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幼儿教育之“道”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ngthandhon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中的道家,因其蕴含的基于本土民族心理而自成一体的哲学体系在时代的洪流中独树一帜,以道家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建构中国独特的教育学理论是完全可行的,“道法自然、行不言之教、率性而行”这些道家的哲学思想分别对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思维、教育准则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和指导意义。本文旨在挖掘道家哲学思想中所内涵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思维,对于探索幼儿教育采纳并借鉴先秦道家哲学思想中的教育精华,以客观科学的幼儿教育之“道”,对目前幼儿教育的发展理念提出可行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道家哲学;幼儿;幼儿教育;教育之“道”
  中图分类号:G616,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102-01
  道家文化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魅力,立足于中国本土的哲学环境,以顽强生命力的姿态在现代社会闪耀着其智慧的光辉,道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生存思维、与世无争的出世原则,种种价值取向在实践中把抽象的思想形态具象化为中华民族的部分文化特征和精神内蕴。本文以先秦道家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为依据,挖掘其契合现代幼儿教育策略的实用理念,在取其精华,去其糟泊认知基础上,反思目前幼儿教育的缺陷,提出基于道家哲学思想的幼儿教育之“道”,为幼儿教育事业的思路转变提供有用的理论指导。
  一、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与“道法自然”
  在道家哲学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思想,即是“道”,所谓“大道至简”,“道”看似一个简单的字却包含了无穷的意蕴,它是对宇宙整体、事物运行规律和万事万物生发起源的一种认识方式。“道法自然”道家这一思想不能简单的认为意指自然界,它是一种本体的存在载体,也是万物运行被束缚的客观规律,“道”即“自然”,“自然”即是无论是何种事物,何种状态,都在“自然”的范围中存在运行,没有任何缘由的先天就如此存在的一种状态,因此“自然”与“无为”是彼此不可分割的前后关联项。“无”和“有”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所谓“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无”本质而言在其内部隐藏着一种“有”的状态,因此它也是一种潜在作用的力量和动力,“有”是通过万事万物不同的形态来呈现的,因此没有一成不变的状态也是一种“无”,“无”在此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和动力。“自然无为”即是人、地、天在道的作用下采取的一种顺应的,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为。
  在古代,处于特定时代环境中的教育家对于人性的剖析尤为重视,道家的思想在指导教育和人的关系时也是如此。居于道家核心地位的老子认为人性的本真状态应该保持初生的婴儿那种“无”的状态,即纯洁自然,没有任何外在因素干扰最朴实本真的状态。因为在客观现实中,从古至今的人类随着历史发展,巨大的外在因素对自我主体本真状态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进入现代科技社会,错综复杂的欲望把人变成了失去灵魂的欲望的奴隶,人性的堕落日趋严重。因此,道家哲学秉持一贯的追求,认为教育也该使人类达到类似婴儿般的纯真无邪的精神状态,恢复人性中的美好,顺应“自然”的状态即“返璞归真”。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界出现了急于“拔苗助长”,为了“学习”而“学习”的价值取向,幼儿教育的功利化就是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而产生。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移植于幼儿教育目的,显然这种“自然”是幼儿处于自己发展应有的特殊时期和状态,幼儿教育于此应该顺应幼儿时期的客观规律和特点,以“无”为“有”的保持幼儿纯真无邪的人性状态,让生命原有的本质不要过早被世俗因素所污染,这是一种和谐的“自然”教育状态。
  二、幼儿教育理念的“行不言之教”
  “行不言之教”是道家教育思想的一个鲜明观点,与儒家“言传身教”同而不同,儒家重视说和做同时进行,“行不言之教”的“不言”不是表面看似的以不说话的方式而去教育学生,它的内涵是要达到“不教而教”的教育目的,教育者尽量不用语言的方式空泛的教育学生,而应以大量的行动,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为受教者树立学习的典型榜样,使受教者在实际榜样的影响下向教师学习,从而完成“不教而教”的教育目的。
  现代教育理念以幼儿的主体自然发展为幼儿教育之本。道家哲学思想重视对待万物之“道”应秉持不主动干扰的思想,因此,对待幼儿教育应该在幼儿主动思考及行为的基础上呈现自己的天性,展示幼儿群体活泼多样的个性。家长和教师应该把主导者的角色授予幼儿,以“无我”的原则让幼儿在多纬度的自由空间中成长。
  三、幼儿教育原则的“率性而为”
  “率性而行”在道家的哲学思想中主要包括“无为”、“无欲”、“无争”的内容,反应到教育中即是以客观规律的底线为出发点,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发展隐藏于“无”的无为教育。教育者以自然之道的教育理念实施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幼儿群体充分发挥自我的自由天性,在“率性而行”的理念指导下师生和谐完成教育目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在我国道家哲学思想文化的启发下的发展空间将会是丰富多彩的,以道家哲学文化思想为引导,幼儿教育可以从中吸取有所裨益的有益成分。道家哲学传统的独特性和以一个中心出发多纬度的思维模式,有别于儒家异中求同和向中心集聚的思维模式。因此,道家哲学思想发散性思维的对于激发幼儿教育的本质形态和理念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喻本伐.中國幼儿教育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文洁.中国幼儿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教育导刊(下月刊),2010(5).
