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人工固沙区的种子库动态

来源 :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178次 | 上传用户:sunboy9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的土壤种子库中共有46种植物的种子,属于17个科。其中菊科植物最多,达11种;其次为藜科,7种;禾本科7种;豆科4种。既是现有植被组分种,其种子又存在于种子库中的,占总种数的33.3% 。油蒿(Artem isia ordosica)、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 )和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的种子产量为545±676.73粒/m 2、6.67±13.74粒/m 2、0.032±2.43×10- 3粒/m 2。油蒿在植株上成熟时不受虫害,而花棒
其他文献
人参培养细胞经济平板克隆,获得近300个克隆系。克降系在细胞生长速率和寡糖素含量及产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寡糖素产率和细胞生长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经11代连续继代培养观察及过
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及共焦显微镜观察了洋水仙(Narcissus cyclamineus,hybrid)花粉原生质体内微管骨架的分布格局。在原生质体的周侧(即皮层部位)有一层粗细不一、排列成旋涡形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以两种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对,在Taq DNA聚合酶催化下,经35个反应循环后,从'扬麦4号'的核DNA中直接扩增出小麦(Triticumaestivum
本文以香港当代的道教宫观——金兰观推动的修身修真实践个案为例,分析当代"新道教运动"的发展与"信仰位育"教育的密切关系。金兰观的变迁历史表明,当代香港道教在延续固有之养生
嘉宾:IDG(www.idg.com.cn)全球副总裁熊晓鸽、搜房网(www.soufun.com.cn)总裁代建功、大众点评网资深副总裁龙伟、家里会科技服务集团总裁杨守彬、酷讯网创始人陈华.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叶肉细胞中一种电子密度很高的近似椭圆形的特殊内含物的发育,它始于中央液泡外侧,起初只是少量的泡状成分和电子密度很高的物质,然后两种成分逐渐增多。
坐落于香港新界大埔汀角路上的省躬草堂,是一个从名称和建筑外观上都难以判断其属性的机构。它的历史渊源于19世纪末广州城内的一场瘟疫,一个多世纪以来,从广州到香港,它的故
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L.)的花药四室,药壁发育为单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发育后期出现双核至多核。小孢子四分体主要呈左右对称型,偶见四面体型。胞质分裂为连续型。二细胞型花粉。子房三室,中轴胎座
华琛(James Watson)的"标准化"理论多数被运用在历史上的神明传记或宗教仪式的标准化中来作讨论,本文另辟蹊径,从神像造型的标准化着手,以近年世界各地华人社区到处林立分身的湄
本文以林美容近几年来有关神佛授法的五十几个研究案例为基础,探讨这些有通灵能力的宗教人士,在与神佛接触的历程中,如何启动个人的修行生活,如何逐步迈入神佛欲令他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