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通向品牌强国路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yr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全国纺织思想政治I作会暨政研会1 7次年会、2010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大会近日在成都召开。各路“英雄”齐聚天府之国,交织的不仅仅是思想碰撞的火花,汇聚的更是文化的力量,勾勒的是品牌强国崛起的方向。
  
  思想:凝聚的力量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为企业发展营造了稳定和谐的氛围,也促进了企业员工发展观念的更新,使企业决策层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谋划企业的长远发展、组织和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特别是随着后危机时代的来临,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意义深远。对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才能不断提高纺织行业文化竞争力。”
  他强调,虽然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但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挑战可能更加严峻,统一思想的任务很重,凝聚力量的任务很重,维护稳定的任务很重。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拥有2000多万职工,5.33万户规模以上企业,不仅从业人员多,而且80%左右从业人员是农民工,80%的生产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金融危机以后,纺织服装业呈现回升向好趋势,有些优势企业抓住历史机遇加速了发展。但纺织行业经济体制、组织结构、发展方式及职工结构、就业方式、思想观念生了深刻变化,有些深层次矛盾也在凸显。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深入、扎实、持久的思想政治工作,坚定干部职工的信心,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建设纺织强国上来。
  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改制以来,人数从改制前的50万人到现在不足2万人,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25.7亿元,出口创汇21.4亿美元,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领先、理念再造、文化兴企。他们制定了《企业文化三年实施纲要》,把《上海纺织识别手册》、《上海纺织企业文化手册》发到人手一册,持之以恒地宣传、贯彻,较好地实现了以文化和理念的转型引领了传统产业的战略转型。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新的形势下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要不断加强改进,才能保证行业、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科学发展,真正起到强基固本作用。
  
  文化:品牌的方向
  
  企业文化建设是通过强化软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生产力,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而这些工作必须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人的思想观念、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施加影响,引导员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只有把握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也是品牌成才的关键。
  对此,杜钰洲表示:“提升纺织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软实力,要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把中国自己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时代特征等融入纺织经济发展之中,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我国由纺织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推进纺织强国建设进程。”
  文化是品牌的延伸,更是企业实力和影响力的缩写。文化所见证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更将见证一个品牌的成长、壮大。如浙江凯喜雅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一整套企业文化战略规划和部署,企业向着“破茧化蝶、共创美好”的目标大步迈进。江苏梦兰集团充分发挥企业各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立业、创新兴业,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现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绍兴夏履镇在发展非织造布产业中,注重外来务工人员的利益,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在做大做强非织造布产业的同时,突现了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四川省纺织设计院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的发展之路,突出人在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加强以质量为中心的职业道德建设,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如今,越来越多的纺织服装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把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作为加强企业管理的关键措施,把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较好地发挥了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促进作用和塑造作用,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纺织服装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存在着点高面低的状况,就是搞得好的是少数,一般化的是多数,概念化、雷同化、表面化的现象突出,甚至还有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真正启动,不同程序地影响着企业健康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实践证明,成也文化、败也文化。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企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和谐:企业的基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因此,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可以说,人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是企业开展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品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在这次受表彰的企业中,山东鲁泰、青岛凤凰、吉林化纤、广东丝绸、达利丝绸、鄂尔多斯、鹿王等企业,都是行业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非常重视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采取了很多举措,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鲁泰公司坚持“创造财富,奉献社会”的价值观,不仅将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员工,还努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每年春节,董事长刘石祯都向驻地所在村年岁较大的100位老人每人发放1万元慰问金,有力促进了企业与社会和谐。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强调:“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从宏观来讲,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表现;从纺织行业来讲,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企业文化的核心因素,也是保持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建设纺织强国的重要基础。”
  近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80后、90后农民工成为行业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取向、精神诉求都发生了新变化,引发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王天凯表示,目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的历史机遇期。开展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对于纺织行业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促进行业调整振兴和产业升级,推动纺织行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轨道意义重大。
  因此,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一是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完善工作机制。劳动关系双方都要认真执行《劳动合同法》,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完善利益平衡机制、矛盾协调机制,做到“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二是要建设和谐企业文化。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和谐劳动关系做好保障,营造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的人本环境,营造构建民主管理的人文环境。三是要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广大职工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主人翁意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特别是增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广大企业应注重员工全面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四是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纺织企业要认真贯彻中国纺织行业社会责任体系(CSC9000T),坚持低碳、绿色、环保发展。才能使广大职工不仅成为创建工作的参与者,更成为创建工作的受益者,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形成企业团结的凝聚力、抗击风险的战斗力和创新发展的竞争力。
  
