚持。
  作家王小波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曾将自我比作“火炭上的一粒糖”,并以此希望它永远噼啪作响。我相信有这样信念的人永远都不会老去,永远都活在自己一生的“黄金时代”。无论行至何处,都会因为这精神家园的支撑而安定自若。
  刘亮程曾在《一个人的村庄》中谈到“住多久才算是故乡”的问题,在他眼中,可能一直要住到周遭的人、事、物都已成了熟悉的气息,而自我也与之融为一体的地步。我能理解他的做法,在他所处的那片荒凉之地,人烟是很难抵挡风沙的,人们在不停的搬家中感到虚无,唯有脚下的土地、手中的铁锨是真实的。他紧握着它们,正如苦寻着自我一样,因此他得以在《逃跑的马》中说自己从不骑马,永远保持着自己的速度。
  如果说故乡是流逝的時光,那精神便是那段时间的轴线。故乡尽管成为废墟,精神使我们保持安定。精神的长度决定了故乡的范围,但愿此心安处是吾乡。
  (编辑:于智博)
  评点:刘久娥
  这是一篇散文化的议论文,开篇对故乡作了个性化解读,引出“故乡何处寻”的思考,指出家国情怀是无法割舍的,再笔锋一转,在“可是一辈子不离开故乡的情况太少了”的前提下,探讨家乡的抽象含义,进而得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结论。整篇文章,例证、引证行云流水,不着痕迹,分析说理深入,远离概念化的空洞说理,语言灵动有逻辑性,没有材料的堆砌感,思维有深度。
其他文献
蔡崇达在《皮囊》一书中写道:“生活,从来就不是个太好的观看者,它就像一个苛刻的导演,用一个个现实对我们指手画脚,甚至加进很多戏码,似乎想帮助我们找到各自对的状态。”面对生活的指责,许多人开始不断地质问自己:到底该怎么做,人这一辈子才算值得?  《皮囊》一书或许给了我们答案。  提起这本书,第一个震撼到我的是主人公九十多岁的阿太——一个很狠、很舍得、很牛的人,一个曾把自己年幼的儿子扔进海里学游泳的“
怎样提高小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呢?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个人觉得还是要从提高英语单词课堂教学效率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实物、图片学习单词  利用实物学习单词的优点是可以将单词的音、形、义三者直接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单词,又使单词学习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如我教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pencil、ruler、rubber、pen、school bag、crayon、penc
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意志力不强的人即使有非凡的智慧也无处发挥。有志者,当立德立言,步履不停。  志强者,以鸿鹄之志,修身立业。埃隆·马斯克研发火箭回收技术,以缩短人类与宇宙的距离,使进入太空的成本降低几百倍。志在天空,便去翱翔;志在宇宙,便去探索。埃隆右手是智力,左手是志力,二者合一,得到“天才”的效果。人们注意天才式成功,更应该思考天才之志。  志强者,以己之力,一振国威。郑和带着“扬国
下雨了,我在一家街角的小酒吧內避雨。酒吧的经营位置不太好,人也少,我进门时,老板正在给几个新来的服务生讲解饮品的冲泡。  我默默站在门口,听他讲调鸡尾酒的技巧:一杯玛格丽特,要用酸橙或柠檬轻涂杯口,杯口朝下在盐边盒里旋转,盐务必为细盐。有个女服务生发问:“要是细盐没有了,用了粗盐,会怎样?”我偏过头去注意看那老板,年轻的脸上并无多余的表情,只是认真地看着那位女服务生说:“对懂的人来说,对不起他们;
在习总书记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尊老敬贤的国家温度,体会到了大国领袖的人格力量。  2017年11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在准备同代表们合影时,总书记看到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这时候,总书记一把拉开前排的凳子,微笑着问候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
如果将人比喻为一株植物,那么许多人终其一生的培育就为了收获果实。这样的目标未免缺少魅力,这也是周国平先生所担心的。我们倘若只为收获,与植物又有何异?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开一次花。  从生物学上看,开花是结果前必不可少的过程,植物通过开花引来蜂蝶负责传粉。而我们选择开花,也是展现自己的勇气和追求的期望。柏拉图说:“美,具有引人向善的作用和力量。”不论结果,这样的开花需要的是立于台前的勇气以及追
2015年,新材料作文占据了高考作文的半壁江山。但是,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却成了不少考生的“拦路虎”,无怪乎阅卷老师声称,如何选取一个恰当、新颖的立意角度,是决定一篇文章优劣的关键因素。从阅卷现场来看,考生主要的审题立意误区有:  一是“全面理解”误为“面面俱到”。“全面理解”,指的是理解题目的主旨、出题人的主要态度倾向。但作文题目往往是给出一个大的方向,我们只要能在所给题目的范围内选取一个或几个角度
岁月悄然流逝,如花的容貌也会渐渐凋零。  古往今来,多少人痴迷于重返青春年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前有秦始皇求取仙丹,不获而死,后有巴托里公爵夫人妄想从少女的血液中获得芳龄永驻的秘密……无数人求取在这漫漫不归途上,岂有一人永葆青春?  皆说彭祖以久特闻,可曾听说其求取长生之道?不过是坦然面对风霜罢了。我们的每一条皱纹,都是历经霜雪的见证,那松弛的皮肤下是日趋饱满的灵魂,又何必执着?  有这样一群佳人
近年来,时评类材料作文从2009年江西卷“圆明园兽首拍卖”、辽宁卷“明星代言”,2011年新课标卷“大国崛起”,2013年新课标Ⅱ卷“同学关系调查”,到2014年北京卷“老规矩”,2015年新课标I卷“小陈举报老陈”一直备受命题者青睐。  时评类材料作文行文要求考生对事件进行评论,但至于如何评论,大多数考生却很茫然,以致于文章思路不清、内容空洞。其实时评类材料作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评论便可轻易夺取
【2018年高考备考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次,我在玩陀螺时,父親问我:“知道陀螺的底端为什么是尖的吗?”  “因为只有底端是尖的,陀螺才能旋转起来。”我说。  “如果把陀螺底端的尖截除,留下一个较大的横切面,陀螺还能旋转起来吗?”父亲问。  “不能。”我说。  “知道为什么不能吗?”父亲问。  “如果陀螺的底端不是尖的,那么它就不能立足一点,又怎么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