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阈下广西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广西面向东盟地区的国际教育具有的良好基础,针对“一带一路”视阈下广西面向东盟的汉语国际教育中高校领导的国际教育意识不强、国际教育教师队伍薄弱、广西与东盟院校双向留学与合作办学的规模不大等问题,提出健全监管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队伍培训建设、推进广西各类来华进修培训、扩大学历教育规模比例、构建职业国际教育合作工程、积极创建并充分利用广西与东盟的对话平台等对策,促进广西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 广西 东盟 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024-02
  广西国际教育正在逐步与东盟国家形成一种深入的、良性互动式的、多方位的合作局面。特别是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给广西的国际教育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和机遇。在努力发展针对东盟国家的国家教育规模的同时,也要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主动转变思想,有针对性出台优惠政策提升自身软实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重要纽带作用。
  一、广西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具有良好的基础
  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广西特别注重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与越南、老挝、泰国、印尼等东盟国家的多所高校签订了“2+2”“3+1”的合作培养协议,建立了互派留学生、互派教师学者的交流机制。这3所高校还与东盟国家的高校共建有6所孔子学院。截至2015年,在孔子学院学习汉语的各类注册学员达5.7万人。随着广西高校在东盟国家声誉的提升,东盟国家来广西的留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球来桂学习的留学生人数达47623名,其中东盟留学生37346人,占比78.4%。广西已成东盟国家留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地之一。为做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和合作,广西政府对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的支持力度和财政投入也逐年增加。2007年设立了广西政府老挝留学生奖学金、柬埔寨留学生奖学金,2011年又设立了面向所有东盟国家的“广西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截至 2015年底,共拨款7200万元招收1020名东盟国家留学生,共资助2423人次,表彰337名东盟优秀来桂留学生。为加强留学生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广西启动了留学生公寓的扩建计划,迄今省级财政已投入3.7亿元,计划到2017年财政总投入5亿元,新建外国留学生公寓30万平方米,解决广西招收留学生的主要高校外国留学生公寓数量不足、条件不好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拓展来华留学工作的发展空间。同时,还定期组织高校到东盟国家举办国际教育展,宣传广西教育,洽谈合作项目。“十二五”期间,广西教育厅先后组织广西高校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和柬埔寨举办了5次“广西—东盟国际教育展”,效果显著。此外,广西承接国务院侨办与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的项目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和“中华文化大乐园”夏令营等活动。在近五年活动邀请的6000多人次中来自东盟国家的人数占70%以上。
  二、“一带一路”视阈下广西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的困难和问题
  (一)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领导的国际教育意识有待提高。国际教育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形象,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奠定重要的社会民意基础。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的领导没有把国际教育工作提升到国家软实力和“一带一路”全局规划的高度来认识,认为发展国际教育主要就是要扩大留学生的招生規模。广西高校缺少知名的一流学科和品牌专业,少有或没有开设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全英课程,涉外教师结构和待遇失调,国际化管理服务也有待提高。领导国际教育意识的局促不但会使留学生规模的增长缺乏后劲,而且在提升留学生的学历层次,增设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水平上也难有突破。
  (二)广西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教师队伍缺乏过硬的实力和强大的动力。广西的高校普遍建立了有国际教育部门,它们从以前与处理国际事务的行政部门合署办公到近年来陆续独立成为二级学院,但涉外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师队伍与校内其他学院相比差别很大。一方面广西国际教育领域的一些领导和高层教师多是相近专业的博士、教授,他们虽然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却并不擅长与留学生打交道,甚至有人还存在着观念误区,认为只需要研究专业本体知识即可,无视国际教育的特殊性。另外,许多领导和教授拥有欧美国家的留学或访问背景,多数没有在东盟国家留学或工作的经历,对东盟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认识不够。对待东盟国家的留学生既不能以看待欧美留学生的眼光去过度区分,也不能因其本国属于儒家文化圈就视同中国学生。另一方面,那些有着东盟国家留学和工作经历承担着教学、活动等各项具体工作主体的年轻教师却因学历瓶颈和科研局限等原因处于基层地位,繁重的工作任务、逼仄的上长空间导致教师队伍人心不稳、流动性大。当这两类教师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时甚至让在读硕士生承担常规教学任务。另外,一些院校并不保障外派教师在国内原部门的职位和待遇,挫伤专业教师赴外交流工作的积极性。这种教师队伍结构和现状表面上可以维持广西国际教育的正常运转,实际上缺乏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定因素,更难以把广西的国际教育做大做强。
  (三)广西与外方院校的双向留学与合作办学的规模不大,水平较低。2016年在广西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有5270人,占广西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41.19%,低于全国47.42%的平均水平。2016年广西高校到境外交流学习的有3687人,仅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0.44%。广西高校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形式的单一,主要是6个月至12个月的访问学者项目,出国接受学历教育的很少。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在数量上,目前广西只有1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远远落后于黑龙江、上海、江苏、北京、河南等省市。在层次上,广西只有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项目,还没有研究生层次的项目。在外方合作院校的水平上,除了桂林旅游学院与瑞士洛桑学院酒店管理学院的合作办学项目,其他的外方合作院校都不是世界一流大学。   三、“一带一路”视阈下广西面向东盟的国际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规划领导,健全监管机制。要健全国际教育的领导机制,发挥统筹监管作用;要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力量三方面的责权分配体系,实现分工协调作用;要稳定涉外教师队伍,提高专业人才的能动性作用。具体而言,广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对国际教育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制订年度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并认真组织实施。还要加强国际教育工作规章制度的建设,依法依规对国际教育工作实行监督管理,对出国交流学习师生的思想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广西的各级各类校要建立国际教育合作的专职管理部门和岗位。