  品牌:市场的通行证
  
  “品牌文化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品牌中的凝结,是文化物质在品牌中的沉积,是消费心理和价值取向的高度融合,其物质基础是产品,其精神力量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任何一个强势品牌都有自己的清晰而丰富的品牌个性。产品和技术可以雷同,文化则不可复制。当一种风格独特的文化注入品牌,品牌的个性才会生动鲜明,才能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共鸣,从而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提升品牌产品的竞争优势,保持品牌产品的旺盛生命力。”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强调:“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评价国家化的今天,品牌已成为国家、地域、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170万个注册品牌,但在世界100个著名品牌中没有一个。可见,中国的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时代呼唤世界级中国品牌的横空出世。今年推介的十大品牌文化企业,都是我国纺织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排头兵企业,也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企业,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品牌的文化内涵,彰显了品牌的文化价值,在全行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许坤元指出,品牌的本质就是“文化加艺术”的创造力。品牌是在顾客心智中逐渐形成的,是“争取消费者大脑的过程”,是通过创造产品的物质效用与品牌精神高度统一的完美境界,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高层次的满足、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在消费者心灵深处形成潜在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眷恋,也代表了他们的价值观、个性、品位、格调、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也由此产生。这一切,都昭示着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品牌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
  1995年,鄂尔多斯被第50届世界统计大会授予“中国羊绒制品大王”称号,他们打造的1436品质可与意大利劳罗波亚娜、英国道森、美国苹果等国际著名羊绒品牌鹿美。2010年,鄂尔多斯品牌价值达303 26亿元。依靠创新,鄂尔多斯品牌走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而这也正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企业文化建设协会持续开展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意义所在。
  
  创新:前进的动力
  
  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是纺织行业推进名牌战略,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推介活动开展6年以来,每一届都有创新内容,已推介出的60家品牌文化企业在品牌贡献率、科技贡献率、文化创造力、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在行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
  为了进一步发挥纺织贸促会在国内外办展的资源优势,提升参展企业品牌产品文化内涵,促进纺织服装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去年政研会首次与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合作,设立“2009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市场开拓奖”。创新是他们开展工作、服务行业的重要不竭动力。所以每次活动都力求结合行业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并借鉴国外纺织服装行业品牌建设和品牌文化的先进经验,以此来挖掘更具时代特色的中国纺织服装品牌文化。”
  据了解,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行业软实力建设,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推进纺织行业调整振兴而开展,创建“全国纺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活动在行业尚属首次。同时,为促进企业认真执行《企业劳动合同法》,建立规范有序、工程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新型劳动关系,企业文化建设协会还创建了“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本次会议,政研会不仅全面总结了“十一五”以来纺织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和政研会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更为“十二五”纺织行业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打下思想基础。
  两年来,他们共推出了17册《全国纺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宣传画册,介绍了17家单位创建全国纺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的成果和经验;推出了两册《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案例》,介绍了72家企、事业单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做法和经验;推出了两册《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专辑,介绍了2009年、2010年共20家十大品牌文化企业用文化诠释品牌内涵,创造品牌价值的发展历程和经验。这些典型经验的推广,对于深化有关活动,服务行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未来:任重且道远
  
  “明年是我国实施社会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们2020年实现纺织强国目标,即建成纺织人才强国,纺织科技强国,纺织品牌强国和纺织可持续发展强国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我们既要通过加快转变纺织经济发展方式来化解高成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要为经济复苏后我国纺织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实现更长期更健康更持续的发展创造条件,拓展空间,我们面临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难和复杂。”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慧兰强调:“今后,加强政研会在服务纺织行业发展大局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她表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从基层实际出发,找准目标定位,明确努力方向。要在加强企业管理中、在完善工作机制中、在增强时代性中、在提高政工干部整体素质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并以培育发展创新文化与和谐文化为重点,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
  “明年我们将组织开展以‘创新与和谐’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纺织企业文化年活动。以‘开发企业文化资源,提升企业文化理念,总结企业文化成果,推动企业文化实践’为宗旨,开展有关论坛、研讨、征文、学习观摩、群众文化等系列活动。同时对6年来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行业品牌文化建设水平。”在谈到明年的工作时,刘慧兰高兴地说:“明年我们打算在博鳌举办一个纺织品牌文化的饕餮盛宴,届时在全国、全行业掀起一个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发展到新思潮,为我国早日实现品牌强国呐喊助威。”
  
