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u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不仅仅局限于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目前流行起来的游戏教学模式不仅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刻板、枯燥,即使在考试中学生拿到了高分,也不一定能够学以致用的致命缺陷。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只会被动的学习,并没有自己的思考。游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游戏引入到学习中去,使小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学到知识,这样学到的知识会更加记忆深刻,更加牢固。学习最重要的是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生动形象的游戏方式,把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放到游戏中,让学生轻松达到教学目标。

一、在游戏的设计阶段要具有直观性、针对性
  游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能够直观、形象的将知识传达给学生,主要是为学生服务,因此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具有直观性,比如在讲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就要设计一些能够把这些知识很直观表达出来的游戏,学生在游戏的情景中就能直接接触到它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也要具有针对性,比如每个游戏都要一个核心知识需要学生去掌握,那么就要针对这个知识去设计游戏,也就是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游戏。游戏的每一步设计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每一个环节都要明确的目标、明确的知识才能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推动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章内容的讲解的时候,如果单纯的只进行书本上内容的讲解和习题的练习,学生就会感到十分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款全班都参与的小游戏,比如,以9为例,选择9个学生出来,然后随机老师念出一个数字,例如4,那么随意四个学生就要很快的组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凑够四个人的那些人就要被淘汰了,那么他们也就是最后的“余数”了。依次类推,可以选10、11等等,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明白余数的真正含义,也能对除法有更深的了解,这样的游戏能够很直观的理解余数和除法,有很强的针对性,整个游戏就只为了解余数所设计,因此学生能真正的了解知识,掌握知识。

二、游戏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小学生的这个年龄阶段,注意力总是很难集中,在上课过程中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其他有趣的事情吸引走。调查研究,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学习之外的事情吸引,对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更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设计游戏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能否吸引学生兴趣的问题,主要是设计一些新鲜、富有趣味的数学学习方式,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游戏最容易达到这个目标,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个情况,小学生对那些简单有趣的游戏十分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边玩边进行知识的掌握,还能够训练学生集中精神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自控力。
  比如,在进行《人民币的认识》这一章的学习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出发,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元、角、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还仅限于表层。教師可以准备一些日常学习用品,笔、本、橡皮擦等等,然后准备院、角、分等若干人民币,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模仿超市购物的买卖场景,一人担任消费者,一人担任收银员来进行现实的购物情况,这样能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能够是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能够真正的置身于人民币的使用情境中,将知识的学习具体应用到实际,真正明白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习知识的真正用处,也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加他们的活跃度,也能够在游戏中真正的掌握知识。

三、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的真正目的除了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外,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的学会掌握是要具备学习的能力。教师设计游戏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采取科学合理的游戏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意识,数学与生活息息想关,让学生参与到这些游戏中,在游戏中培养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逐渐锻炼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例如,在学习《图形变化》这一章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分享每个学生的学习经验。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本节课所要需要的图形模具,小组成员进行逐一记忆,可以打乱顺序进行检测,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整个过程需要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传授给她们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进行学习。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比赛,在比赛中也可以锻炼学生的上进心,加快学生的学习速度。

其他文献
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各位家长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真是各出奇招,比如:加餐是最常见,孩子们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还要完成各种辅导班的作业;一些家长还会另外购买教辅资料,私自给孩子加量,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无疑给孩子们增加了沉重的学习负担,让他们失去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所以我不主张孩子这样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课程以孩子们能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
期刊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究竟如何来践行素质教育一直没有定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了一点小小的尝试,就是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比较直观地告诉孩子们数学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从而启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更有详细的阐述“数学是人
期刊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正确国际观的形成尤为重要,这对于学生在日后深造、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正确的国际观能使学生更好地处理自己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从而树立坚定的爱国情怀。  所谓国际观就是国际意识,或称全球意识,就是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不仅了解关心自己的国家,也了解关心其他国家,能从国际大背景和以世界普世价值来研究问题,明辨是非,分清曲直。下面我就对学生国际观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标的改革,初中生的英语教育已经不仅仅是英语基础知识的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全面的英语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英语听力的练习,教课过程中采用英语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力。一、初中英语课堂听力教学问题  作为教师首先要知道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有哪些。
期刊
一、激活氛围——灵动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  灵动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和谐的课堂,语文教学要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氛围,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让学生“触景生情”,使学生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草虫的村落》这是一篇带些诙谐幽默的文章,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展开了对小动物的描写,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文章还是很喜欢,很爱读的。而且作者的语言描写那么生动,让人有一种百读不厌,想一读再读的感受。让
期刊
教学片段  学习《落花生》的过程中,出现了令我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  谈到“花生有什么好处时?”其中的“味美”,钟育睿提出异议:再怎么说,我就是喜欢桃子、石榴、苹果,不但外表美,那味道也不错!我就是不认为花生味美,我不赞成作者的这种说法。  (他这话一出,马上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持反对意见。)  学生甲:**妈妈煮的花生,里面有茴香、生姜等调料,特别香,很好吃,上次你不是吃了很多吗?你说味道不好,
期刊
任何技术在凝结一定的原理和方法、体现科学性的同时,都携带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技术课程不仅用技术内在的神秘感、创造性和独特力量吸引学生的参与,而且用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道德责任打动学生的心灵。”信息技术课上出“文化味”是指不能就技术讲技术,而要充分挖掘技术所蕴藏的艺术感、文化性和道德责任,在一定的文化视野中进行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的文化品位。  反观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缺实效”的现象。尝试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及评价的研究来探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弱势群体”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合作学习 弱势群体 审视 关注 评价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
期刊
摘要:《生活与哲学》在高考中占比比较大,而学生掌握的却并不好。通过关键词法,把掌握的东西分化成不同的块,便于学生更好的记忆,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提高做题的效率。  关键词:关键词 复习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在高考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基本比重在30%左右。而学生对于哲学的掌握却普遍没有找到好的方法,知识的掌握和做题效率都很差。这里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高效复习《生活与
期刊
角色扮演法是指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在扮演过程中开展学习的活动。这种方法角色扮演过去大多出现在社会学科的教学中,在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出现较少。但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和素养的结合,这就为角色扮演法在生物课堂上提供了广阔的应用舞台。  一、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1)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初中生青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