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权背后制衡是一门学问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rui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任何成熟的公司,都需要健全司的法律治理结构,而这之中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董事会治理,国美大股东与董事局的争斗,原本只是中国现代公司股权治理结构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蜻蜓点水,然而,却因为曾经顶着大陆首富名号的黄光裕的锒铛入狱,一切都变得戏剧化。
  
  国美董事局权力的争夺,从一个典型的经济学案例,演变成为无数无名学者都想来评说的道德丑闻,中国广大的企业家也因此开始殚精竭虑,这样的惨烈是否也会爆发在我的企业?在黄陈之争爆发后,究竟有哪些是值得他们铭记的?
  
  问题首富的那些事
  
  作为国美的创始人之一,黄光裕的聪明能干至今还是商界精英们津津乐道的。1987年,黄光裕及哥哥黄俊钦在北京挂出“国美电器店”的招牌,店面仅百多平方米。在他的领导下,国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商。
  在中国家电行业,黄光裕被认为是个商业天才,向来以“霸气”和“强硬”的风格著称。国美电器抓住了中国家电销售渠道变革的大趋势,以专业的家电连锁业态对老旧的百货商场家电销售模式“大打出手”,直接向生产厂家采购、砍掉代理商削减家电销售渠道层级,提供最低价的商品。这种业态迅速获得成功,国美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并且通过对同行永乐、大中的并购,牢牢树立了中国最大家电连锁企业的地位。在2008年黄光裕被刑拘时,国美集团的门店数达到顶峰时的1300多家,领先竞争对手苏宁电器300多家。
  当政时期,黄光裕是个威严的老板,据一位就职于国美的高管介绍,当黄光裕想好了一件事,或者是布置工作时,现场绝对安静,大家都无条件服从。黄光裕对员工的管理严厉到了苛刻的地步,但是接受采访的高管表示理解,他们认为没有黄光裕的霸道,就不会有国美的盘子。总体来讲,管理层及员工对黄光裕是信任的,而且他们觉得黄光裕很讲义气,一个突出的例子是黄光裕对于出走后又回归的老臣,不仅不会排斥,还可能会安排更高的职位。
  2004年6月,黄光裕的鹏润集团以8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其22个城市94家国美门店资产的65%股权,国美电器以借壳方式在香港上市。黄光裕家族掌握33%左右股权,机构投资者占有33%的股权,其他投资者占34%。国美电器股权相对稳定,作为大股东的黄光裕家族控制国美电器的日常运作。
  但是,财富迅速累积的黄光裕并没有满足,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已经无法停下来。坊间流传,在国美某年公司的年会上,在开了总经理大会之后,举行了宴会。歌舞升平之后,大家强烈要求黄光裕上去发言。当晚,黄光裕喝了不少酒,面红耳赤地走到台前讲话:“你们今天在这里玩得都很开心,我也算开心。但是你们有谁想过我的负担有多重,压力有多大?你们每时每刻都可以从国美全身而退,而我呢?我永远也退不了!退了也不可能全身!”