  [3]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A].[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C].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进步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被提出,主张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以他们的需求和特点为出发点,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体现为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尊重小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小学班主任应认识到传统管理手段的不足,掌握以人为本理念的精髓,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提高班级管理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以人为本理念;小学;班主任管理  中
摘 要新课改实施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重点关注的课题。分层教学作为因材施教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取不同程度的发展,进而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在阐述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深层次分析了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课堂建设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课堂建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016
摘 要 足球作为一项影响力广泛的运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众多的爱好者。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爱好,不仅仅能够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要求,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能力,还可以为我国的足球体育水平选拔出更多的人才,有利于整个足球行业的进步。本文通过对初中体育足球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定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对相关人员产生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初中体育;足球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小学是学生从具象思维朝着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对数学中抽象内容理解起来较为吃力,从而让学生对小学数学产生畏惧心理,然而,信息技术作为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力工具,能够广泛应用到教学当中。因此,文中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随着新课程改革,我国对初中生除了注重智育发展以外,更加关注的是初中生的德、智、体、美共同发展。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保健知识进行提升,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教学中。本文就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意义与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教育;体育;体育游戏 
摘 要小学低年级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难度,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懵懂时期,任何经历、经验非常少,但该时期正是德育教育最佳时期。所以,小学低年级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生三观尚未形成,班主任如何与德育课程相结合,合理开展班级德育管理工作已成为当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文章针对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深入探讨,希望能够推动小学德育教育的发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素质教育,物理是具备较强生活元素的自然学科,通过物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实验教学是物理学习中的主要方式,如何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值得广大物理教师深入挖掘。  关键词 物理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O514,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9-002
摘 要 本文以函数最值的定义和性质解决近阶段的一些模拟题和浙江的高考真题为例,说明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寻找最初的本源——数学概念,使其在在解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解题效率。  关键词 函数最值;数学概念;不等式;必要性先行  中图分类号:O1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150-03  数学概念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下面从函数最值的定义和性
摘 要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識都是比较简单,小学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如果想要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或者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需要教师多在课堂中展示数学学科的魅力,让学生在数学的天地中能发现很多未解的奥秘,能感受到在数学学科才能感受到的独特魅力。在这个学习阶段,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同时也需要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而且教师可以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
摘 要“做中学”是我国于2001年启動的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改革的重要项目,更加符合学生的生命需求,便于学生积极融会贯通,及时内化所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做中学”活动来优化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认识,促使小学生在概念分析中实现全面进步。本文将从充分利用教学工具,为“做中学”教学提供工具支持;组织问题解决活动,落实“做中学”理念;丰富动手操作活动,优化学生直观体验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