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夫:宁愿挨饿拒绝给蒋介石画像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被孙中山喻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他是中国第一个到欧美研究西方油画艺术的人,他回国短暂执教却为岭南画坛培养出108大家,他的肖像画令西方油画画坛汗颜,他就是中国油画界耀眼的里程碑——李铁夫。
  10月,李铁夫家乡鹤山市举办的纪念李铁夫诞辰140周年系列活动持续举行,其中铁夫画阁主展即将拉开帷幕,“李铁夫美术馆”也将于国庆后在江门市开门迎客。记者走访了曾与李铁夫一起工作、生活过的潘鹤、陈金章等岭南画坛大家,还原李铁夫真实而传奇的一生,揭开他终身未婚之谜。
   李铁夫:原名李玉田。广东鹤山人,擅长油画、水彩画、雕塑。为我国最早到西方学习油画者。1916年入美国绘画研究院,获副教授学位。曾追随孙中山参加兴中会,在美国建同盟会纽约支部,任支部常务书记。1949年后任华南文联副主席和华南文艺学院教授。代表作有中国画《飞雁图》,油画《短髭男人》,水彩《瓶菊》等。1952年6月16日病逝于广州,享年83岁。
  
   “中国油画第一人”非李铁夫莫属
  
  记者从本次纪念活动总策划、鹤山籍画家胡锦雄处了解到,目前保留在广州的李铁夫油画数量稀少,而且有些已经破烂不堪,急需抢救性修复。他表示,“综合起来看,‘中国油画第一人’非李铁夫莫属。”
  岭南画派的重要代表画家陈金章感慨万千,“李铁夫是真正的大师,他的作品让我真正服气,广东出了这么个大师级的画家,媒体却很少报道,很少人知道李铁夫的艺术造诣和爱国情怀,坊间的一些逸闻趣事还是以讹传讹。我的意见是不但要报道,而且要把李铁夫的作品向全国展出,要让人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师。”
  陈金章印象中的李铁夫是一个极为和蔼的老人,晚年一直保持喝茶的习惯,而且每顿饭都要亲自写菜谱。一顿饭吃完后,学生总找机会“偷”菜谱,成为当时学生收藏其笔墨的主要途径。
  
  曾任同盟会纽约支部负责人
  
  早在1946年,潘鹤就认识了李铁夫。他告诉记者,当时李铁夫在广州举办画展,还在展厅外写了一条横幅“同胞们,快来看啊,错过了就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的油画了”。李铁夫给潘鹤的第一印象就是“怪人”。但潘鹤在当年的日记里却对李铁夫表达了无限的崇敬之情:“看了他的画,太好了,我想拥抱他,我马上就想认识他,拿着自己的名片去找他……”
  潘鹤指出其三怪:其一是拒绝给蒋介石等名流画像,宁愿挨饿;其二是终身未婚;第三是每天坚持背起画囊到外面写生作画,常年乐此不疲。
  潘鹤介绍,李铁夫在英美研习油画,造诣很高,从而也取得了相当高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他留下一张旧名片,上面印的头衔是美国雅士蕉殿力美术大学副教授,万国老画师画院会员。万国老画师画院是当年美国美术界最权威的组织机构,李铁夫是该机构中第一位亚裔会员。
  李铁夫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他担任同盟会纽约支部负责人六年,曾经卖了自己创作的200多幅油画、自己的汽车、别墅,把卖得的钱全部贡献出来作为革命活动的经费。
  
  遭遇阴谋爱情终身未娶
  
  李铁夫性格倔犟、孤僻。前全国美协副主席林墉回忆说,蒋介石曾给国民党元老李铁夫颁发勋章,李铁夫把它扔掉了,其他人吓得赶紧去捡,他却说:“我不要。”
  坊间关于他终身未婚的原因众说纷纭,最为广泛的说法是“铁夫热恋过一位华侨少女秋萍,而秋萍的父亲是顽固的保皇党人,坚决反对女儿与革命党人结合。就在铁夫离开纽约到美国南部进行革命活动的时候,他强迫女儿嫁到西部的加州去了。铁夫回来,已经人去楼空,消息杳然。铁夫伤心极了,大病了一场……潘鹤告诉记者,这些说法都是以讹传讹。李铁夫真正终身不娶的原因是因为遭到了一个白人姑娘的玩弄,最终精神失常,经常穿着奇装异服在公路上跑来跑去。潘鹤说:“在‘人间画会’,很多年事已高的画家都知道这个事情的缘由,但由于事隔太久,没人愿意提起。当时李铁夫师从美国著名画家威廉•梅里特•蔡斯和约翰•辛格•萨金特,技艺超凡,深受两位老师的宠爱。李铁夫画的西方肖像功力深厚,还因此获得副教授的职位。一个黄种人的艺术水平超过西方人,让嫉妒他的人接受不了,于是就设下圈套,让一个白人姑娘主动接近他,和他谈恋爱,但当李铁夫深深爱上这个白人姑娘时,却遭到无情的抛弃,这才有了李铁夫精神失常的缘由。后来铁夫身体复原后还写了一首诗:故国方遭劫,男儿志未舒。羞为爱情误,当作铁丈夫。李铁夫的名字由此而来。”
  