  2008年,黄光裕因违规操作股票被拘。法院一审判决黄光裕因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三罪并罚,判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宣判后,黄光裕认为自己不构成内幕交易罪和非法经营罪以及罚金过重,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但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做出维持原判的裁定。
  一时间,传言四起,关于黄光裕如何犯罪、所犯何罪的版本林林总总,年轻首富以贿赂的方式结成神秘关系网,在关系网的庇佑下,进行了超额贷款、内幕交易、瞒报税款等犯罪行为。同时,他还将上市公司国美电器当成了取款机,历年累计套现135亿元,成为“胡润套现富豪榜”的冠军。黄光裕个人形象跌落谷底,其个人品行和职业操守均受到质疑。
  也是从那时候起,有一个人,被认为是危难之中代替黄光裕拯救国美的救星,然而,也正是这个人,让黄光裕后悔终生。
  
  蜜月期之后的转机
  
  这个人叫做陈晓,一个在2010年“被新闻”的人,他是现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曾任永乐电器董事长。黄案发后,被委任为国美董事局主席。
  2006年7月,黄光裕以换股的方式吞并了竞争对手永乐电器,原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被黄光裕留任为国美电器总裁。经过换股之后,陈晓持有约3%国美电器股份,在国美电器总裁这个位置上,他身兼着职业经理人和小股东的双重身份。
  当时,永乐电器的全国扩张战略出了问题,陈晓过于乐观地估计了永乐的发展态势,早年签订的“对赌协议”因利润不达标化作“催命符”。不过,这也成全了黄光裕,因为当时永乐在上海的门店不论是店面设计、产品陈列还是背后的精细化管理程度,都在国内家电连锁行业数一数二,至少是高于国美门店的平均水平。黄光裕希望借助陈晓的精细化管理能力,让自己结构稳固的帝国在细节上更加华丽。
  外表看上去不动声色,但却总能思维缜密的布局,这是国企职工出身的上海人陈晓笃定的取胜准则,这也正是黄光裕当初给予他极大信任的原因。事实证明,陈晓也确实没有让黄光裕失望,到2008年,经过两年的时间,国美的信息系统、品牌形象、门店布局等精细化管理方面都获得了极大提升。那个时候,黄光裕给予了陈晓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他为给陈晓留面子从来不提国美吞并永乐,而称国美永乐合并:陈晓在鹏润大厦的办公室跟黄光裕一模一样大小;陈晓的座车跟黄光裕一样豪华,都是数百万的迈巴赫黄光裕甚至吩咐自己的私家厨师给陈晓做上海莱。
  但是,甜蜜的日子随着2008年11月17日黄的入狱,戛然而止。
  现在想来,其实黄光裕与陈晓,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步调一致。在2010年黄光裕与陈晓矛盾激化后,陈晓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这段经历,他当时对黄在公司一言堂的做法已经感到挫败,甚至多次萌生去意。尽管黄光裕任董事局主席,陈晓任公司总裁,但是黄的存在令陈晓处处受限,高管们更多时候是看黄光裕的眼色行事,而不是这个空降而来的总裁。
  还有一个细节,能够看出两人之间的差异。当年,在收购永乐后十几天,黄光裕就迫不及待地拉着陈晓接受央视《对话》栏目采访。录制过程中,黄光裕兴奋地讲到,陈晓当年如何打死也不想把永乐卖给国美,最早竟然是和美国百思买洽谈收购,就因为不服气败给突然暴富的中国人。还讲到国美谈判收购永乐的过程中,陈晓对于数字和细节的较真,“差点把我逼疯”。
  那个节目的最后,黄感慨地说:“这是我做生意以来最艰苦的一场谈判,如果不是志同道合和惺惺相惜,根本不可能成功。”说完这句话,他转过头来对陈哓微笑,坐在旁边的陈晓却一直低着头,当作没看见。
  2010年,黄光裕与陈晓的矛盾从暗潮涌动发展到世人皆知,一个在监狱里破口大骂,另一个则在媒体面前公开责难。
  
  疯狂的意气之争
  
  2009年8月,黄光裕与陈晓针对国美领导权的争夺正式宣战,陈晓接受采访时说:“黄光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黄光裕原本认为收购那一战中,他已经把陈晓“收服”了,就像狼一样,谁输了就可以拜入谁的门下,然 后一起去征服另外的山头。然而,“在陈晓看来,2006年,他创办的永乐当初被国美收购,完全是因为他太注意体系的调理,没那么粗暴、强悍的扩张,而被野蛮生长的黄光裕狙击,在他内心里或许根本没服气,他答应黄光裕的邀请,是当时现实条件下迫不得已的选择,他心里想的,更多是潜伏吧。”国美一个高层颇有感触地说。
  2008年黄光裕被捕后,陈晓自然而然地兼任代理董事局主席,考虑到他还有持股约3%的小股东身份,陈晓的接任没有任何法律上的瑕疵。但是令黄家没有想到的事,陈晓逐步与黄家走上了对立道路。2009年3月开始,陈晓负责为国美电器寻找新的战略投资者,以补充现金流,缓解信任危机,同时,投行们也在紧盯着从国美危机中大捞一笔的机会。当年4月份,陈晓告诉黄家,贝恩是所有投资者中最合理的。
