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 针对特点教语文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dede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育要目中有人,要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要进入学生的精神领域,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要立足于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基本的语文实践能力;要培养掌握和运用语文工具去创造文化、传承文化的人;要促使人性的提升,使学生从自然性走向社会性,从个体性走向总体性。
   关键词:以生为本;关注生活;实践;沟通;综合
  
   语文是一门话题很多而又很不容易说清楚的学科,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不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面前迷失方向,应该善于透过万变去抓宗,就可以百变应万变。语文教学应该针对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不能搞一厢情愿,必须明白学生是自主、独立的个体,是有感情、有个性、有灵性和创造性的个体。
   比如我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三自然段时,一位学生就突然站起来说:“我认为这儿可以写得更具体。”他的理由是:如果司马迁在狱中的情形描写不具体,就不能充分体现他那坚强的品质……怀疑是有道理的,究竟怎样来补充呢?我出示了阅读资料,顺势把学生引入到读书活动中——司马迁受到了哪些折磨呢?他在狱中遭遇怎样呢?文中哪儿还可以再写具体些呢?请同学们阅读有关资料,联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时有的学生说可以加入司马迁的心理描写:月光如水,从囚室的小窗边倾泄而下。司马迁一动不动地跪坐在草垫上,像一尊铁铸的雕像。惨白的面庞后面思绪在汹涌翻腾着:选择生还是选择死?对于死,司马迁是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这样去死,实在是毫无价值。他坚定地说:“为了史书,我决不能去死!”有的学生说可以具体描写司马迁所受的折磨:在闷热,密不透风的囚室里,司马迁正在经历着一场生与死的搏斗。剧烈的疼痛一阵阵地向他袭来,禁不住浑身大汗淋漓。不知过了多久,司马迁终于从昏迷中醒来,他咬紧了牙关坚持着撰写史书。在学生的笔下,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了。读着这些有血有肉的句子,同学们仿佛进入了司马迁那流淌着血与泪的人生历程。有血有肉的文字,重重的敲打着他们的心灵,启迪着他们的心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二、强调实践,突出知识的实际运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南宋词人陆游的诗句告诉我们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随着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东西已进入學生的生活,学生对此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开放课堂,引进这些“外来”的先进的方式和手段进入课堂。
   譬如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我让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情况下的不屈不挠,最终考上大学的情景。在此基础上,我“引进”电视节目中“人物访谈”这一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师:海伦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美国女学者,她不屈不挠的一生时时激励着一代代人;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联合国还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那如果海伦·凯勒就站在大家的面前,给大家一次和海伦·凯勒交流的机会,你会放过吗?那你打算向她谈些什么,问些什么呢?下面老师就做她的代言人,大家有什么话可以问一问。一时气氛活跃,举手者跃跃欲试,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本中的知识文字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巩固。
   课前实践也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能丰富素材、积累语言,为语言的再创造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海的知识,从地图上找到烟台的位置。学生通过搜集,了解了关于海的知识,调动了头脑中固有的海的印象;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了烟台北面临海的独特性,为了解烟台海的“独特景观”奠定基础。再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我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来了解当时的情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当时的抗战历史,增加了对那段历史的认识。课前实践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我们应恰当、及时地安排,让它服务于教学。
   三、综合学习,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首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整合。语文课上要扩大学生的认知单元,尽量让学生整体地成块地阅读课文,不要轻易切割肢解课文,搞逐字逐句的分析讲解和零碎散乱的随口应答。其次要注意教学过程、学习手段的整合。语文课上要逐步加大学生的活动单元。要逐步扩大师生教学活动的间隙,尽量把整块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动化的做好连续动作,自主地、专心地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完成一两项学习任务。第三还要树立开放性的大语文教育观,实现学科间、课内外、校内外、课本学习和实践活动、学和用的大整合。可以同数学、自然、科技、社会等其他学科联合,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詹天佑》一课,有这样的描述:开凿居庸关隧道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的方法;火车过青龙桥翻越陡坡时,设计了“人”字形线路。怎样让学生明白呢?那就要用到美术知识了。可以引导学生画示意图,要讲究对称,线条要美观,还要符合实际情况。这样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在语文课上派上了用场。
   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工具。语文课程同时还要集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张家港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一改机械化、程序化,要使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个性化共同成长舞台,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乐园。    一、由冷脸到笑脸——让学生感知愉悦   从教数十载,我对学生是严厉的是“出名”的,每当学生看到我远远走开时,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威严感”,有时还沾沾自喜。然而,这种喜悦有一天终于换来了深深的自责。那一天,我在改
针对不具备机内测量系统的数控立车要实现机内测量问题,研究出一种利用数控机床自身功能的测量方法。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该测量方法技术性能好,经济性实用性强。 In order to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一项规定为必须使学生实做的工作”。 预习:顾名思义,预先的学习。学习者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对新知进行初步的、浅显的、力所能及的理解、解释、重组、架构的一系列行为。即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初步理解内容,做好上课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  
目的:  观察补肾中药益骨口服液对去卵巢大鼠骨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为补肾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骨质疏松症是以破骨细胞活跃、增多,成骨细胞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成为促进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以信息量的充沛和信息切换的快捷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要。为此,笔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从而认识到要使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恰到好处,为语文教学添姿增色,使语文教学始终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应当着眼于以下几点。   一、巧借媒体,激趣设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俄国著名教育家乌斯基曾说
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课前自己认真的钻研了教材,精心的编写了教案,课堂上也满腔热忱的投入教学,但课堂教学却未能如愿以偿的顺利进行,教学效果并不
所谓创造,它是一种活动,是人类活动中的最高级的形式。然而创造力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或个体创造性的最好表征。创造力也是反映个体在解决任务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那我们怎样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
期刊
该课题旨在观察抗癌腹水膏穴位贴敷对小鼠艾氏腹水的疗效,并从细胞因子和癌细胞形态学角度探讨其治疗机理.实验结论:艾氏腹水癌小鼠存在的细胞因子网络的调节失衡,细胞免疫功
在语文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把第一课时作为公开课进行教学,因为传统的第一课时,教师只是为学习课文扫除生字障碍,疏通课文,更多地偏重于语文的工具性,而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忽略了情感的启动,毫无精彩可言,又如何登得了大雅之堂?其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应从第一课时入手。那第一课时怎么上才有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情趣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兴趣能
目的:研究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镜象的关系.结论:①慢性平坦糜烂性胃炎临床中医分型以肝胃不和型和脾胃虚弱型最常见;②幽门螺杆菌感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