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应有的两个维度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u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存在由来已久,但教师被作为专业性职业是现代的事情。19世纪中叶,欧美教师专业化已经起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1966年致各会员国《关于教师地位的倡议书》,第一次以国际跨政府的名义确认教师是一种崇高的专业,教师是至关重要的“专业工作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认识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并把通过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质量作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目标。我国1993年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3年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法律层面到操作层面对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地位予以规定。
  专业性教师成长包括两个方面: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化,二者也分别被称为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强调教师群体、外在的提升,而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提高。可见,促进教师专业化既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也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根据专业标准的要求,结合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需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的资质标准。许多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教师建立了严格的准入标准,我国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制度,确保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能够进入职业院校。2.加强职教师资的专门化培养。专业性职业要求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专业技术,如现代医学人才培养建立了本科五年制、本硕连读,甚至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体制,致使医生的职业越来越走向专门化。3.加强职后培训。专业性职业需要职后持续的专门培训和专业实践,我国许多职业院校教师没有经过专门化培养,这对职后培训和专业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加强师德教育。专业性职业要求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规范,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十八大更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每位教师都要树立师德为先的理念。5.建立坚强的专业团体组织。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专业教师应自觉加入教师社会团体和所从事专业对应的行业协会组织。
  从教师个体来看,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包括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定期到企业实践,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参与学校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参与或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兼任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经常开展教学反思实践等。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分析高校公寓体育文化的内涵、表现形式、功能及其现状,并结合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初步的对策.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类型,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正如黄炎培先生所提出的那样,职业教育的目标中,与生俱来地负载着“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等多个向度的使命。因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注定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过程,其复杂性和艰巨性既来源于使命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教育的复杂性,还受到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以及文化、习俗、情感、动机、
通过对确立体育人口概念前提条件的研究,提出体育的概念是定义体育人口概念的首要前提;体育人口概念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特征;定义体育人口应注重体育实践的客观事实,而非仅考
农村水电站在我国水利工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目前很多都面临着经济效益低下、维修与管理缺失、老化严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为使农村水利工程
这个话题是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方法性问题。它涉及思维转换、结构重组、知识开发、制度调适、文化融合等五个方面,所以它既是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重点,也是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的重心。对接的宏观层面主要指向于区域,核心在于其“结构”的对接。是区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接的微观层面主要指向于学校。核心在于其“内涵”的对接。是学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抓手。  从职业教育外部来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提法,我们理解有三大特征:一是外部适应性,是逻辑起点,这个体系应该是开放的;二是内部适应性,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是构建体系的根本目的;三是内在系统自身的协调性是重要路径。  第二,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十一五”以来我国职教体系的发展、成就和经验。  1.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和基本框架。2002年国务院要求: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现代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