  黄光裕的胞妹黄秀虹事后对媒体称,从那个时候开始感觉到隐隐约约的不对,但是又说不出什么。事实上,当有投行找到黄家时,黄秀虹还把一些感兴趣的投行引荐给负责具体谈判的陈晓,但是这些投行的方案都在项目的初选阶段就被陈晓否决。
  2009年5月,陈晓和黄光裕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出现了裂缝,陈晓直接对来自黄家的抗议选择忽视,为自己引来日后黄陈对抗的最大助力——贝恩资本。随后的6月份,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与贝恩资本达成融资协议,贝恩认购国美发行的15.9亿2016年到期可转股债券,同时国美向所有老股东按照100股配18股的比例增发新股,新股认购价为当时市价的60%(0.68港元每股),贝恩获得董事会的3个非执行董事席位。
  2009年7月7日,国美董事会发布了高管期权激励计划,向若干董事及雇员共授出3.83亿份购股权,有效期10年,承授人将有权力以行使价每股1.90港元认购。这个期权激励计划细则由陈晓制定,所有的董事会成员除了贝恩新进入的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都是计划的受益者。
  “我毕竟比黄光裕岁长一点,经历的也多一点,所以我不会完全感性地单一地考虑某一件事情,更理性更系统是我与他的区别,但反向是什么,我做事的强度可能不如他。以往中国是个激烈的时代,需要强度,现在要进入形成秩序的过程了,需要策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晓越来越坚定地表达着自己对于国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也越来越成为众矢之的。
  股权激励、引入外部股东、增发等决策,越来越引发了黄氏家族的不满,这也直接导致了陈黄决裂。
  2010年8月4日,黄光裕的全资子公司ShinningCrown Holdings Inc向国美电器董事会发布要求举行临时股东大会的信函,要求撤销陈晓和孙一丁执行董事职务,要求撤销股东大会授予董事会的20%增发新股一般授权,并要求任命邹晓春和黄燕虹为国美电器执行董事。随后,从8月23日到9月28日之间,黄光裕阵营和陈晓贝恩之间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口水战,宣传战,各方致媒体、全体股东的公开信,一封接一封。
  9月28日,临时股东大会落下帷幕。黄光裕提出了5项动议,主要包括三方面诉求:一是撤销陈晓、孙一丁相关职务:二是撤销20%新股增发的一般性授权:三是提出委任新董事。最终结果是除撤销董事会增发授权得以通过外,其余均被否决。这也意味着黄光裕暂时将不必担心会被增发而进一步摊薄股权,从而保住了控股股东的地位;而罢免陈晓未果,意味着目前的国美11人管理团队维持不变,将继续带领企业向前发展。值得庆幸的是,厮杀过后,这是一个给各方都留有余地的妥协方案。
  然而,尽管有关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股权层面的不确定性暂时消除,但董事会层面的争夺仍在继续。民营企业家警示录
  人们总是善于遗忘,但是发生在2009年和2010年甚至还有可能继续下去的黄陈之争,注定不会被轻易淡忘。
  有分析人士指出,国美之争的影响之大不仅在于其企业的影响力和企业的标杆,而在于其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首次出现的大规模的大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争夺。这次争夺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也许将影响并指导未来多年中国企业的股权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也可能影响并指导若干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一直是尴尬的。一方面,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在大股东眼里,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定位就是“保姆”,尽力呵护企业成长和发展。但是,一旦职业经理人在总裁(CEO)的位置上坐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陷入到充当“婆婆”的角色当中,甚至和东家”打起对台,最终往往只能遗憾出局。
  “用人不能用陈晓,多少家产都完了。做人不能像陈哓,挨骂挨打不可少。”这是网友在贴吧里为陈晓编的段子。“站在黄光裕的角度,我能体会他的心情,创业不容易,尤其是当你把企业做到那么大的规模后,不会有人想轻易的放手。”一位山东的纺织企业家老总说道。“据我所了解,在国内的纺织行业内,还大部分都停留在家族企业制,都是辛辛苦苦一点点建立起来的,现在稍微有点成就的,都是每天过的很累的。纺织行业在经营方式上,就注定了,我们是最累的企业家。我们都很想培养自己的孩子来接班,但是另一方面,又不想让孩子做这个,这的确很累。”
