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esh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要从利用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收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别出心裁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开展课外活动,开展课外阅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多方面、多方位去进行培养,这样就能做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学习;原动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乐知”,兴趣被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作为语文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点燃学生兴趣之火,变学生消极、被动的“要我学”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以提高教学效益。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在教学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多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一)利用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导语是教师精心打造的一把金钥匙。教师通过巧妙的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的导入设计,设置各种语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刚上课,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没有转过来,教师可通过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语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即兴演讲、游戏、美文朗诵、唱歌、表演舞蹈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其思维活跃,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的设计要幽默风趣、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激发质疑,富有个性。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课文导入时结合课文内容用诗文名句,设疑造悬念,讲故事,使用插图,用贴近自然和生活的特性导语,渲染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气氛。
  (二)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巧设悬念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后,教师提出:“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来看天呢?”这一问题提出,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想象的翅膀任意驰骋,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收集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因人而异地收集资料,既能促使学生动手动脑、拓宽学习视野、启迪思路,更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资料,如收集英雄人物事迹、小故事、笑话等,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别出心裁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帕尔默说过:“教师应当采取各种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一日一记(写每天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一日一句(每天熟记一句优美句子或名言)、一周一赛(每期分组或全班进行作业质量、书写、朗读课文、讲故事等比赛)、一月一报(每月自己办一次小报在班上交流)。让学生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性。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具有直观动态的图解、生动鲜明的画面、精彩纷呈的影视材料、视听合一的特点,能产生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主动性。这种主动的学习是集知识生、趣味性、新颖性和娱乐性于一体,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用多媒体展示小壁虎从断尾巴,到向小鱼、小燕子、老牛伯伯借尾巴,到最后自己长出新的尾巴的过程中,集文本、图像、声音、动态视频为一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实施创新教育,要敢于走出课堂、走出教室,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既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教学《草原》一课时,先结合课文探究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顺序,再组织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自己喜欢的植物,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所见所想,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再写下来,这一描写植物的过程,提高了学生习作的兴趣,文章也写得生动具体。
  三、开展课外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既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一)讲故事,激发读书兴趣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先由教师精选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步到让学生自己在课外书收集故事,讲给别的同学听,以此来推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
  (二)读美文,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在每天早读课,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把老师精心挑选的美文有感情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逐步让学生自己到课外书中精选美文,有感情地读给同学听,从而引起学生想读书的欲望。
  (三)开展比赛,激发阅读兴趣
  每月让学生读一本书,举行一次比赛。比一比谁学会的优美词句多、谁学会的精彩描写多、谁学会的写作方法技巧多,长期坚持,形成习惯,就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四)展示成果,激发兴趣
  在班上建设阅读展示台,展示学生的读书心得、读书后办的手抄报、读书随笔。一是展示学生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作品,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自信心;二是师生每月一次从学生作品中共同评选优秀作品展示,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就会更加快,学生就会主动学习,主动去探索未知世界和领域。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对学习新颖的东西、听笑话和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竞赛、游戏感兴趣等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简介:赵仲洪,1967年生,男,小学高级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小学教导主任。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自 90年代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特别是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全日制中小学里 ,“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打好基础”这一教育目标已经成为中
期刊
现阶段我国社会整体生产水平的提升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对火力发电厂长远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实践中为了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形势变化,则需要注重
文字改革的先驱们和现在积极研究语文现代化的专家们大多主张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研制拼音文字,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却难于推广;近十年来,“汉字优越”的
辽宁省某原油处理厂产生的高含盐氨氮废水电导为20000~30000μs/cm,COD值在500~800mg/L左右,氨氮值在500mg/L左右,含油量在1000mg/L左右,来液水温在60℃左右,导致该厂原有处
夏季豇豆栽培目标是保证产品商品性好、荚条色泽适合特定市场消费习惯。栽培中应注意选择奇丽豇豆、全王豇豆、奇丽早生、奇美等抗病丰产品种,覆黑色地膜后播种,种植密度较春
导读:山东莒县在开展白皮大蒜生产时,要深耕细翻,施足基肥,精选种蒜,于10月1-15日适期播种,播种时蒜瓣上齐下不齐且腹背与行向垂直,并科学管理,巧施肥水,加强病虫害防治,蒜头至少有3层
通过化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化学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不仅动脑,而且动手,二者相互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这是悬挂在《红楼梦》中所描绘的“太虚幻境”宫门上的一副对联,它不仅高度概括了《红楼梦》的主题,而且道尽了优秀文
<正>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老年人的疼痛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口腔疼痛一直是困扰老年人疼痛的重要方面,它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乃至健康。通常以为牙髓炎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