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架构读和写的桥梁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ki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主学科,语文作业具有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的作用,不过学生进入高中后,课业负担逐步加重,不少学生认为语文作业过于单一,只是在做教辅资料。而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同样存在困惑:如果布置预习、读书这些“软性作业”,学生不以为然,难以落实;如果购买教辅资料,以单一的练习为主,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学生抄作业现象严重,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慢慢消褪。
  面对学生的诉求,我们语文教师应有积极有效地回应,并把语文作业的改革纳入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范畴。为了有效架构语文学习读与写的桥梁,笔者就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进行了“以写促读”作业模式研究,主要探索三种作业设计,以下一一阐述。
  一、设计前置性作业,创设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情境,提升课堂效率
  在教授新课之前,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文章、解决生字词、归纳主旨或者是完成课后习题,这样预习作业的弊端是学生产生无所谓的心态或者是抄作业的行为。而所谓的前置性作业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老师设计的问题指引下的写作,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备课堂交流之用。
  教师要对课文有深入的研究,设计时要尽可能强调“一课一得”,着力研究学生的兴趣点,找准课堂突破口,然后设计出简单、根本、开放的作业。概括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1.设计的前置性作业要有很强的目的性,教师一定要明白设计的作业是为了解决本课的哪个重点。
  2.设计的前置性作业要有挑战性和可操作性,门槛不要太高,既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又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莫泊桑的《项链》一课,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位为学会分析人物,于是前置性作业是“阅读小说后,以《我看玛蒂尔德》为题,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学生的习作中,除了一些传统的观点外,更多的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分析玛蒂尔德。
  所谓课前早准备,上课早交流,学生带着这样的作业参与课堂的讨论,课堂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其实课堂的设计就是问题的设计,以上前置性作业问题看似大但不算难,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所说内容会较好,层次较好,层次较低的学生也会有话可说。不过老师自己要准备充分,才能够及时做出点拨和评价。
  所以课堂教学的导入,不一定以讲作导,也可以以作业作导,直接进入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导向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之前,先行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尝试,在写作活动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起到导向、定向作用。
  二、设计巩固性作业,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地吸纳所读的文本内容
  粤教版必修教材具有课文内容的经典性和表现形式的示范性的特点,在安排作业的时候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并从文本出发,进行各种类型层次的写作训练。作业设计的关键是读写的有机衔接、巩固性作业主要有两种形式:
  1.仿写作业
  大凡学画学艺等,起步都是模仿和临摹,写作也如此。在已有初步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直接从所选课文中学习构思谋篇、表达剪裁等,体验作者独具的匠心。如学习《荷塘月色》,不妨布置仿写作业:“熟读课文4、5、6段,学习其中对景物的描写方法,选用不少于两种修辞手法,任选校园中一景,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情景交融的文字,题目自拟”。学生在写作时,会留意身边的景致,运用恰当的修辞,抒发真实的情感,层次高的学生可以运用更多的修辞,一般的学生也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这样由容易到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设计作业,有的放矢,以仿促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创造性写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我们可以依据课文素材,创造性地启迪想象思维,延伸原作情节,拓展写作空间,对课文进行二次乃至三次创作。
  例如必修三《微型小说两篇》中的《差别》,让学生对此进行故事续写或新编。设置的场景为三年后的经济繁荣期或者是三年后的经济萧条期。《巩乃斯的马》的作业设计“周涛《巩乃斯的马》认为马‘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如果这世间真的有轮回,我想周涛愿成为巩乃斯的马吧。那么,你呢,你将选择怎样的一个新的生命?是一只盘旋的鹰,一条快乐的鱼,一只轻盈的蝴蝶……还是仍旧做一回现在的你?请展开联想作文”。
  这样的作业能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增加了课堂情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调动了学生探讨作品意义、参与社会生活思考的积极性。
  三、设计研究性作业,搭建联通课内课外的桥梁,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合作、思辨中发展
  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的,他们在兴趣、思维、生活经历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设计研究性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不同的层次和坡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1.个人研究性作业
  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研究,依然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这样的个人研究性作业具有深化和提高的功能,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它蕴涵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比如,粤教版必修教材的“表达交流活动”是一种作业性的单项学习活动,主要是写作与口语方面的活动,规模小,目标单一,有一定的研究性。比如必修三的“珠联璧合觅佳趣”活动,通过对对联知识的了解,安排学生去摘抄喜欢的对联或者讲述对联故事,然后可以就自己熟悉的校园场所或者是能打动自己的课文拟写对联。这些作业有效拓展了学生的个人阅读和研究,尤其是写作更是成了每次小型学习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总结升华,提升了语文能力和素养。
  2.小组研究性作业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改不断深入,语文研究性学习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而语文研究性学习不该仅仅限于语文课堂,作业则是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必要延伸。