  升起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
  
  1932年,李铁夫回到香港,这年他已60多岁了。他孑然一身,在土瓜湾租了一间木屋居住,每月租金只需六元。家里不设炉灶,每天冷水洗浴,饿了就上茶楼饭店,几乎天天到九龙城的统一茶楼就餐,最喜欢吃京酱面和鱼肉煮萝卜,说天下美味莫过于此。
   1945年~1949年,美术界许多著名人士云集香港,李铁夫不但和冯钢伯、余本、赵少昂、张光宇等老一辈画家密切交往,而且跟青年画家黄新波、廖冰兄、陆无涯等组织的进步美术团体“人间画会”经常联系。潘鹤先生拿出一张照片告诉记者,“1949年10月26日,李铁夫带领我们在湾仔六国饭店顶楼升起了香港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当时我还年轻,就负责守住楼梯口,不让国民党的人来拔掉国旗,为此还打架,当时英国见国民党大势已去,也就不怎么管。”
其他文献
亲爱的孩子,今天你跟我告别,说为了给男友庆祝生日,你要提前赶回学校,给他挑选合适的礼物。我只不过回了一句,你怎么从来不记得给妈妈买生日礼物呢,你便生了气,说,为什么别人的妈妈,都从来没主动向孩子索取过礼物呢?他们疼自己孩子还来不及呢,哪像你一样,时时抱怨?况且,爱情怎能拿来与亲情相比呢?  孩子,你或许现在还无法明白,一个母亲,如果不是心里真的有委屈在,是不会抱怨给孩子听的,她宁肯独自一人默默承受
期刊
登东山  文/刘林彬      登上东山乐趣悠,风光旖旎眼帘收。    怡沁园边山水秀,崇莲寺里烛香稠。    青松翠竹迎宾客,暮鼓晨钟伴比丘。    遥望奇峰天际接,非凡胜景笔难周。    常德古城有怀  文/张公才     常德建成周赧王,武陵一郡古今扬。    湘西扼住称门户,历代兵家抢夺忙。    兴衰自古难期料,受苦人民哪个帮。    可喜今朝时势变,万民齐颂党恩长。    改革开放三十
期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子刚上小学时,父亲去世了。娘儿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长满了笑意。  
期刊
“医托”的存在,给前来求医的病患者又增添了一道心理创伤。患者们怀揣着治病钱,来到哈尔滨,一心奔着疗效好的大医院而来,不料却掉入了“医托”早已编好的“黑医网”。     轮番轰炸患者上当   8月20日一大早,家住黑龙江漠河的白女士来到哈尔滨医大二院看病。一进门诊大厅,一名30多岁的男子就上前搭讪:“大姐,外地来的吧?看什么病啊?”“来看看风湿。”“那你得先挂号,那个窗口人少。”在这位热心男子的指引
期刊
我曾作为一名光荣的女兵,为庆祝国庆35周年,走在1984年10月1日通过天安门前的阅兵方队中。  2009年4月6日,我受邀来到了位于京郊的国庆阅兵村的女兵营地,看望正在像我们当年一样训练着的小战友们。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抹不去的记忆,任凭时光流逝,它却永远深藏在心,在阅兵村中,我的思绪飞回到25年前,记忆深处的那段珍藏,又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神圣使命从天降    1984年2月的一个
期刊
造就与迷失  刘墉  醉心戏剧的某人,不顾亲朋的反对,毅然选择一处并不热闹的地区,兴建了一所超水准的剧场。   奇迹出现了,剧场开幕之后,附近的餐馆一家接一家地开设,百货商店和咖啡厅也纷纷跟进。没有几年,那个地区竟然发展得非常繁荣,剧场的卖座更是鼎盛。   “看看我们的邻居,一小块地,盖栋楼就能租那么多钱,而你用这么大的地,却只有一点剧场的收入,岂不是太吃亏了吗?”某人的妻子对丈夫抱怨,“我们何不
期刊
几年前,父亲患了一场突发的脑溢血,治愈后,整个人变了很多,不仅行动迟缓手脚不再灵便,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像个孩子。吃饭再也不分时间,常常刚吃完又要吃,母亲耐心地告诉他等等再吃,他就会不高兴,而且中午12点一定要睡觉,不管家里有什么事,耽搁他睡觉是万万不可的,他会发脾气,还会摔东西。有一次哥哥3岁的儿子因为调皮吵了他午休,硬让父亲扯着胳膊关到了阳台上……  父亲是军人出身,在部队度过了半辈子,脾气不太好
期刊
大陆代表团离开,我们这些香港记者,因为航班爆满的原因,只订到了8号离开的航班。于是,朝鲜当局给我们安排了一天半的参观行程,让我们了解朝鲜美好的一面。也就是说,只能在指定参观的地点下车参观拍摄,其他的时间,都是透过车窗来看朝鲜。  所以,这次在朝鲜的几天时间,可以交谈的朝鲜人只有陪同我们的朝鲜外交部新闻官员。就算是在参观地点,如果导游和我们多聊几句,新闻官就会用朝鲜语和导游交谈,然后,导游就不再多说
期刊
在急诊工作好多年了,遇到的复苏病人可以说不计其数,医院外的、医院内的对于这样的终末事件,竭尽全力的同时,我向来是不报什么希望的!因为作为医生的我,在和生命赛跑的时候老是落后不少,那些焦急的等待时间里,对医疗知识近于无知的家属、心焦火燎的无能为力的家属,救护车狂奔现场的情形屡见不鲜!逝者留给人们的除了家属的悲伤,还有医者的苦痛和无奈!  我知道,在大洋的彼岸,USA,自动除颤器已不是什么高级货,在人
期刊
黄忠元自传  我民国初期降生,适逢军阀混战,强征暴敛,民不聊生,所幸上了几年中学,而芦沟桥事变,日寇入侵中国,从此被赶出校门。接着鬼子大扫荡,又被逐出家门走上流亡之路,踏遍苏鄂豫皖。鬼子投降时已是而立之年。追忆往昔,日本鬼子杀我同胞逾千万,至今齿冷。  解放后,“史无前例”又折腾了多年。贤妻留下众多儿女,去了,我们没有白头偕老。而今我已入晚年,庆幸改革开放,让我看到国家的强盛!又有了第四代,小曾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