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教学片段

  学习《落花生》的过程中,出现了令我意想不到的课堂生成。
  谈到“花生有什么好处时?”其中的“味美”,钟育睿提出异议:再怎么说,我就是喜欢桃子、石榴、苹果,不但外表美,那味道也不错!我就是不认为花生味美,我不赞成作者的这种说法。
  (他这话一出,马上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持反对意见。)
  学生甲:**妈妈煮的花生,里面有茴香、生姜等调料,特别香,很好吃,上次你不是吃了很多吗?你说味道不好,上次不也吃那么多吗?
  学生乙:生吃花生还能养颜补血呢!
  (当然,该生是对花生的好处作了补充,与钟育睿的“味美”有点扯开了)
  ……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活跃,令我难以收场;学生畅所欲言,我高兴,他们课外知识的丰富,虽然“养颜补血”不足以说明花生“味美”,但让我很欣慰。
  课堂再这样讨论下去,这堂课的任务就很难完成,学习重点也难以突破。
  为此,我极力扭转乾坤,作出了这样的决定,请喜欢苹果、石榴、苹果的同学举手,结果有少数学生(当然包括育睿在内)举手了。
  我想改变育睿的看法,就对他说:“你说苹果味美吧!可是还有一些同学不喜欢呢!他们不喜欢苹果的味道,你就能说它味不美吗?”
  (学生认真倾听,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我继续说道:当然苹果不能和花生放在一起,你们有的会选择苹果,有的会选择花生,它们之间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各有特色。
  听了我的话,育睿丈二摸头脑,似懂非懂,也没再发表意见,我很庆幸这个问题就这样算解决了。
  当学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文章的精神的时候,我把这句话写成“我们不需要外表美。”让學生提出看法时。学生都能明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都认为外表美也重要。
  钟旋的思路走得更远,想到了公司的生意洽谈:如果一个长相很难看的人去洽谈生意,别人肯定会对公司的印象有所看法;换成一个漂亮的人去,事情就很容易很多了。
  我惊讶于他思维跳跃的宽度和广度,他的比喻也正说明了“外表美”的重要性,给予了一定的肯定。
  钟育睿站起来说道:如果一个女人长得很难看,就会嫁不出去。
  听到这么“露骨”这么直视“外表美”的重要性的话,我心里为之一震。
  此后我以“罂粟花”“诸葛亮的丑媳妇”等例子让学生明白“外表虽然重要,但内心更重要,只有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这堂课也就这样算上完了。
  • 案例反思

课后想想,这堂课当中,存在着几个问题:学生的发散思维让我很难掌控课堂,他们想什么就说什么,毫无顾忌,而作为教师,为了要完成自己预设的三维目标,我极力想要把学生“拉”过来,照着我的思路走下去,却形成了与自己的预设截然不同的课堂生成。这样的课,学生的情感得不到真正的释放,教师的“生拉硬扯”也使得教师自己身心俱疲。
  如果这堂课,我组织学生讨论时,抛出的问题作如下调整,比如:①“我们” 与父亲对落花生的议论有什么不同?②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有像落花生这样的人吗?③你喜欢落花生吗?为什么?父亲的话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启发?
  这样的教学设计,根据文章借物育人的写作特点,把物与人联系起来,把理想的人与现实生活中的人联系起来,把明理与导行联系来,既升华了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又让学生明白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人性化、社会化,学生在一种现实的生活氛围中获得了深刻的人生启迪。也许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表现会更加精彩,也不会顾左右而言其他,教师也不会觉得难以收拢学生的话匣,学生又会给我呈现出另类的课堂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基本都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设计上,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化情境,能激发学生的乐趣,增进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憧憬。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凳塔尔认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在智力结构中,最能体现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是思维的发散性加工。发散性思维具有主动性、求异性、多向性、独创性等特性。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转换视角、变式引伸和打破常规来训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多向性和独创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质量。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真正组织的、自觉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而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有绪,集体就会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也渴望介入生活,更渴望自己的才干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渴望自己获得成功品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确认自
期刊
今天周三,晚上回到家里无所事事,随手翻着微信里的心灵鸡汤。QQ突然有消息提醒,打开一看是我所教班级的一位班主任在家长群中的一则通报:今天中午李某午休时间看生物资料,被值班教师记录。  我就是这个班级的生物任课教师,看到班主任的通报既感到不安又感到高兴。我们目前初三正在进行一轮复习,基本一节课复习一章,任务重,困难大,同学们能够利用课外时间复习巩固,为结业考试努力,这点值得为他们点赞。同时也希望孩子
期刊
一、有趣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英语对话的积极性  在英语对话教学中,要以有趣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英语表达欲望。教师可以采用与学生聊天的方式导入,例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 day is ittoday?”,“Is everyone here to-day?”等。也可以指定学生进行个别对话,例如“:What color is L
期刊
究其本质,高中数学学习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是通过对事物的假设猜想、不断证明、从而得出结论最后得以建立一个完整知识体系的过程。然而我国的数学教学更侧重于传统的归纳推理,长此以往更是导致了对类比推理的忽视,从实际出发,两者相较而言,不可否认的是,相较于传统的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更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其探索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等可观优点,现总结如下。  一、类比推理的基本概括  (1)类比推理的定义
期刊
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各位家长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真是各出奇招,比如:加餐是最常见,孩子们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还要完成各种辅导班的作业;一些家长还会另外购买教辅资料,私自给孩子加量,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无疑给孩子们增加了沉重的学习负担,让他们失去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所以我不主张孩子这样学习!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课程。课程以孩子们能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
期刊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究竟如何来践行素质教育一直没有定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了一点小小的尝试,就是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比较直观地告诉孩子们数学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从而启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更有详细的阐述“数学是人
期刊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正确国际观的形成尤为重要,这对于学生在日后深造、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正确的国际观能使学生更好地处理自己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从而树立坚定的爱国情怀。  所谓国际观就是国际意识,或称全球意识,就是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不仅了解关心自己的国家,也了解关心其他国家,能从国际大背景和以世界普世价值来研究问题,明辨是非,分清曲直。下面我就对学生国际观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标的改革,初中生的英语教育已经不仅仅是英语基础知识的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全面的英语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英语听力的练习,教课过程中采用英语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力。一、初中英语课堂听力教学问题  作为教师首先要知道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有哪些。
期刊
一、激活氛围——灵动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  灵动的语文课堂首先应该是和谐的课堂,语文教学要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氛围,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让学生“触景生情”,使学生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草虫的村落》这是一篇带些诙谐幽默的文章,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展开了对小动物的描写,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文章还是很喜欢,很爱读的。而且作者的语言描写那么生动,让人有一种百读不厌,想一读再读的感受。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