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dongt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样教学环境反作用于兴趣,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实现自我、体现自我能力的途径。使学生内心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调控教学环境中的诸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情感处于积极、自由、宽松、安全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学生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
  对学生而言,教学环境不仅仅是干净整洁的室内环境,更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谐互动的心理环境。这里讲的是如何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以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
  1.传授教学内容的方法和手段要新颖,吸引学生的注意
  1.1 提出问题吸引和强化学生的注意。
  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是不变的,但是不同的老师在传授的过程中方法和手段是不同的,只要学生对呈现材料与呈现方式发生兴趣时,才能最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只有那些形象直观、新颖有趣的认识材料,才能最有效地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创造教学环境探究教学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问题”即“思维”,一切探究发现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示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关系到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所以教师在突破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有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教师应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通过设计针对教学内容的开放式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内心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2 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使课堂走进生活。
  人是生命,生命即生物的一部分。所以讲生物一定要联系实际生活,这是每个学生的切身体会,让他们在教学中感悟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机会。例如讲病毒结构时引用SARS、爱滋病、禽流感等学生都比较了解的事例来说明。例如“讲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一俗语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关系。比如三大有机物的消化吸收利用与日常生活当中的营养搭配。粮食、衣物的理想贮存方法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总之,生物学是一门时时处处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科,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既能使吸引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又能使学生了解一些实际生活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动脑筋,因材施教,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否则,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常会使学生感到疲倦、厌倦,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2.小心善待学生错误的回答,创设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提问是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的检验。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接受信息的快慢、思维角度的不同等,学生得出的答案会与“标准答案”不一样,甚至是错误的,这些现象都是客观的、正常的。教师不要急于否定,甚至批评,否则学生会形成听到提问就紧张害怕,心理感觉不安全,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无益于学习活动。教师应该利用学生错误的回答,敏感地捕捉这一反馈信息,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3.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互动性
  学生质疑是对教师讲述内容、书本知识和课外阅读接触的知识提出疑问,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不同的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教学内容提出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体现学生主动学习,认真思考的一方面,也是教学相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学生的质疑要保护,要鼓励,要认真对待,不要轻易的否定,否则会打消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通过认真解决学生的质疑,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4.尊重学生差异,力求学生之间的平等,创造和谐教学氛围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如长相、性别、性格、特长、学习成绩,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与教师的亲疏关系,甚至行为规范养成的差异,等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以每一位学生均等的机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例如在课堂提问时,问题有难有易。对那些简单的问题多叫学习差一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那些相对比较难的问题多叫学习好的学生,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所有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没有偏亲与厚爱,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造学习情景和学习途径,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一种学习方法,它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老师和同学们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去获得知识。教师应创造自己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
其他文献
【摘要】线这种表现手段从古至今在美术课堂上都应用极广。线是美术课堂中进行绘画与创作的基石,同时也是孩子们进行美术创作的必要手段。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把握线的神韵、简化没有意义的线条、欣赏名家的作品、探索线的形式意味几个方面来进行线的表现和把握线的基本脉搏。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线  在美术课堂中,同学们创造出的生动漂亮的美术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离不开“线”这个基
期刊
入世后,将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加速体育产业的进一步社会化。同时体育产业也面临双重挑战,一是外资大量的进入将使国内市场分额相对减少;二是国内体育企业规模较小,所以还难以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加上产业制度滞后,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国内企业的发展的竞争力。政府应制定和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建立和健全与国际规则接轨的体育市场法律和法规,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扶植力度,加快体育产业体制的改革,提高体育产品的
期刊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检验体育锻炼效果。因此,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激励学生积极锻炼来提高测试成绩,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就成为学校及体育教师必做的份内工作。  测试工作虽然结束了,但测试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具体实例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现将其整理出来,以探讨如何多渠道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问题。  1.例1:激励学生
期刊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代教学模式: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能化繁为简,使学生如临其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融入情境,获得感知。  【关键词】新课改,创设情境,有效策略,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式由传统教学向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转变,那如何激发学生对复杂的政治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认知兴趣,发展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以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一些方法的探究与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模块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衔接,进行较大规模的目标任务能力的培养,从而体现了职高生技能方面的优势,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实践,技能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模式是在多年的市场营销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经验所得。其主要思路是在以一学期为准的教学周期中,按照完整的市场营销模式安排教学活动,用实操型的工作项目
期刊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要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且能较好的运用,并不容易。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数学老师每天都在深思的一个课题。  我个人认为,数学老师首先要学习大纲,钻研教材,从整体上掌握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搞清个部分知识的纵横联系;其次,要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
期刊
《新课标》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由此,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来,是推动英语教学改革进程的有效手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来。以计算机为主,投影仪、多功能展示仪、电子白板等现
期刊
【摘要】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和外人点拨辅导的情况下,也能非常自觉、饶有兴味地去学习、去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愉快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情感,产生共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创造民主、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愉快教学,初探  在现代教学实践中,愉快教学正日益引人瞩目,并对教学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即寓教于乐,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它始终注意发挥以愉快为核心的各种
期刊
【摘要】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新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