  在采访中,该老总还告诉记者,“现在,在国内的纺织企业还大部分停留在一代,有夫妻档,有兄弟搭档,还有父子搭配的,只有一部分大企业已经在或者考虑在聘用职业经理人,但是这部分企业都集中在服装等领域的一些上市公司,不过,在未来,如果纺织行业要继续做强做大,选择职业经理人来经营企业也是在所难免的。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处理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之间的关系,首先,在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方向上就要一致,我认为,黄光裕与陈晓只是个个例。”
  “我的公司绝对不会聘请职业经理人,我会通过成立顾问团解决公司发展中的问题。”一位江苏的民营企业家在采访中表示,他坚持不愿意笔者用其真名,而在所有接受采访的民营企业家中,他的低调并不是个个例。
  “国美主权之争以这样的结局结尾不是陈晓的胜利,陈晓博弈的资本已经太少了,网上风传第二次特别股东大会即将召开,还是陈晓出局。出不出局这对陈晓来说,个人命运都充满了悲情色彩,但是我希望这不仅仅推动国美的现代公司股权治理结构,也希望所有的结构都沿着法制的轨道前进,这才是未来民营企业的真正的福音。”资深媒体评论人石述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在经济评论员叶檀看来,中国只有极少数企业有真正职业经理人团队。“大部分上市民企属家族企业,上市套现、关联交易、信披违规等现象层出不穷。越来越多声音为黄喊冤,显示中国商界存在强烈的忠诚文化。陈晓只有通过成为另一顶级大企业的主人才能洗刷耻辱。在中国企业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还存在无数障碍,央企是行政主导的高管任命及世袭的用工制,而民企则是草莽时代的家族主导制,还会延续较长时间,这是历史的选择。”
  “职业经理人这个阶层在中国还将大有可为。”著名职业经理人、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首位本土总裁朱海表示,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家,尤其是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都需要完成从一个企业家向一个资本家的蜕变,但是他们却一直徘徊在企业家和资本家之间,原因就在于目前还缺乏一个高水准,符合中国民营企业需求的职业经理人阶层。同时,迅速壮大的职业经理人阶层,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企业接轨的要求。更多的中国企业要走向海外,不依靠职业经理人阶层,不适应世界规则,只依靠创业者的单枪匹马,一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结果。
  如何平衡职业经理人与民营企业主之间的关系々这是摆在所有中国民营企业主面前的问题,这一场兴师动众,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首次出现的大规模的大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争夺,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它甚至有可能将影响并指导未来多年中国企业的股权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也可能影响并指导若干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二十年来,牛牌人就是以这样的精神和品格,埋头苦干,勇往直前。风雨中,他们坚定自如、不屈不挠:成功时,他们荣辱不惊,奋进不辍。勤奋的牛牌人在刘群信的带领下,锐意创新,不断开拓。把崎岖碾为通途,把坎坷踏成大道,用传奇谱写了一首牛牌的辉煌赞歌。  如今,一提及织机开口装置,用户便想到了牛牌纺机。这是牛牌人的骄傲,也是他们“团结拼搏,不断创新,超越自我,
期刊
“羽裳霓曲·魅力张家界”世界名牌波司登2010新品发布会,9月10日在湖南张家界拉开帷幕一艘神秘的太空船停泊在了电影《阿凡达》中的哈里路亚山下,在炫目的灯光下,数百名身着霓裳羽衣的模特走出太空船,宛如天外来客。出席发布会的近千名中外服装界人士对这一富有创意的时尚盛宴赞叹不已。  新品发布会上,集中展示了波司登新推出的6大系列400多款时尚羽绒服。波司登颠覆了传统的室内灯光T台走秀模式,以世界自然遗
期刊