  (二)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经费保障。广西各级财政要加大国际教育领域的经费投入,在经费的使用及管理上,既要保障硬件建设跟上留学生规模的增长,又要支持软件方面的提升。建立和完善国家、自治区、市(高校)三级奖学金体系,逐步增加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额度,教育厅、财政厅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各院校要统筹经费保障学校国际教育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和发展。今后国际教育领域的经费要更多地向支持人才发展方面倾斜,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师生赴外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同时,根据广西院校东盟国家留学生规模的增长情况,同步增加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的投入总量。
  (三)加强队伍培训建设,鼓励出国留学深造。广西要加强国际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涉外教学管理人才。广西院校要建立国际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稳定的国际教育人才队伍。加大出国留学支持力度,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和受益范围,继续实施广西高校优秀教师出国留学项目以及国家留基委的各类项目,为广西培养一批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各高校要积极鼓励在校生出国研修交流,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专业研究能力。要通过现有的9个面向东盟的教育培训中心,开展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才培训。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语言学习交换项目,加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到东盟国家见习和实习规模。到2020年,广西高校招收外国留学生人数要达到2万人,出国留学进修人数要达到1万人,把广西建设成为东盟学生留学目的地和区域国际学生流动中心。
  (四)推进广西各类来华进修培训,扩大学历教育规模比例。大力推进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双向留学工作,促进中外国际教育交流。每年继续举办“留学广西”国际教育展,提升广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大力实施《广西留学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改革现行的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分配与招生模式,实行全额奖学金和部分奖学金分类招生,增加高校招生自主权,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广西留学。进一步扩大来桂留学规模,提升来桂留学教育水平。
  (五)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和层次;构建职业国际教育合作工程。加大广西高校与东盟国家高校教育交流的力度,全面提升广西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学习借鉴老挝苏州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浙江大学—英国帝国理工联合学院、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校区等成功的中外合作办学案例。支持广西区内知名高校积极与东盟国家高水平大学合作创办二级办学机构和本科及以上办学项目。鼓励共建海外分校、培训机构、特色专业和教学实践基地。同时,要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工程,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利用广西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进行训练,与东盟国家职业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势互补。
  (六)积极创建并充分利用广西与东盟的对话平台。除了孔子学院和海外华文学校外,广西与东盟国家已经建立的对话全作交流平台有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6所孔子学院和一些海外华文学校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合作交流平台,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对话机制,凸显平台的聚集效应。其中,广西政府和教育部每联合举办的两年一届的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是广西与东盟国家最高层次的教育交流平台。广西与东盟各国政府之间定期交流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分享职业教育的经验,拓展合作领域,打造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学历互认、资格互通的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魏艳,李景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部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
  [2]马树德.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52;161;182-183
  [3]王铮.廣西来华留学生教育的SWOT分析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6(4)
  【作者简介】王 铮(1981— ),女,湖北随州人,广西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责编 王 一)
其他文献
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孔隙结构复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使得传统的阿尔奇公式应用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胶结指数m的无法准确确定.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在深入分析不
本文译自日本杂志《J SSC》,No.29.作者是日本道路公团名古屋建设局构造技术科的铃木裕二.文中介绍了日本第二东名(东京-名古屋)高速公路、第二名神(名古屋-神户)高速公路的
民用建筑,一直是我国建筑中最为重要的建筑主体。民用建筑水平的有效发展,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民用建筑中,建筑防火问题一直是民用建筑中的主要问
分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特点,从目前高速公路管理现状出发,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措施。
摄影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样一个提法对尼埃普斯和达盖尔来说可能也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们并非要创造一种新类型的图像和一种前所未有的表现手段,而是要将暗箱底上“自动地”构
地磁测深C-响应,包含着地球内部结构的导电信息,因此获得高质量的C-响应估计对于揭示地球内部准确的电性结构至关重要,为此本文提出一种计算地磁测深C-响应的新思路.不同于以
素质教育的通识教育强调美育,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自我文化修养。在应试教育的长期教育下,高校学生只被强调学习专业知识,造成了知识面窄、适用性差、有知识没有素养等问
10月28日,光大银行在韶山发起成立的韶山光大村镇银行正式开业,光大银行控股70%。这是中国光大银行发起设立的首家村镇银行。韶山光大村镇银行主要服务于“三农”、中小企业、红
本文论述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当今大学生的素质与道德人格,提出将儒学思想中的"心性"修养、"仁"学、"中庸"思想等与大学生素质提升相结合,促进现代大学生的素质建设和道德修养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都拥有了良好的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理利益的意识。但是,当前火灾事故调查的发展却没有跟上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发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