  粤教版语文必修教材极具特色的是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5个方面,设计了“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近经济”5个活动写作单元。这些单元活动有明确的人文主题,我们一般要求学习小组用两周时间准备,之后进行班级的交流。比如必修四的“关注社会”,我设计了《关注社会——畅所欲言对对碰》的活动,学生要完成的作业是:
  ①找话题、定话题:关注社会,捕捉自己认为新鲜而又有社会价值的问题来研究。组长组织分工,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概括成简洁明了的话题。小组再讨论,确定大家共同关心,但又有不同看法,值得进行辩论而又辩得起来的话题。
  ②找例子,辩一辩:从现象中提取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积累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自由发表意见。
  这次研究性作业的实施过程:收集和分析信息资料——确定研究的问题——写成文章,形成个人观点——组内交流——班内展示交流。这样的研究性作业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研究,深化思考,同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几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研究课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使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产生碰撞,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语文学科是最不能为了考试而教的一门学科,它涵盖面广,范围宽,牵连的知识多,丰富而厚重的综合性知识基础,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语文成绩的提高,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积累过程,不能与做题的数量成正比。
  因此,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精心设计“课外作业”应该是一个突破口。在研究中,如何利用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布置“以写促读”作业,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并且获益良多。它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并从文本出发,进行各种类型层次的写作训练。不是勉强的凑合,而是读写的有机衔接。这种作业能让学生在日常的作业中培养阅读兴趣,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通联: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
其他文献
一、课例观察  下面是一位老师执教散文《春》的片段:  生1:我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在听写的时候产生的,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同感?最后一个句子中的“静默”,我在听写时写成了“浸没”……  生2:我也是。  生1: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个“浸没”,而用了“静默”这个词。  师:这个问题有意思,你们能辨别一下吗?作者为什么用“静默”而不用“浸没”呢?  生3:会不会是作者误写所致?  生4:我不
我的庄园不再生产玫瑰自从你走后  曼谷的圣僧敲响钟的那一刻  我留下邮戳在你的右侧  寺庙前信鸽飞过  虔诚的祈祷赤裸的小脚尖奔跑着  沾上了晨间的泥土  藤麻像美杜莎发梢的蛇  削去毒牙  我洁白的小脚踩在芒刺上奔跑  梦魇獠落鲜血殷在玫瑰上  竭尽浪漫点燃香灰  祈求神灵召唤闪回的梦境  我的眼前駛过一辆火车  我仿佛看见了你  马  我亲爱的马儿,  你稳健的蹄髈还驰骋吗?  它还来不及去踏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
[孙绍振点评]  文勇的这堂课有许多亮点,我只能拣其中比较突出的点到为止。  首先,他对《祝福》有深刻的研究,不像某些教参那样,把祥林嫂的死仅仅归结为封建势力,而是尖锐地指出,祥林嫂之被虐杀是没有刽子手的,是被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观念,一种传统观念杀死的。这种观念,并不仅仅存在于鲁四老爷头脑里,而且存在于鲁镇所有人的思想深处,寡妇有罪,歧视有理,是天经地义的准则。文勇特别聪明的地方是,引用了丁玲的
虽然从整体来说,2008年的福建语文高考试卷,无论从结构还是题量、赋分,与2007年比都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且还有《2008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约束,我们还是看到了今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试卷所呈现的一些新意。  首先是将自然科学类的文章阅读与语言表达运用的检测结合了起来,出现了现今阅读搜索中大力提倡、最流行的提取关键词的试题,并将这类文章阅读试题定型为表述题,使全卷的客观选择题少了二道,减了6分
教学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经典问题,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也是教学改革实践的现实课题。语文新课程旗帜鲜明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出阅读教学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思考·领悟”目标和“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与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
语文教学内容研究是一个大话题,主要涉及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三个层面。它是近十年来语文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王荣生、王尚文、李山林、胡根林、李冲锋等诸位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这一话题做出过有益的探讨。回顾2011年的语文教育研究,人们在语文教学内容确定方面的探索有一些新的思考。限于篇幅,这里选择两篇论文加以评析,以展示这方面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一、从语体文体角度确定教学内容  【评析文
火星一直是人类热门的探测对象,不久前,意大利航天局领衔的一个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称,他们发现火星南极冰盖表面下约1.5千米处存在一个液态水湖。  火星上有液态水,足以给人类带来新希望:那里可能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这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原来是研究人员分析了欧洲航天局“火星快车”探测器上的雷达设备在2012年5月到2015年12月间的观测数据,发现火星南极冰盖地区的雷达信号出现明显异常,形态
主题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阐发题意的集中表现,是文章的灵魂。主题明确与否、正确与否、深刻与否、出新与否,是高考作文阅卷判断文章“类别”(优劣)的首要指标。  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组专家指出,主意肤浅、观点幼稚依然是高考作文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少作文,让人读后不知考生究竟想要表达什么,究其原因,在于考卷中存在一个致命伤:没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主题)。须知,写作文不是记豆腐帐,不是堆砌材料,它必须有一个
话题一:跌倒的地方也有风景——“高四”现象    1.从教育部获悉,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950万人,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667万人,占70%。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约880万人,占报名总数的93%,其中文史类考生308万人,占35%;理工类考生474万人,占54%;文理综合类考生98万人,占11甲e。今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7日、8日两天。由于部分科目设置不同,上海的考试将于9日