  编后:从以创建全国纺织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基地为载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到以开展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为平台,深化企业文化建设;从以创建全国纺织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重点,营造稳定和谐的行业发展环境;到以评选表彰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为契机,大力弘扬纺织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依靠创新,政研会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同时,对推进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建设和企业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步步,他们在用自己的努力,为实现品牌强国的目标,无私而执着的奉献着。
其他文献
“在建设纺织强国的过程中,展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中国成为纺织强国,中国的纺织展会也应该成为世界品牌展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关于展会作为海内外贸易的平台、衔接上下游产业链和国内外供应链的纽带、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和品牌建设的窗口的论述,使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承载着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陈伟康副会长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他认为,第九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
期刊
由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和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于2010年10月19日~2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展。本届展览会参展面积达120。0平方米,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317家企业参展。展览的净面积比上届增加了30%,展商持续参展的比例在65%以上。    贯彻“科技办展”核心理念    产业用纺织品不同于一般
期刊
10月30日,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主办,东莞市大朗镇人民政府、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织交会”)在大朗毛织贸易中心隆重开幕,并在广东毛织市场、富康路、富华北路三个分会场同时启动。    高规格、高质量    “每一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但是有一点没变,那就是我总能找到想要的东西。”一位来自杭州市
期刊
2011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夏系列  东方夏娃/司徒安、李当歧、张肇达  这一场为纪念三位不同背景艺术家多年交往和友谊的时装艺术秀,分别由司徒安带来的揭开人类性感神秘面纱的夏娃“情色诱惑”,李当歧创作的英姿飒爽的军服元素内衣之“美色瞬间”,以及张肇达奉献的联结生活中性感和感性的“活色生香”三个系列组成,每个系列自成体系,又有着共同的波澜壮丽的性感精髓。    SCFASHION/祁刚  源自法国塞纳河
期刊
近几年,被称为“角色扮演”的Cosplay的表演活动迅速窜红国内。动漫服饰也通过CospIay被带入我们的生活,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动漫服饰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市场:47亿美元等待分配    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动漫服饰成为服装产业的又一焦点。据统计,2008年全球动漫服饰终端消费市场的规模为45.1亿美元,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全球动漫服饰终端消费市场则为41.4亿
期刊
市场,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可是,它又是如此在陌生。在产品同质化、营销同质化的情形之下,市场依然瞬息万变。如何在多变格局中找到出路,如何在流通领域、流通模式的创新当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人人都想获得的秘诀。在“2010中国纺织服装流通模式创新论坛”上,流通专家、企业人士对流通模式创新展开热议,甚至出现激烈辩论场面。在这些碰撞之中,相信智慧之花会对聆听者有更多启示。    把握内
期刊
创新?!没那么难!也许,在生活中你只需要一点点小智慧就能步向辉煌。忘掉十年一剑的“大创新”,学会“微创新”!中国下一批世界级公司,将从那些“微革命”公司中诞生。微革命,定将成为撬动地球的新支点    “微”震天下    早在四五年前,知名商业观察家金错刀就已经开始撰写原创经管书《快品牌》、《鱼向反方向游》等,而随后的《马云管理日志》以及《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也一度成为畅销书目。但事实上,他最得
期刊
雅戈尔、罗蒙、杉杉等品牌奠定了宁波服装最牢固的根基,同时也几乎代表了中国男装的力量。而随着市场环境的日趋复杂,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老牌也都或早或晚开辟了新的战场。他们用多年的时间和成功的经验聚集了更多的优势资源,他们当下的战况究竟如何,是否还能够延续辉煌?    雅戈尔的“技术之战”    在我国纺织服装业对棉花进口依存度高,其他纺织资源急缺的环境下,尤其在今年棉花价格疯涨的背景下
期刊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任何成熟的公司,都需要健全司的法律治理结构,而这之中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董事会治理,国美大股东与董事局的争斗,原本只是中国现代公司股权治理结构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蜻蜓点水,然而,却因为曾经顶着大陆首富名号的黄光裕的锒铛入狱,一切都变得戏剧化。    国美董事局权力的争夺,从一个典型的经济学案例,演变成为无数无名学者都想来评说的道德丑闻,中国广大的企业家也
期刊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纺织产业振兴规划,推动中国特种面料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国职业装的多元化发展,以“安全、健康,以人为本——中国特种面料的创新应用与中国职业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特种面料高峰论坛”,10月28日在浙江湖州举行。中国纺织TA协会秘书长杨纪朝以及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各地纺织、功能性面料企业1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寻求合作 实现共赢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3亿产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