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中学初中数学启发式教学新探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发展到今天,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思维的学科,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激励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类比中学习创新,创设数学情境启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在猜想后论证,在实践中思考,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让数学教育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农村中学;初中;数学;启发式;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发展到今天,创新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思维的学科,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数学创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领悟、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来实现的。
  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数学课堂也一改传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一个亮点,“启发”是教师熟用的法宝,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需要教师以问题为契机,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设计出难易适中、典型性强、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启发性和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诱惑性的问题,为学生搭建认知、探索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洋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自我感悟。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利用逻辑思维,展开小组合作、探索,自然地引出新概念、发现新命题,让学生像数学家般地在“猜想——论证”中得出新结论。再适时选用一些精选过的相关实际问题作为例题引导学生去运用、去实践。
  这种启发式数学课堂,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且不拘于定式,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大胆质疑、追求科学、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正是新时代对教育本质的呼唤。它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促进了思维活动和思维定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针对不同的课型,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启发引导方案:
  一、温故知新
  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联系比较密切,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识或运用旧知识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潜在的规律。由师生共同探讨,得出新的结论。课中学生往往在弄明白自己找出的这个结论意义之后,才发现这个规律或定理就是新课的知识点。这种不着痕迹的推陈出新会给学生意料之外的惊喜收获,学生也很乐于这种发现的美妙。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盎然情趣。
  二、类比出新
  类比出新就是学生把新学的和原来学的知识进行比较,运用已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出新的内容的办法。比喻在学习“圆锥表面积和侧面积”时,可引导学生回忆 “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是通过展开的方式来发现表面积计算公式的,从而知道 “圆锥表面积”的研究思路。再如,通过回顾“一次函数”的学习内容,知道研究“反比例函数”也可从“通式、图象与性质”着手。类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弄清知识结构体系,发现数学中规律同时也做了对比,便于区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一次培养。
  三、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该用什么办法去解决,会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道理或得出结论。如在讲授“方差”时:先给学生两组极差相同,但波动区别较大的数据,让学生去比较它们的波动。学生知道,仅用极差去分析数据的波动是不全面的,它只关系到极大值和极小值。那么如何将所有数据都考虑进去,用数值来衡量波动的大小呢?从坐标图可以看出,各数据所在的点与平均数都有一定的距离,这些距离决定着单个数据的浮动。所有数据点与平均值的平均距离可以衡量一组数的波动,它们的距离即它们的差。但是,该用什么方式来保证这些差 ([xn-x] )为正呢?只有两种方法:a、取它们的绝对值,“ |[xn-x]| ”;b、给它们加上平方:([xn-x])2。那么就得到两个公式:
  平均差 [|x1-x|+|x2-x|+...+|xn-x|n]
  方差 [s2=(x1-x)2+(x2-x)2+...+(xn-x)2n]
  通常情况,都使用来方差衡量数据的波动。这让学生很容易明白公式的原理,并灵活住公式,这比起机械地记忆、使用要好得多。
  四、启发学生猜想后论证
  学生在学习了一些数学知识后,会产生一些猜想。那么可以通过引导、论证,排除假命题,总结新定理。如教学“圆周角”时,在引导学生了解“圆周角”概念后,让学生观察同一圆中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再多画一些,进行猜测。最后组织小组交流猜测结果,并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证,得出结论。
  五、启发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思考
  数学起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或进行模拟实验操作,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如在学习“轴对称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制作轴对称图形(折叠滴有墨水的白纸),再测量对应点连线与对称轴的关系,形成结论。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因利势导进行启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与其说启发式教学法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不如说是贯穿任何学科教育的一种思想理念。有了这种理念,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发展,教育才能走向广阔的空间。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近些年来,在计算机技术方面人工智能技术也已经得到长足的进步,并且已经成为了当今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的日常生
针对“PLC技术及应用”课程本科教学的现状,主要围绕培养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了高等学校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并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训练并重,以学生为主
摘 要:汉字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书法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是由于电脑等智能设备的出现,学生们的书写能力逐日下降。新课标对中学生的汉字书写提出了要求,但当前初中生汉字书写水平的现状离这一要求尚远。针对这一现状,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提高中学生书写水平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汉字书写;新课标要求;现状;策略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髓,在文字发展的历史中,没有哪一国的文字像中国
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种以社交为主要功能的新媒体社交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状况如何?社交新媒体对大学生有哪些积极或消极影响?如何引导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笔者为了改进该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摸索出了整体学习、基础学习、重点学习、前沿学习和常识学习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承认,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是绝对存在着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十个指头”也还“不一样齐”呢。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我们要强求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一致性,或者只采取一种的单纯的教学方法,不但违背了自然规律,而且对提高教学有效性不会有一点的益处。我们应该站在现实的角度,用新课标精神武装头脑,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因
摘要:在现场施工管理中,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因素.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管理人员的努力下有的会迎刃而解,有的却在磕磕碰碰中造成工期损失、质量损失、经济损失。在今天工程管理理论较以往已相对成熟,大多数现场管理人员都经过严格的项目经理培训。对工程管理有一定的认识,如果能把这些理论应用在现场的生产活动中,一定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安装;项目;现场生产;工程管理  引言  在现场施工管
期刊
·涂料行业·①北京关厢小区E区在建 40 0 0 0平方米居民住宅 ,工程需要大量内墙和外墙涂料。涂料要求符合国家标准的环境保护。②北京大兴丽园小区北区在建 5 0 0 0 0平方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