“在建设纺织强国的过程中,展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随着中国成为纺织强国,中国的纺织展会也应该成为世界品牌展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关于展会作为海内外贸易的平台、衔接上下游产业链和国内外供应链的纽带、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和品牌建设的窗口的论述,使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承载着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陈伟康副会长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他认为,第九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
期刊
由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和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于2010年10月19日~2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展。本届展览会参展面积达120。0平方米,共有21个国家和地区的317家企业参展。展览的净面积比上届增加了30%,展商持续参展的比例在65%以上。    贯彻“科技办展”核心理念    产业用纺织品不同于一般
期刊
10月30日,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主办,东莞市大朗镇人民政府、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织交会”)在大朗毛织贸易中心隆重开幕,并在广东毛织市场、富康路、富华北路三个分会场同时启动。    高规格、高质量    “每一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但是有一点没变,那就是我总能找到想要的东西。”一位来自杭州市
期刊
2011中国国际时装周春夏系列  东方夏娃/司徒安、李当歧、张肇达  这一场为纪念三位不同背景艺术家多年交往和友谊的时装艺术秀,分别由司徒安带来的揭开人类性感神秘面纱的夏娃“情色诱惑”,李当歧创作的英姿飒爽的军服元素内衣之“美色瞬间”,以及张肇达奉献的联结生活中性感和感性的“活色生香”三个系列组成,每个系列自成体系,又有着共同的波澜壮丽的性感精髓。    SCFASHION/祁刚  源自法国塞纳河
期刊
近几年,被称为“角色扮演”的Cosplay的表演活动迅速窜红国内。动漫服饰也通过CospIay被带入我们的生活,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动漫服饰市场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市场:47亿美元等待分配    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动漫服饰成为服装产业的又一焦点。据统计,2008年全球动漫服饰终端消费市场的规模为45.1亿美元,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全球动漫服饰终端消费市场则为41.4亿
期刊
市场,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可是,它又是如此在陌生。在产品同质化、营销同质化的情形之下,市场依然瞬息万变。如何在多变格局中找到出路,如何在流通领域、流通模式的创新当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人人都想获得的秘诀。在“2010中国纺织服装流通模式创新论坛”上,流通专家、企业人士对流通模式创新展开热议,甚至出现激烈辩论场面。在这些碰撞之中,相信智慧之花会对聆听者有更多启示。    把握内
期刊
创新?!没那么难!也许,在生活中你只需要一点点小智慧就能步向辉煌。忘掉十年一剑的“大创新”,学会“微创新”!中国下一批世界级公司,将从那些“微革命”公司中诞生。微革命,定将成为撬动地球的新支点    “微”震天下    早在四五年前,知名商业观察家金错刀就已经开始撰写原创经管书《快品牌》、《鱼向反方向游》等,而随后的《马云管理日志》以及《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志》也一度成为畅销书目。但事实上,他最得
期刊
雅戈尔、罗蒙、杉杉等品牌奠定了宁波服装最牢固的根基,同时也几乎代表了中国男装的力量。而随着市场环境的日趋复杂,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老牌也都或早或晚开辟了新的战场。他们用多年的时间和成功的经验聚集了更多的优势资源,他们当下的战况究竟如何,是否还能够延续辉煌?    雅戈尔的“技术之战”    在我国纺织服装业对棉花进口依存度高,其他纺织资源急缺的环境下,尤其在今年棉花价格疯涨的背景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